提升科技期刊质量的途径探讨
2018-03-28段丽萍
段丽萍
质量是一切事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与根基,科技期刊也不例外,其质量是决定科技期刊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科技期刊的质量由很多因素组成,主要包括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出版质量等,其中,学术质量是根本,编校质量是关键,出版质量是保障。鉴于此,本文从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出版质量出发,探讨与思考提升科技期刊质量的途径。
一、学术质量的提高
在科技期刊整体质量建设中,学术质量是决定科技期刊能否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科技期刊的灵魂与生命线。
(一)多渠道组织优秀稿源
常言道,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在当今期刊种类繁多、鱼龙混杂的时代,要想提高刊物质量,首先要有充足的稿源,只有稿源充足,才能从众多稿件中选取优秀文章,说不定还可以优中选优[1]。要想拥有充足的优质稿源,就要充分发挥各种渠道的作用,做好组稿与约稿工作,可以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可以扩大网上的宣传力度,可以预约基金项目、科研专题文章,可以和本行业专家建立联系,充分挖掘审稿专家的优势资源,可以参加行业会议及研讨活动等,及时捕捉各种稿源信息[1]。
提高编辑能动性,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宽来稿渠道,获得充足优质稿源。要拓宽稿件的来源渠道,尤其是要获得充足的优质稿源,闭门办刊是不行的,必须扩展作者队伍,与专家、学者保持联系,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就能争取到与业内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组稿和约稿工作。也只有充分调动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编辑与作者、专家、学者的互动,加强期刊本身的宣传,以吸引更好更多的稿件,才能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实现科技期刊的跨越式发展[2]。
(二)严格把关审稿质量
审稿工作是评价论文学术水平和控制期刊质量的手段,是维护刊物专业性和权威性的重要保证。目前,由编辑初审、外审(专家评审)和主编或编委会终审组成的三级审稿制度,是科技期刊审稿的国际惯例,也是我国科技期刊管理的基本制度。
初审,是保证科技期刊学术水平的“第一道关口”,初审质量往往是决定下一步审稿质量的关键,也是遏制审稿失范、提高稿件质量的关键[3]。初审是主题相关性审查,对稿件依据期刊办刊宗旨和选题范围、论文的科学性和学术道德、论文行文质量、规范化、标准化等几方面做初步定性的筛选,从源头上判断收稿是否符合本刊的办刊宗旨和刊发范围,判断来稿的学术水平和写作水平[3-4]。对不符合本刊办刊宗旨或者达不到刊发的来稿,要及时退回作者,节省审稿资源,对于符合本刊办刊宗旨或者达到刊发的来稿,编辑在送审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恰当的审稿专家,使得送审工作更加有效,缩短稿件处理时滞。
外审,也称专家评审,能够对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方法的先进性和学术的规范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既是对作者研究成果评议和论证的过程,也是同一领域内科研工作者相互交流的常规和有效途径,是审稿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外审有助于终审对稿件做出正确的处理,对决定稿件的取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帮助编辑进一步了解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指出论文的差错和不足,给作者提出更加详细的修改意见,使论文得以完善和提高[3-4]。一般情况下,外审施行双盲审制度,既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又保证了刊物的稿件质量,有效避免人情稿和关系稿。对论文既有整体评价,又有相当细致的修改意见,是一种最理想的审稿制度,不仅可以有助于作者提升,并且稿件一旦刊发,也可以显著提升期刊的质量[4]。
终审,是期刊稿件三审制度中的最终环节,也是决定刊物质量的最根本部分。主编或者编委会应根据初审及审稿专家意见,结合自身阅读稿件,提出稿件能够录用的决定性意见。在终审环节中,要对稿件进行科学性判读,对稿件中处理方法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靠性进行判读和评价,提出进一步完善和修改的意见[4]。
二、编校质量的提高
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科技期刊整体质量的好坏,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
(一)提升编辑素质与业务知识技能
编辑是科技期刊编校的核心关键,编辑只有在编辑工作中严格审慎地工作,才能保证科技期刊的高质量编校。为保证编校质量,编辑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需要具有除害、敬业、厚德和求是的“啄木鸟精神”[5]:除害是本质,能够策划组织高质量的原创论文,消除编校差错;敬业是特征,要专心致力于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厚德是品格,做修养深厚之人,工作中不拈轻怕重,不逃避责任,自觉选择细致的工作模式,逐字逐句审査,不放过一个符号、一个概念,仔细琢磨作者的写作意图,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改建议,引导作者培养严谨的科研作风;求是是境界,要能发现和纠正各种学术问题和编校差错。
此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专业嗅觉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必备条件[6]。专业性较强的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对文稿所涉及领域的发展动态、前沿信息及当代热点等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提高处理稿件的能力。编辑工作者应该不断学习、熟悉、识别专业领域内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方法,以适应形势发展对编辑工作的新要求。作为编辑,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并参加相关培训,深入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并经常向相关学术领域高水平的专家请教,增长业务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编辑工作者应该不断进步和学习,要尽可能地去挖掘新思路、新观点,把最新、最有用的知识传递给读者。
(二)贯彻落实编辑标准与规范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衡量科技期刊全面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科技期刊在保证学术质量的前提下,编排格式的标准化、规范化对科技期刊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7]。
作为科学技术信息的载体和信息源,科技期刊需要特别注重标准化与规范化。科技期刊编辑需要按照《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文摘编写规则》《量和单程》《标点符号用法》《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相关标准规范对稿件进行精加工,保证稿件内容符合各种标准规范[8]。
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的前提下,编辑部也要结合自己的编辑实践和实际情况,从期刊的封面设计、目次页、版面编排、期刊正文中各种量、公式和图表等各个方面,制定本刊的编辑规则或规范,使编辑活动更加趋于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9]。
三、出版质量的提高
科技期刊出版质量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校对的手段来实现的,要严格制定“三校一通”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10]。一校是基础,要求消灭多、漏、倒、错字和串行串段,核对图、表正倒及位置,检查版式的标题、表题、图题的序号与字型字号,核对脚注、参考文献等,以及摘要、关键词、英文题目等是否与正文、中文一致。二校是对一校的补充和继续,重点校正图形、错别字和易混的字、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以及各种一校的笔误,纠正公式、方程式的位置,检查行距、字距,统一各级标题的字体、字号等。三校是最后校改的把关,要统观全局,全面检查校对封面、封二、封三、封四、扉页、版权页、目次页以及附录、参考文献、插图、页码、刊脊等是否有错,并统一整体格式与版式。为了保证质量,最后还要通读,校改一二三校中所发现的易漏或易忽略的错误,以及期刊的全部内容及其版式、整体设计等。另外,在期刊印刷出版前,编者还要主动检查编辑出版质量状况,核对错误的多少,使其不断臻于完善。
此外,还应加强审校工作,主要是为了避免稿件编辑加工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与疏漏,可采取编辑之间的交互审校方式,每篇稿件责任编辑编校后,其余编辑进行审校,做到知识互补[8]。
四、结语
科技期刊的质量由很多因素组成,其中学术质量与编校质量是重中之重,出版质量也不容忽视,应重点提高这些方面的质量,以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途径多种多样,建议从多渠道拓宽稿源、严格把关审稿质量、提升编辑素质与业务知识技能、贯彻落实编辑标准与规范、严格控制出版质量几个方面来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杜能钢.科技期刊质量提高策略探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4):176-178.
[2]张培虎,孙占锋.科技期利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提升途径[J].科技信息,2012(30):109-110.
[3]刘钢.从审读加工实践看科技期刊质量控制[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11-22(006).
[4]房蕊,高崇升,李晶.浅论三审制度对学术型农业科技期刊质量控制的作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4):160-162.
[5]刘德敏,庞立,张玮,等.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啄木鸟精神”[J].编辑学报,2014,26(Sup.1):S84-S86.
[6]王绿.论科技期刊编辑素质组成[J].科技视界,2016(3):82,77.
[7]杨新玲.科技期刊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标准和规范[J].编辑学报,2014,26(Sup.1):S142-S143.
[8]夏金凤.关于科技期刊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4,21(8):322,324.
[9]李兴昌.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456.
[10]王新奇.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途径研究[J].唐都学刊,2012,28(5):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