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自我培养

2018-03-28张国才

传媒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细分选题

张国才

(人民邮电出版社普华公司,北京 100164)

选题策划作为出版工作的基础,能够提高出版社的社会收益以及经济效益,对于初识编辑工作的工作人员,应该要重视选题策划工作,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熟悉并掌握相关知识,开创更多独居特色的新产品。

一、问题分析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编辑,需要掌握多项能力,可概括为四种:策划能力、案头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其中,策划能力根据出版工作流程又可进一步细分为选题策划能力、编辑策划能力、推广和营销策划能力。由此可见,在一连串的编辑能力链中,选题策划能力显然处于最前端。因此,对选题策划能力的掌握就成为编辑成长的关键所在。而新编辑要想掌握选题策划能力,首先要能理解所在出版单位的基本出版方向,即出版单位能接受哪些题材的出版,又不接受哪些题材的出版。具体到编辑个人所在的编辑部门,情况也是如此。例如,普华公司的出版方向就是经管、金融及心理学,超越了这个范围的题材,新编辑就不要考虑去找来出版。其次,新编辑要能认识自己喜欢做什么题材、想做什么题材,自己喜欢和想做的题材和所在出版单位的出版方向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新编辑能否调整自己以适应出版单位的出版要求。只有在自己适应出版单位要求的情况下,新编辑才能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定位,才能具体地寻找选题策划的领域。

这种情况可以笔者自身为例来说明。笔者在大学时期是一名工科生,后来在职学习取得的是历史学硕士学位。历史一直是笔者的兴趣所在,笔者在从事编辑工作初期也曾想着做历史图书编辑,而所在的人民邮电出版社不出版历史图书,具体到所在部门普华公司不出版历史图书。尽管普华公司曾尝试性出版过几本很简单的历史图书,如《每天一堂趣味历史课》《轻松读懂二十四史》之类,但最终还是因为历史图书与自身品牌不匹配、无法被市场认可而不再出版。这就是上文所说的新编辑认为自己喜欢做、想做的题材与出版单位的方向不一致。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后,笔者还是调整了心态,把精力投入到了经管类题材上。

二、寻找选题策划的领域

(一)新编辑应在出版单位的出版方向内寻找自己的选题策划领域

对于这个问题,有些新编辑能够很快入门,紧紧围绕出版单位的出版方向开发选题。但也有些新编辑却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找不到自己可以策划选题的领域,不知道该如何努力。这时该怎么办?笔者结合自己的认识,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新编辑要能强迫自己在出版单位的总体方向内选择一个细分领域,花一段时间,投入精力努力开发。这个细分领域,新编辑可以通过观察老编辑的出版领域,向他们学习而获得,也可以是自己研究图书市场、分析图书品种而获得。

第二,新编辑可以听从所在部门主管领导的安排,按照主管领导指定的细分领域开展选题策划。笔者的从业经历就属于这一种。2014年下半年,互联网金融开始火热,机械工业等出版社已经抢先出版了这类图书。到年底工作总结和新年工作规划之际,主管领导让笔者策划互联网金融的选题。就这样,笔者明确了自己的策划领域,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第三,新编辑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获得了具体的策划领域并做出了努力,但未必就能在这个领域中成功策划出可出版的选题,却可以通过这样的探索和努力来拓展自己的认知面,逐步积累一些资源,发掘自己能够做成的领域。笔者当时的情况就是没有开发成功互联网金融的选题,但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接触到了大数据、制造业及互联网电商领域,在这个领域结识了几位有实力的专家,并从无到有,成功将他们发展为作者。所谓从无到有,既是这几位专家此前并未写过书,没有自己的图书著作,笔者挖掘他们拥有的著作,使笔者拥有了自己开发的选题,出版了自己策划的图书。

总之,不管是通过哪种方式找到自己的策划领域,新编辑都需要调整心态,静下心来先努力做一个细分领域,而不是心浮气躁甚至妄自菲薄,认为这个不适合自己、那个也不适合自己,自己不懂这个领域也不懂那个领域。殊不知,只有尝试了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到哪样。在针对一个既定的细分领域做出努力时,就算不能成功,也会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时候,最终能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自己有能够发挥才干的领域。

(二)走出去,广泛且有针对性地参加活动

新编辑要想能准确找到自己努力的细分领域,还需要敢于走出去,广泛且有针对性地参加活动,和行业内的专家交流,挖掘一切可能的作者资源。广泛体现在参加活动的量上,有针对性体现在对活动的选择上。

笔者最初开始策划选题时是以互联网金融为突破点,参加了几场与此相关的线下沙龙活动。例如,北京数云普惠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线下沙龙,邀请P2P网贷、众筹、第三方支付等领域的专家分享,笔者去听他们演讲,和他们交流。尽管自己学的不是这个专业,不懂金融知识,笔者也坚持去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笔者也找了几本互联网金融的书来读,如《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与架构》(机械工业出版社)、《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创新》(人民邮电出版社),通过阅读和思考促进和行业专家的交流,最终实现挖掘作者、开发选题的目的。2015年12月,笔者策划出版的《大数据管理:企业转型升级与竞争力重塑之道》,就是通过参加一线大数据联盟的线下沙龙结识了当时还是壳牌CIO的徐斌来实现的。通过这本书,作者徐斌实现了上文所说的从无到有,笔者自己也实现了从无到有。

总之,新编辑所能面对的出版方向与自己曾经所学的专业未必相符,也未必与自己的兴趣有关联。面对这种情况,新编辑千万不能因此而觉得自己不懂、太难以致不知如何下手,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了解,勇于探索。相信通过学习,总能知道该如何和专家交流,挖掘他们成为出版资源。

(三)建立交流群,聚集专家作者和读者

新编辑成为具备选题策划能力的策划编辑的过程,也是资源积累的过程,积累下来的资源将为后续的图书营销和选题策划做准备。

笔者最初开始发展自己的选题策划能力时,除了借用一线大数据联盟等群体之外,还通过策划出版的相关图书建立微信交流群,用微信群聚集了一批专家和读者。例如,通过《大数据管理》《互联网+制造》分别建立了大数据类和制造类图书读者群。这两个群最初是为图书营销发挥作用,后来笔者从中挖掘到了新的作者和出版资源。《玩的就是新媒体》一书的作者,就是群中的一位专家介绍而来。后来,这本书的作者又介绍出版了《产品创新36计》。《德国制造业创新之谜》《德国模式为什么看起来更成功》等书所运用的一些出版资源,如翻译、专家推荐、营销推广等,都是通过《互联网+制造》一书衍生发展而来。《重塑商业新生态》的出版是从《电商团队管理》一书发展而来。2017年,笔者策划出版的《大数据与智慧社会》《区块链与大数据》等图书,其作者都是笔者在前面积累的有专业实力的专家。也就是说,新编辑要有意识地挖掘资源、积累资源,并运用好资源。

(四)提高营销及沟通能力,营销与策划紧密结合

从某种程度上说,营销能够促进选题策划能力。新编辑在还没有具备选题策划能力、独立策划出选题时,可以选择部门中的一些重点图书去尝试营销,通过营销让自己进入到相应的圈子中。只有先进入了某个圈子,才有可能了解读者需求、作者需求,发掘选题策划点。同时,在与各个行业领域中的专家作者交流时需要具体较强的沟通能力,要让对方觉得自己好打交道,能解决问题。

三、总结

新编辑要想获得成长,掌握选题策划能力,以及独立策划出好的图书作品,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认清问题,调整心态,让自己适应所在出版单位的出版方向。②在出版单位的出版方向下找到自己要策划的细分领域。不管找到这个细分领域是主动获取,还是被动指派,新编辑都需要静下心来努力开发。③积极学习,主动和外界交流。④主动建立自己的资源库,并充分利用好资源库。⑤重视营销,提高沟通能力。总之,新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自我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自己有意识地从多个方面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细分选题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深耕环保细分领域,维尔利为环保注入新动力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中国最美的书
1~7月,我国货车各细分市场均有增长
整体低迷难掩细分市场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