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人才培养的“破坏性”创新

2018-03-28王海江

传媒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破坏性素质人才

王海江

(宝泉岭农场广播电视局,黑龙江 鹤岗 154211)

在全球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在“互联网+”战略深入实施的历史背景下,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如何促进传媒产业“融合发展”越来越受到业内的高度重视,但当前我国新闻人才培养方面还没有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对我国传媒产业的科学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迫切要求探索一条更具有科学性、符合我国新闻传媒产业健康发展的新闻人才培养之路。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破坏性”创新,使新闻人才培养工作步入更加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新闻人才培养“破坏性”创新的必要性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传媒行业的职业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也对传媒产业的商业模式产生了颠覆式的影响,但当前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还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特别是传统的以新闻学科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传媒行业、传播产业发展的需要。“破坏性”创新,实质上就是对传统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升级,“数字化彻底冲破了传统媒介一向自守的介质壁垒”“改写了现有传媒市场的版图和游戏规则,旧有的运作架构和营利模式日渐式微”。在当前形势下,特别是在传媒产业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破坏性”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是有利于打造复合型新闻人才。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新闻行业乃至新闻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专业人才,否则就要受到制约。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单一性、专业性的特点,但从当今发展形势来看,“跨界经营”和“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对于传媒行业和传媒产业来说,要想实现科学发展,至关重要的就是培养优秀人才,通过新闻人才培养“破坏性”创新,能够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跨界”和“融合”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培养复合型人才,使新闻人才能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进而为我国传媒行业和传媒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是有利于传媒行业创新性改革。随着媒体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传媒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媒介融合已经成为我国传媒产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模式,但当前我国媒介融合发展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新闻人才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传媒行业发展,特别是我国还缺乏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型人才。因而通过新闻人才培养“破坏性”创新,可以从我国传媒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更加科学、更加系统、更加全面培养人才,进而为我国传媒行业创新性发展提供保障。

三是有利于传媒产业跨越式发展。在当前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传媒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产业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特别是随着我国文化“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传媒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国际政治、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因而应当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新闻人才培养“破坏性”创新,着力培养一大批既具备新闻专业素质、又具备更多拓展能力的优秀新闻人才。

二、新闻人才培养“破坏性”创新的有效措施

通过对新闻人才培养“破坏性”创新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破坏性”创新,能够更好地培养优秀新闻专业人才,特别是随着我国传媒行业和传媒产业转型发展步入“新常态”,要求新闻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新常态”下新闻行业和新闻产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应当积极探索全新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要想使“破坏性”创新取得更好的成效,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创新学校培养平台。高校是培养新闻人才的主要阵地。对此,高校应当适应我国传媒行业和传媒产业步入“新常态”的大形势,牢固树立“市场导向”的“发展导向”,针对当前对新闻人才的新要求,积极推动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就需要高校要对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课程项目、专业课、选修课等方方面面的设置方面应当适应“新常态”。比如高校可以对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进,除了要高度重视学生专业素质之外,更要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要开设新闻学专业课程,而且还要和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课程进行融合,至关重要的应当设置为必修课,其他的可以设置为选修课,进而能够更有效培养新闻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是创新继续教育平台。在当前我国传媒行业和传媒产业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有很多新闻专业人才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因而应当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着力培养新闻人才的综合素质。对于各类媒体来说,应当进一步加大与相关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采取“订单式”培训的模式,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从传媒行业和传媒产业对人才的新要求出发,对专业培训机构提出课程需求,并且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努力使新闻人才能够掌握更多、更全面、更系统的知识,不断拓展领域,丰富文化知识。对于新闻人才来说,也要从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角度,深入学习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要从自己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出发,有针对性进行学习,努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三是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实践出真知。在当下媒体改革持续深化的形势下,尽管很多新闻人才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现象,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新闻人才脱颖而出,在新闻传播的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在推动“融合”与“跨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这些都是实践锻炼的结果。因而,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新闻从业人员,都应当加强实践,不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强化锻炼。这就需要新闻从业人员要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既要学习最前沿、最高端的新闻传播知识与文化,更要善于在实践中提炼、总结和分析,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新闻从业人员要更加高度重视对社会教育机构的利用,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不断吸收创新性的理论和成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步入了新媒体时代,特别是由于新媒体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开放性、互动性,对我国传媒行业和传媒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但当前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一定要寻求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路径,这就需要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运用“破坏性”创新的理念开展新闻人才培养,重点要在创新学校培养平台、创新继续教育平台、创新实践教育平台“三个创新”方面狠下功夫,真正为我国传媒行业和传媒产业转型发展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破坏性素质人才
人才云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对手机植入破坏性程序并非法谋利的行为定性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