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8-03-28秦迪
秦 迪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65亿,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75.2%,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模5.25亿,手机网络视频的使用率为72.6%。2015年,秒拍月播放量超过千万的账号数为15,次年月播放量过千万的账号数接近200,2017年3月,秒拍月播放量超过千万的账号数超过了300。短视频是内容创业的巨大风口,从快手、秒拍、美拍等短视频平台方,到“一条视频”“罗辑思维”等内容方,国内网络巨头纷纷摩拳擦掌,斥巨资进军短视频领域。
1 国内移动短视频发展现状
1.1 培养用户使用行为的第一阶段
小咖秀、秒拍及美拍代表第一代短视频平台,以提供短视频制作工作和分享平台为主,将短视频这一形态模式快速推广,为后期短视频用户的井喷式发展奠定了用户基础。秒拍在2013年10月上线,以10秒为单位,快速录播带有音乐和剪辑特效的有趣小视频,邀请众多明星录制秒拍小视频,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分发,短时间内吸引了上百万用户下载使用。美拍则是基于母体美图秀秀的庞大受众群体和美图秀秀的人像美化技术,配合节奏感强的配乐和时髦动感的剪辑效果,吸引了众多年轻女性。小咖秀模仿一款名为Dumbsmash的对口型音乐视频录制应用软件,可以便捷制作对口型的视频,并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这三个短视频应用都是以工具性为导入,强调短视频制作的便捷性和趣味性,此后短视频的分发平台逐渐步入公众视野。
1.2 分发平台迅速崛起的第二阶段
快手这一视频应用诞生于2013年,它将自身定义为以短视频为传播内容核心的社交平台。快手在早期发展中并不起眼,用户聚集了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大乡镇用户,在引起公众兴趣的时候快手已经拥有了惊人的流量优势,在各大APP排行榜中都名列前茅。一年时间,快手在从2015年的1亿用户升级到3亿用户,并获得投资大鳄的注资。作为平台起家的快手没有好内容显然不足以持续发展。快手、微博、今日头条等纷纷与短视频制作机构展开合作,重金购买优质短视频内容。一些经验丰富的传统媒体人纷纷转战短视频内容创业,比如澎湃新闻的邱兵创办梨视频、《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苗伟创办刻画、资深媒体人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外滩画报》执行总编徐沪生的“一条视频”等,短视频的生产模式从UGC向PGC、PUGC等多元化发展。
1.3 全面开启垂直细分模式的第三阶段
如果说前两个发展阶段是短视频平台发展的拓荒阶段,那么各大巨头介入后,初期的平台红利逐渐殆尽,短视频内容良莠不齐,同质化、低俗化等问题严重,短视频平台与内容制作进入下一轮洗牌,内容提供方的分众化趋势日见明显。在一条科技与秒拍的数据统计中,2015年短视频内容点击量最高的大多是搞笑、娱乐类,这是短视频内容初期吸引用户的表现形式。而到2016年,短视频用户进入沉淀期,纯粹搞笑娱乐的视频内容不足以吸引多层次的用户,而美食、汽车、美妆等功能性划分明确的垂直领域“洗牌”搞笑类内容。比如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专注于知识分享,针对中高端社会精英受众;而“一条视频”以杂志化思维经营视频内容生产,网络全球最有价值和意趣的生活、潮流和文艺。
2 未来趋势
2.1 视频生产的流程化
短视频平台的火热催生了一批专业制作短视频的机构,视频生产的规模化和系列化必然导致视频生产的工业化和流程化。从选题立意到拍摄和剪辑上传更新,再到前置宣传和平台分发,流程化的生产方式能够进一步压缩视频内容的生产成本。比如短视频博主papi酱,她的短视频内容定位在新近最热点的话题和受众热衷探讨的对象,视频更新的频率也相对固定。“一条视频”是由传统纸媒转型而来的新媒体,但“转型而不转行”,“一条”的短视频制作依然严格遵循传统报刊的组织方式,从选题策划到案例审核,层层把关,不同团队负责不同的方向,每个团队以周为时间单位制作视频。
2.2 线上线下的渠道组合强化
不论是平台的技术主导还是内容主导,短视频的可持续发展都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营利模式是所有短视频制造者需要考量的问题。早期的短视频主要通过贴片广告和点击量赚取佣金,这种单一的营利模式依靠影视作品和互联网的跨平台合作,对流量的要求更高。而向“一条视频”“二更”等杂志化的短视频,通过内容引入客户,依据用户兴趣喜好精确定位传播内容,并且精准投放广告和进行商品兜售。短视频“日日煮”通过短视频展示美食的制作流程,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相较于传统模式的广告,此类视频在线下移动空间的转化率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