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程序冲击下的手机APP功能整合方向探析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20期
关键词:内存程序社交

(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随着微信小程序的发展,手机APP受到了小程序方便、快捷、占空间小等的冲击。面对这样的情况,让人不得不思考在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手机APP应如何贴近快节奏、轻应用的新媒体技术潮流,如何进一步根据用户需求实现自身的优化发展。本文通过手机APP功能整合,以用户应用需求为导向,从功能的角度考察产品与技术并合理地调配各项功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系统达到整体功能最优。

一、手机APP现状分析

整合(integration)作为普通词语,由来已久。在生物学中,整合这一术语是指有机体的各组成部分在结构上组织严密、功能上协同动作,从而融合成完整的、统一的系统。

笔者把整合一词用在对手机APP的发展趋势分析中,手机APP功能整合是根据用户的应用需求,从功能的角度考察产品与技术并合理地调配各项功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系统达到整体功能最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包含着分化阶段和随后的整合阶段。经过不断整合与分化,使目前手机APP各项繁杂的内部功能从不确定、不协调的同质性到确定的协调的异质性变化,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感,提高手机APP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截至2018年6月,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9亿,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手机APP整体数量暴增的同时也存在杂乱无序的情况:优劣并存,鱼龙混杂,产品同质化严重。举例来讲,在应用商店搜索“直播”这一关键词,就可以看到50余个手机APP,更不用说还有许多无法进驻应用商店的同类直播软件。手机APP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自身也暴露了功能冗杂、缓存增多、占用内存增大等问题,用户体验感降低。在手机APP的问题日渐凸显的情况下,微信小程序以其节省手机空间、使用简洁方便、即用即走的特点对手机APP的市场造成一定冲击,蚕食APP的市场份额。在大学生常用的手机软件中,微信小程序正在逐步取代长尾、低频的手机APP;对占据主导地位的高频和刚需类应用,在小程序中同样表现活跃。这些都为手机APP的功能整合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二、以微信小程序为参照的手机APP的短板分析

(一)获客成本高、用户忠诚度低

对于一款新的APP,想要推广用户是很困难的而且成本也是非常高。小程序出来之后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小程序站在微信这个坐拥九亿用户流量巨人的肩膀上,推广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微信小程序与月活九亿的微信用户和微信支付无缝相通。小程序让商家的客户和潜在客户在一个平台上,还是一个流量极佳的平台。而对比微信小程序,手机APP要想吸引更多用户注意力,突出自身实力,亟待进行功能整合,以应对微信小程序对市场的侵占。

(二)数据缓存累积多,内存压力大

从用户使用角度来看,小程序的优点在于一个关键点:轻。这个“轻”体现在三点上:省时间、省内存、省流量。APP需要时间去安装,而小程序就直接在微信里面搜索点击使用;APP登录需要账号密码,小程序直接微信授权即可,不需要安装,即用即走。追剧爱好者在利用手机APP观看剧集时的缓存,社交达人在微信上的斗图、小视频、照片分享等都会产生数据累积,而这些数据会随着使用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使用微信小程序和网页浏览对手机内存的影响则小很多。

(三)入口选择性小,用户体验感较差

微信小程序轻便易用的特点给手机APP以极大的冲击,在很多推广活动中,用户只要在微信小程序扫一扫就能找到活动入口,给用户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性。反观传统的手机APP,用户想参与到活动中,都必须安装APP才能享受福利,这无疑是把手机内存空间本身就小的用户拒之门外。用户体验感差,给进一步对手机APP的口碑传播带来困难。

三、以微信小程序为参照的手机APP的整合建议

手机APP为了拓展用户市场,适应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在其开发过程中也在逐渐扩展外延功能,但并没有对这些功能进行优化整合升级,使APP内部更显得杂乱无序。根据上述微信小程序的优势分析,以微信小程序为参照笔者对手机APP功能整合的趋势和方向提出以下建议:

(一)侧重轻量型APP开发

与微信小程序注重开发长尾市场一样,当前众多手机APP更注重垂直内容的开发,但过于强调提供针对性服务,导致有些APP的应用场景有限,适用情况不具备普遍性,因此使用频率较低,例如某些提供公交车次到站时间查询的APP,用户只有在外出乘坐公交时才使用。

微信小程序“即用即走”的优势为此类手机APP的功能整合指明方向,开发轻量型手机APP更能顺应用户消费习惯。轻量型APP就是指网页APP,网页APP具有开发成本低、能够实现跨平台和系统的优点,并可以复制APP某些功能,而非只是APP内容的单纯展示,用户在需要的场景下无需安装,直接在网页APP即搜即用。

(二)注重内容与社交的结合,建立社区

微信小程序背靠以社交为主要功能的微信APP,基于由微信带来的强弱关系交叉的社区平台,微信小程序内包含的海量内容拥有可靠的流量出口与入口,用户可以随时将自己感兴趣的小程序内容在自己的社交圈内分享传播,微信小程序由此收获了口碑营销带来的红利,同时也挖掘了更多潜在用户。

放眼国际,“社交+”的模式也在成为潮流。Facebook旗下社交软件Instagram今年推出电商App,全球各大品牌商利用Instagram庞大的用户及其关系链,在其中广泛分享自身的品牌故事,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国内的手机APP也可以借鉴这一思路,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加入用户自身抱团形成的社交圈层,使用户在APP内建立强关系,增强用户黏性,形成“内容+社交”的产业闭环,以内容吸引用户,以社交留住用户,从而在优化内容的前提下吸引更多用户加入社交,建立良性产业循环。

(三)加入云计算,释放用户内存压力

笔者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的用户体验调查显示,微信小程序之所以受欢迎,对内存的低要求是一大动因。

自2006年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首次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云计算在互联网存储和分享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2018年云端相容性受到广泛关注,借助云端系统的强大连接和存储能力,手机APP开发商可以缩小APP大小,通过将内容移至云端处理,使用户即使在不同设备都可以随时获取和分享信息或者选择下载资料以便长久阅读和储存。目前手机APP的一大整合趋势就是在建立优质内容服务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强大技术支撑,树立用户思维,为用户节省手机空间。

(四)手机APP间深度合作,优势互补

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是微信平台与其他众多手机应用在一种彼此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的“承载”与“融入”的关系,微信平台通过整合其他手机APP的功能,提高自己的服务优势,其他手机APP也借助微信巨大的用户量级,挖掘自身更大价值。

总之,移动互联网和移动APP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建构我们全新的生活方式,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变革性是不可否认的。狄更斯在《双城记》曾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放到21世纪的现代社会也同样适用。在未来的移动APP的开发中,多功能的整合与重组,对于我们的生活都意味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理性面对光怪陆离的移动互联网世界可能带来的任何场景和应用以及内容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注意把控技术的有力方向,最终完善信息化。

猜你喜欢

内存程序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春夏秋冬”的内存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
内存搭配DDR4、DDR3L还是DD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