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如何塑造农村社会新生活

2018-03-28胡文丽

传媒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村民政治农村

胡文丽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新媒体也就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我们俗称的“第五媒体”。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2015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95亿,相比2014年底增长1694万,年增长率为9.5%。从这一《报告》明显可以看出现如今的农村网民数量正逐年上升,规模日益庞大。农村的社会整体形态以及农村村民的社会生活遭受到了极大影响。

一、新媒体扩充话语空间

近些年里,经常出现的以及各级领导积极倡导的一个词,叫“网络政治”,所谓的“网络政治”也就是与传统政治相区别的一种新型政治现象,其产生顺应了21世纪民众要求拥有平等参政权利的呼声,更是得益于互联网以及各种新兴媒体的发展而应运而生。在人手一台手机通信设备以及国家对农村电网基础设施的扶持,村民们的政治参与渠道瞬间扩大了许多。通过网络,村民们对于国家政治、现状、民主、民众权益等相关知识从认知上来说均提升许多,自然而然促使村民们产生一种参政的意识。公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评议政府的行为,行使自己的批评、建议权等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网民通过舆论监督的作用来监督政府行使职能,合理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通过村或社区组建的网络社群等虚拟组织进行政治事务的响应与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村民自由表达言论以及最大程度扩展话语空间的愿望,使得村民在现代政治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一定位置,获得更多应有的权利。

二、新媒体建筑致富平台

电商、微商、网店、线上销售、快递……对于这些词汇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络商店、超市大家也再熟悉不过。农村受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文化知识等的局限,长期经济发展缓慢,效益低下,然而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为其带来了一线生机与活力。得益于新媒体平台,农村村民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线上销售,提供热门商品,并逐渐拓展服务与活动,打造产品品牌,传播产品信息,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进而推动当地的经济模式与业态的发展,频频见诸报端的“淘宝村”就是一例。政府近年来一直打的“脱贫攻坚”战中,以始终提倡积极为新媒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并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使其融入社区,助力扶贫,为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工作做贡献。

三、新媒体再造新鲜文化血液

农村文化寄寓着整个村落世世代代的精神气质,是村落的文明结晶,同样是整个村落村民们的精神支撑和慰藉,对于村民的世代发展与生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种自我封闭的文化是不可能保持其活力的,只有通过与外界文化的接触和交流,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手机等通信设备等成本的降低,网络的普及,村民们通过网络平台与外界形形色色的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为乡村文化加入了新鲜的血液,在保持自身优秀文化的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的冲击与火花就在此时燃起。快手、抖音是时下玩得比较火热的短视频APP,有很多人说过同样的话:看了快手,我仿佛参加了全世界的婚礼。可见,在这类APP上,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异地文化在我们面前展露无遗,不同的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借鉴,对于乡村文化的构建起着不断推动的作用。

四、新媒体提升生活质量

新媒体的介入,虽打破了农村一定的幽静与安宁,但也带去了不少活力与激情。电视、手机、网络媒体、各种APP应用等为农村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方便与快捷,带来了不少的欢声与笑语。足不出户便可以买衣服逛街,视频功能使得面对面与远在他方的亲朋好友聊天成为可能,在一秒之内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热闻,qq群、微信群的建立使得难得聚在一起的一家人随时保持着联系,加强感情的沟通……见所未见过的事物,闻所未闻过的东西,相比于新媒体引入农村前,在吃、穿、住、用、行等各个日常生活领域发生着极大的进步,促使农村的生活质量不断趋于良好,为实现小康生活的伟大目标提供了极大动力。

五、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与进步,推动着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发生急剧地变化,为不断扩充着村民的话语空间、建筑着致富平台、再造出新鲜文化血液、提升村落生活质量,越来越深刻地融入和重塑着乡村的生活、关系和面貌。以新媒体为牵引的各类新兴元素的注入为农村社会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为乡村带来改变,也创造了机遇,并不断推动着农村社会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迈去。

猜你喜欢

村民政治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