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 “新”民生
——民生新闻的媒介融合策略
2018-03-28郭素华
郭素华
(山西广播电视台,山西 太原 030001)
民生新闻的兴起,是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是新闻大众化的一种形态。民生新闻比起传统新闻,其在取材、选题上更加贴近百姓生活,以百姓的视角记录百姓生活,在镜头和文字语言的表达上一改传统新闻的严肃庄重,应用了趣味性、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近年来,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由于新媒体在运行上强调受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网络和手机视频点击率递增,电视的收视整体呈现下滑,同样的视频收视却被新型媒体占据了上风,民生新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事实上,现如今的民生新闻的受众正遭遇新媒体的不断分流,只有增强、增大影响力和关注度,才能使自身实现创新性发展。
一、新媒体对民生新闻的影响
(一)开拓传播平台
我们知道民生新闻主要是通过电视这一载体将节目内容呈现在电视节目中,通过自采节目向电视观众传播一些日常的民生新闻。如今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上已经显得老套,达不到人们随时想看就能看的效果。新媒体发达的如今,网络和手机作为载体的使用,使受众的收看习惯发生了改变。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更加方便。而对于在固定时间内上班的上班族这一受众来说,通过应用新媒体的便捷这一特点,让受众能够随时随地收看民生新闻。同时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就显得更快、更具有特色。
(二)丰富信息来源
通常情况下,民生新闻的信息来源都是来自:
第一,同行或者市民的热线电话。
第二,市民想要通过媒体帮助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
第三,栏目的记者在先前的采访中,发现更深的选题,出于新闻敏感对于事件进一步挖掘。
现如今,网络和手机的发达,使得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传播者,认为只要是有价值的事,都可以及时记录下来。而市民用手机拍摄的视频,因为在第一现场,更有时效性,已成为新闻素材获取的又一重要来源。例如,在我们报道一些热点或突发事件中,可能我们还在拍摄制作的过程中,有的市民已经通过手机将拍摄的小视频上传到网络,可见每一个身处新闻现场中的人,都可以看作是新闻的记录者。
在山西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都市110》节目中,有部分的节目是市民利用手机拍摄的,他们通过网络邮箱发给节目组,这些完全是以市民的视角对事件进行报道,是原生态的新闻报道,使得新闻内容更原汁原味、新闻传播得更快。在节目播出时候,屏幕下方的字幕随时滚动播出,使寻人、寻物、出租、转让信息等出现在屏幕上,利用电视媒体为观众寻求帮助发布消息。民生新闻大胆使用新媒体技术和形式,在民生新闻中体现“新”媒体的传播形式。
比如在《都市110》栏目中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2015年5月份的一天,一位观众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组照片,在太原柳巷商业街有商家搞推广活动,宣传讲只要扫二维码即可免费得小米充电宝一块,结果观众扫完二维码,拿到充电宝后发现,充电宝只能充一次电,电耗完后就无法再次充电,这位观众怀疑其有质量问题。栏目的调查记者看到这条信息后,第一反应是这充电宝存在以次充好的问题,顶多算质量有瑕疵,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第二天,调查记者还是想一探究竟,于是走上街头进行实地采访调查,在进一步了解真相后才得知,商家送小米充电宝的行为,并非给市民小优惠,而是另有阴谋。
记者首先扫了一个二维码,发现这竟然是一家民间借贷机构的会员注册信息,还得添加注册人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等多项个人真实信息。但是现场很多市民为了得到充电宝,就如实填写个人资料,这显然存在信息泄露的隐患。
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商家所谓赠送的充电宝拆开后,里面除了放置了两节一次性的五号电池外,另一部分则是用黄色胶带包裹的正方形的泥土块。
记者经过调查采访后谜底被揭开,这也就解答了为啥观众得到的免费充电宝会是一次性的,而放泥土是为了增重,减少成本。最后记者找到了山西某品牌的售后工程师,他解答了正品充电宝的具体构造,并科普了一下正规充电宝鉴别的方法,还特别强调,这款用泥土制作而成的假充电宝,即使只使用一次,对手机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当晚节目播出后,收视表现一般。最初栏目还分析,可能这是一个小众节目,关注度不够高。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泥土充电宝》调查在网上的点击率很高。为此不少自媒体纷纷转载,甚至腾讯视频等众多视频网站也进行了转载,据不完全统计,各种自媒体转载后,迄今为止,该片子网络点击率加起来超过了800万。
新媒体使这条新闻报道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一件大事。网民的关注度高了,点击率就上去了,其点击率每天在迅速增加,并随着时间不断发酵,由于现在市民养成了在手机上收看新闻的习惯,再加上看过的市民随手转发,形成了节目的多次传播,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最终商家叫停了该项活动。各地也再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扫码送泥土充电宝的宣传活动陷阱。
二、民生新闻对媒介融合策略研究
(一)回归本质转换报道角度
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民生新闻的报道角度不断在向公共新闻报道方向推进。而公共新闻也被称为公民新闻,民生新闻的兴起增加了市民的参与度。在新型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更加火热,这是民生新闻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相对于一些新型媒体的民生资讯来说,民生新闻更为专业和权威。在应对媒体融合过程中,民生新闻应转变其报道的角度,回归本质。在新闻采访调查中,记者从另一种角度进入到新闻事件当中,参与报道,力求让受众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性,通过记者的调查和采访,使真相展现在受众面前。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更能让真相展现,更能让新闻报道返璞归真。
(二)坚持正确新闻舆论导向
在以往我们的节目中,通常对新闻事件进行简单的报道,仅仅是对新闻事件就事论事,而并没有深层次对事件内容进行总结和点评,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持续报道。在新媒体环境下,为让受众对民生新闻有更多的关注,我们的节目必须承担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应有更多的理性的采访,在报道角度上更要把握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舆论导向的正确性,让受众以理性的态度对待新闻事件,从而提高节目在受众心中的地位。
(三)拓宽新闻报道思路
民生新闻报道中,报道的主题突出是民本所向,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信息爆炸的传播环境中,繁杂的新闻信息让人眼花缭乱,在新媒体不断发展下,山西科教频道的《都市110》拓展新闻报道思路,逐渐将新闻事件报道由小众化转化为大众化,在报道方式上,其内涵和外延既拓展了报道的思路,又贴近了人们的生活。
三、结语
当下新媒体已经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占据了重要地位。随着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新媒体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电视媒体,电视媒体也无法替代新媒体,二者将会不断融合。虽然电视新闻报道成为独家新闻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在节目的深度调查上,依然有着独特的优势。
我们在电视民生新闻和新媒体之间进行分析和研讨的同时,新媒体已经对电视民生新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应该充分立足自身,借鉴新型媒体的优势,创新自身传播方式。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民生新闻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