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环境的县级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讨

2018-03-28秦宗和

传媒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馆员数字化理念

秦宗和

(忠县图书馆,重庆 404300)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中心,随着我国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图书馆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这个背景下,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对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面对数字化、网络化以及社会化发展的冲击,必须要把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动向和新趋势,结合图书馆的准确定位,对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一、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特征

(一)数字特征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的传播变得越来越迅速、快捷,而且信息容量越来越大,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信息化社会的特征,对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各种文献资源不仅仅局限于纸质文献,多媒体资源、数字资源也成为图书馆的资源主体,使得图书馆呈现出数字化特征,增强了信息的共享性。

(二)信息特征

在图书馆中蕴藏了多种多样的信息、文献、资源,这些信息和数据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重要基础,但是图书馆中的信息量巨大,如何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搜寻自己需要的信息,考验的是人的信息素养能力。

(三)文化特征

文化特征是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图书馆中的各种书籍、文献,记载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等各种内容,所以图书馆是传播文明的场所。人们可以从图书馆中获取丰富多样的知识,在知识时代,图书馆的文化特征成为其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基础。

(四)知识特征

图书馆是开展思想教育、文学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图书馆中可以获得多种信息、知识,任何一个专业、一个领域的人都可以从图书馆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而开展学习,这也都体现出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二、数字环境下县级图书馆读者服务面临的问题

(一)服务理念陈旧

服务理念是影响图书馆发展水平的关键,随着图书馆的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管理理念越来越陈旧,而且其弊端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是单向服务,读者到图书馆才能享受服务,缺乏互动性和双向性。

(二)服务形式单一

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过程中,馆员对读者的服务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提供图书资源服务,比如帮助用户查找馆藏资源的位置,给用户办理各种图书的借阅等,没有真正发挥出图书馆馆员的作用。

(三)服务内容不足

服务的内容是体现一个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内容是否有“深度”,是否有“宽度”,不仅反映图书馆馆藏资源水平,也反映图书馆馆员的综合能力水平。由于受到传统服务理念的影响,很多图书馆在开展读者服务的时候内容都比较匮乏,体现不出图书馆官员的知识传递者和参考咨询者的作用。

三、数字环境下县级图书馆读者服务策略

(一)改变服务理念

为了促进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科学化发展,必须要加强对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先,图书馆都应该要以读者为中心,将读者的感受以及读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研究读者的需求之后对图书馆的管理系统进行改善,对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始终围绕读者开展图书馆管理创新。其次,可以开展柔性管理理念的应用,在服务过程中要体现出互动性、信息的双向传递,信息知识可以由图书馆馆员传递给用户,用户也可以及时反馈信息给馆员,给馆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图书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二)加强信息化服务

县级图书馆面对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在传统的服务中,图书馆的工作是以藏书为中心的,随着现代服务理念的转变,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从以藏书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信息化服务是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形式,图书馆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将传统的服务与现代化服务结合起来,使得服务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在信息化服务中,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等多种媒介与图书馆馆员进行沟通,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源。

(三)加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实现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是数字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信息共享可以实现多个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拓展图书馆的素材资源范围、类别,增加信息素材的数量。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建立一个开放的共享环境。对此,在信息化时代必须要加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为信息共享提供基础条件。在数字环境下县级图书馆要逐渐实现以读者为主导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顺应社会的发展,不断优化改进自己的运行方式,实现图书馆与网络数字发展趋势之间的有效对接,尤其是在读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网络途径来获取信息文献资源的背景下,图书馆应该要建立更适合自己的内部管理系统,建立一个更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在数字图书馆中,图书馆的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图书资源信息的存储、处理、交互等都要借助信息化平台和信息化技术,图书、期刊、音像以及数据库和其他类型的信息知识可以结合起来,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素材。对于图书馆内部而言,可以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让人们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的设备从图书馆中获得相应的资料和素材,并且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公众号等,为读者提供数字化服务。对于图书馆外部而言,可以加强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比如在资源建设方面,可以编制统一的标准,促使各个图书馆按照统一的标准对资源进行数字化,让各个图书馆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对各馆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传递、下载。

(四)对读者进行正确引导

要真正开展信息化服务,不仅需要图书馆及其馆员的努力,也需要读者的努力,读者也必须要转变思想、转变理念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从数字化图书馆中获得更多信息资源。对此,图书馆馆员应该要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引导读者转变传统的知识观念,学会使用信息化手段、信息化技术从数字化图书馆中获取知识,促进图书馆服务转型。在对读者进行服务和引导的时候应该要提供以读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读者是未来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核心和主要对象,图书馆必须要对现有的服务方法进行整改,及时与读者进行交流,了解读者反馈回来的意见,并且对读者进行精细化管理,针对每一个读者在阅读和使用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针对不同的读者意见,建立不同的信息档案卡,不断拓展新业务、新形势,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的服务,在实现社会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图书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而更适应现代化市场的发展。

(五)加强对馆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必须要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实现了信息化和数字化,馆员的结构也逐渐实现多元化和复杂化发展,同时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技能,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对图书馆建设的要求,为读者提供信息化服务。例如馆员应该要加强对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的学习和了解,从而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读者的喜好和阅读需求,为读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同时,馆员还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定位,对新时期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设计,从而更有热情、更积极地投入到图书馆工作中,保持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图书馆也是未来图书馆行业发展的方向。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必须要创新,结合新时期图书馆发展趋势,开展信息化服务、知识服务。

猜你喜欢

馆员数字化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数字化制胜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