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2018-03-28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在以知识为基础,创新创业为动力的时代,人才成为各组织竞争的关键。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未来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更是首当其冲。如何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创新创业型人才?其影响因素具体有哪些?这些都成为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涉及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师资资金资源和考核评价体系等影响因素。本文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和管理专业的实践进行分析。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意义
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改革的意见和政策,湖南省教育厅也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能识别机会、整合资源以及适应社会,即具有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抵御各类风险,抓住被他人忽略的机会,并整合各种资源将创意付诸实践的能力。但目前高校到底如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目标?有哪些步骤、手段?如何实施?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这一切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论证。而管理专业学生具备基本的管理理论,掌握一定的管理技能,整合资源能力相对较强,其走向创新创业实践的几率更大。因此,对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有利于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的实现,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
二、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分析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管理专业因其专业性与实践性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日益增强,管理学科的发展面临许多新的难题。这一切对管理教育带来巨大冲击,单纯依靠传统教育办法已无法培养出合格管理人才。影响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很多,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影响因素主要有:
(一)教育理念落后,重专业能力轻创新创业能力
理念是行动的指导,创新创业理念的树立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前提。而当前管理学院的师生普遍存在教育理念落后,缺乏创新创业的动机和热情。
虽然管理学院作为培养企业未来高级管理人才的地方,其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许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深刻的认识,或者有认识,但原有的教育理念固化着他们的思维,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传统的专业教育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
(二)培养模式单一,重理论知识轻创新创业实践
当前管理学院培养模式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仍未能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重专业能力轻创新创业能力;课程体系单一,专业知识面狭隘、孤立;教学内容局限于专业知识,创新知识扩展缓慢;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抑制了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形成;理论教学比重过多,实践机会过少。
(三)师资、资金不足,制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施
师资力量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体,而资金则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实施的物质基础。而当前管理学院以师资和资金组成的支撑体系无法满足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方面,随着管理学院校的扩张,师资队伍却未能得到相应的发展。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力量主体基本是专业教师,他们普遍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难以承担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担。另一方面,因为高校扩张,原本稀薄的教育资源一再被稀释,难以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物质需要。
(四)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缺少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
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与活动中起着导向、激励、监控、指导性作用。但现在大多数管理学院的并没有一套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细化可行的绩效评价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现有的评价体系有失偏颇,缺乏对创新创业的有效引导。
三、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在此影响因素基础之上,结合管理专业实践,确定培养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实施路径,制定相对应的措施。
(一)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深化创新创业理念
理念决定行动,思想决定行为。首先理性定位,树立创新创业的办学理念。对于高校而言,办学理念就是其深层次价值观的体现。科学的办学定位是制定长远规划的起点,是区别于其他高校的重要特征。管理学院应该理性分析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找准定位,结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需求,走特色办学的路子;其次,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对教学质量起直接影响作用,因此,改变教师教学理念,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育观念,深入领悟创新创业教育的精髓,树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观;最后,积极引导,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理念。传统教育中,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因此,应该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改革培养模式,关注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人才培养模式是与教育活动并存的。是指为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人们在教育活动遵循一定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通过选择一定的方式、手段,选择相对应的教育内容,在特定的场所或环境下,由特定的人员来组织实施的过程的总和。经过研究显示,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巨大。
第一,改变教学目标,构建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项长期教学目标,将其作为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工程来执行。第二,优化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口径,促进学科融合。事实证明,管理学科只有和其他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才能更好地掌握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调整知识结构。第三,提高管理专业教学大纲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灵活性,增加创新创业内容。
(三)多渠道扩充师资与资金资源,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
缺少师资与财力的支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只是一句空谈。为了更好实现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就必须要积极谋划,多渠道扩充师资与资金资源,做好人才培养所需的物质保障,并成为顺利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坚强后盾。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同时补充新的师资。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我国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本身就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对企业的认识和了解不深入。因此,我们应该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从企业、社会等引进新教师。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密切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同样如此,同时,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基地。
(四)改革现有评价体系,为创新创业提供方向指引
动机指导行为,行为指引方向。评价标准与体系将激发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为达到目标而努力。作为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尤为明显。
一是扭转教师评价体系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现行管理学院教师考评体系严重偏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需求,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严重,对教学重视不够,严重影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二是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构建全面的、多元化的、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改革现有学生僵化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化、全面评价系统,改变原有重结果轻过程,关注过程评价等。实现以考促评,以评促教。
综上所述,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只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实施路径,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更好地实现对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