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装配式建筑推广的难点

2018-03-28魏嵩锜

四川水泥 2018年7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现浇装配式

魏嵩锜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0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个朝阳行业,国家层面已经发过文明确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各个省市相继发布政策、培育行业企业、舆论开始宣传,都是在这个国家政策发布之后开始的。国外这个行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相当成熟,世界范围内做装配式建筑也是主流之一,无论在国家政策还是行业趋势上来说,这个行业都是前景很好的[1]。

1 装配式建筑现状

装配式建筑最早是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性关注,后来在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尝试之下,体现出了建造速度快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因此装配式的建筑迅速在全世界推广,受到了国外发达国家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影响,我们中国也逐渐发展了一些适合国情的建筑技术和管理模式,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突然停滞并很快走向消亡,PC技术沉寂了三十多年之后又重新在我国兴起,这是一个令人鼓舞和值得期待的事件。时隔30年的断档期,无论是技术还是人员都非常匮乏,短期之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员、技术、管理、工程经验等软件方面的问题。

从市场占有率来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全国各地基本上集中在住宅工业化领域,尤其是保障性住房这一狭小地带,前期投入较大,生产规模很小,且短期之内还无法和传统现浇结构市场竞争。

国外对于装配式建筑已经能熟练使用这项技术,甚至对后期装修也能够进行模块化,整体推进了建筑工业化进进程。但是国内这个方面上还是起步阶段,有很大发展空间。装配式建筑与原来的相比更环保,用叠合混凝土板替代传统木模板,通过处理节点而避免大范围混凝土模板施工,减少了扬尘。构件通过工厂同一生产养护,强度比以往更有保障,尺寸偏差更小,避免后期装修的大范围抹灰修补偏差,减少了后期的成本。施工过程以组为单位,在后期可以熟练吊装后,可以很好提高施工效率。而更重要一点,装配式作为传统现浇的进阶,是必然要走的一步,只有走出这一步,才能有接下来的建筑工业化甚至智能化以及以后的不可期发展[2]。

随着国家和行业陆续出台相关发展目标和方针政策的指导,面对全国各地向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我国各地20多个省市陆续出台扶持相关建筑产业发展政策,推进产业化基地和试点示范工程建设。相信随着技术的提高,管理水平的进步,装配式建筑将有广阔的市场与空间。

2 装配式建筑特点

2.1 成本问题

1)政府政策推广占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实PC构件成本要比实际现浇高的多(首先要厂区规模,流水线产能,技术工种,深化规范,运输计划合理等等),但是由于政府出台对预制率的要求,投标就必须要预制构件的各种计划,以此推动预制构件的发展。一般选择楼梯,叠合板来提高预制率,叠合梁,外墙板,阳台板也涉及[3]。

2)厂家自身实力,控制成本也是关键,做预制构件亏钱非常正常,所以之前接触几家PC构件厂因为垫资问题资金流不起来不得不关掉了几家分公司,而且市场价普遍较低,没价格优势的时候就只能在内部降本增效,这就需要“走量”来实现。但是深化一出问题,生产流水实现就非常难做,产品的不规则性经常会出现一层楼板几乎每块板都不一样(200块楼板就有180个型号),这样出现问题经常是因为原来设计是现浇的,后来改设计变成装配式。所以厂家得做好进入市场降低亏损的准备,产能逐渐增大质量提高能慢慢盈利。

3)PC构件的建筑模数协调。现场工程就是一幢楼一种钢模,一换项目钢模全部没用,之前做了10几个项目楼梯段,光是钢模堆场就有30多套,外墙板更是,做完一个项目丢掉一个拿去生锈了。成本不得了的高。国外在BIM建筑模型库中都有不同模数的PC,就像螺丝一样可以所有工程通用。其实预制构件最适合的就是方正那种花花地生产。根据构件库来选择户型这样子保证规范化和多样性。

2.2 施工与设计

由于这个领域刚起步,相应政策规范不完全,施工单位还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前行。对于没接触过的现场施工人员,对相应的现场施工过程熟悉就需要一个时间。装配一片剪力墙构件大约需要:塔吊指挥2人,测量及标高校对2人,构件对准安装及斜撑安装3-4人,节点注浆1人,浆料搅拌1人。熟悉以上施工过程需要过程。30%的装配式占有率从设计方面来说挺难实现的,以设计单位现有的设计能力,根本没能力做装配式,深化设计这块很多设计院包给预制场来设计,有能力做装配式的肯定一般是总包方。

2.3 外墙外保温问题

国外装配式建筑较多采用外墙内保温。中国较多采用外墙外保温,采用夹心保温方式。如此增加了外墙墙体重量与成本,也增加了建筑面积的无效比例。

除了以上不足还有:(1)唐山大地震等震害中,装配式建筑损伤破坏现象更为严重,导致社会舆论不利于其推广;(2)懂装配式建筑的工人极度缺乏,导致施工现场操作难度大,施工速度慢,浪费现象严重;(3)目前多数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求是等同现浇,这就要求新的体系推广必须经过试验的验证,而结构试验耗时较长。

3 结论

装配式建筑现在政府正在大力扶持,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约束其发展。推广难主要体现在:1.技术标准。质量评定参照建设需求和规范,这一点上相应的标准滞后于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连接部分。2.市场需求。大型砼预制件装配,对结构和高度限制严重,不同类型的建筑行业固定需求也不同。而且住宅楼以框剪结构为主,写字楼框架 厂矿钢结构 为主的模式。高铁高速对这一要求较少,所以现阶段路面 箱梁 涵管施工都是预支-吊装模式。3.配套产业。目前预制厂以小型预制件为主,不具备大型模具制作能力。所以产业链得有模具制作,原料供应,大吨位专用载重车辆运输,大型精密吊装,第三方检测等配套。4.成本因素。预埋件使用较多;模具生产费用;吊装费用高;生产成本,同批模具机械不能大量稳定生产相同规格的构件,生产一批可能就为一栋楼;交通成本高,大型的载重车道路通行和费用都是问题。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现浇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预应力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技术
现浇连续箱梁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案
预制装配与现浇模式住宅建造节能减排评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