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步骤初探
2018-03-28王廉
王 廉
(广州泛珠城市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500)
乡村振兴,是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组成部分与必然延伸。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的城市化从高速迈入高质阶段,工业化迈入后工业化社会,这为乡村振兴准备了相应的资本、人力资源,以及现实市场配置资源提供了可能性,也对乡村振兴提出了多维度要求。
一、振兴乡村的思路
中共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是在产能与工业品过剩、城市生活成本高企、环境恶化、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大量土地丢荒、乡村凋敞且城乡二元加速,以及要素市场流动不均衡的背景下提出的。乡村振兴作为一项战略,反映了乡村的繁荣发展诉求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1]。
乡村振兴不只是修路到民家,电水到民家那么简单;也非土地承包30年或向种植能手转变这么简单;更非脱贫减困、医保社保完善那么从容即大功告成。人们的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或者说是为了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么简单。这“三个不简单”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全面振兴乡村?包括如何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强化乡村治理,以及顺应发展潮流等。
就总的目标而言,乡村振兴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村民生活现代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现在的状态是:各类乡村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如何进行振兴设计、开发和建设?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农村人口的减少与集聚方式改变,都对乡村如何振兴提出了新要求。
在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可能主要是城市化升级、工业化提质,郊区现代化、特色化、园区化,在大中城市周边,乡村振兴作为城市化升级的一部分,城市化带动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全域园区化,可能是较好的发展振兴方式(图1)。
图1 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趋势分析
但在落后地区,乡村振兴则可能沿着这样的3条路子走:一条是国家通过转移支付,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条是通过对村民的帮扶,改变居住环境、教育环境和就业环境,不少村民成为市民的一部分,从而尽量减少或缩短同发达地区的距离;第三是通过对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实现市场配置资源,解决或缩小区域发展均衡问题[2]。
从图2分析可以看出,乡村振兴既非“平行发展”,更非限于乡村本身,而是国家全面现代化的过程和阶段目标,必须考虑不同阶段、形式、动力源泉、策略等的对标设计与规划。不然,或因我们的片面理解而加大振兴路上的成本[3]。
图2 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3条路径
二、乡村振兴的策略步骤
在乡村振兴中,资源要素市场、农民奔康的动力与保障措施等都十分关键。如果用较为形象的话说,乡村振兴可以用1234进行表达,由此展开探讨其振兴策略和步骤。这样,可以减少我们在政策制定、方案实施中的盲目性。这“1234”就是1个方向、2条路径、3种目标和4个步骤。
(一)1个方向
乡村振兴是全面的、全域国土的,因此在制定政策和策略时,必须是从全域国土、全部人口、大中小村镇社区、山水田林等“全覆盖”。只有全覆盖,才不至于下落下一寸土地、一个人口、一个村社,才能做到公平、全面、优质、高效与精准。全覆盖是全域尊重、乡民尊严、国土珍惜、社区文明、发展融合、运营高效,方能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4](图3)。
图3 乡村振兴中的全覆盖规划建设方向
(二)2条路径
振兴乡村,具体讲,就是2条路径。一条是城市化,包括乡村发展基础设施城市化、村民生活质量城市化、乡村开发网络化、社区化、智能化与信息化;另一条是产业化。乡村的山水田林,均应成为全要素生产力中的资源,与城市产业链条化、区域化与园林园区化。该建成果园的建果园,该建农业园区建农业园区,该建服务园区的建服务园区,按照大工业化方式进行生产关系的组织和生产要素的组合,形成新的各种综合体,以综合体构建区域和乡村产业链。比如在一个乡镇,若有1万人口,可考虑发展1-2个多功能园区,在每1000人口集聚区,发展多个田园或山地综合体等。根据资源、市场等“量身定制”。
在图4中,城市化延展至乡村,就是社区化,居住享受城市生活,诸如信息化、智能化与交通畅达化;在产业化方面,则是全要素生产力的重组,包括综合体、产品链、特色发展等。
图4 乡村振兴中的双轨运行
(三)3个目标
在乡村振兴中,目标也是动力,或者说动力是最根本的。也就是说,目标很诱人,动力很骨感,寻找动力源泉,是振兴乡村的关键。乡村振兴有3个关键指标:乡民财富增值、生活富裕;乡村发展现代化、乡村竞争力增强;乡村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乡村要实现振兴,必须设计其可持续发展模式,找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就是3个目标,也是3种动力:
一是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从环境治理、绿化美化亮化找寻商业机会与动力。如国土的整治、环境产品的供给侧改革创新,都有可能创造数十万亿乃至数百万亿的市场;
二是加大物质创造的能力,加快乡民财富增值,提高生活质量。如将资源资本化、园区化,按4000人口左右或更多一些,发展不同形态的园区,通过园区化,提高土地价值,以及通过乡村整治,提高土地市场价值,也可创造更多财富。
三是通过“乡村人口现代化”运动,将健康、教育、文化产业等提升档次,创造更多合作共享的机会。
从图5分析可以看出,在乡村振兴中,自然财富、实物财富、人力资源财富,既是目标,也是实现3大动力与路径的选择[5]。
图5 乡村振兴的动力与商机
(四)4个步骤
要达至上述分析的目的,乡村振兴只有精准、持续地一步步推进方可实现。具体来说,主要有4个步骤。这4个步骤是:特色发展、一体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与现代化发展(图6、图7)。
特色发展:就是按照乡村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设计国土整治分步走。如绿化与美化、河流整治等,这是第一步。它的策略是全域城镇社区、产品产业链化,重点是乡民致富、造血发展。
一体化发展:一体化就是通过人口迁徙、撤村并社、道路等基础设施通达化,实现发展一体化,改变城乡二元。但要注意使基础设施发挥效益、宜旅则旅,宜个性则个性化。如打造旅游交通、建设N个综合体和特色社区等。以园区化和资源资本化为导向,能园区化的园区化,能项目化的项目化,如100亩以上的森林,就可以打造个性园区。
美丽乡村:绿色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流。而人口新的集聚、生活方式的改变、乡村文明程度的提高,绿色GDP增值,居民城镇化生活等。
现代化发展:按照2条路径描述,特色城镇要经历特色化、主题化、个性化与平台化4个阶段,而产业化要经历产品化、产业链化和综合体3个阶段,从而建设起现代乡村达至居民幸福生活。
图6 乡村振兴的步骤或阶段目标
图7 乡村振兴的路径策略
三、结论
乡村振兴,一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要从理论与时间上,找准路线,降低成本,提高效能,而且要因地、因时、因地缘文化制宜,方能事半功倍。
振兴乡村的目的,是达至乡村总财富增加:这就是自然财富增加,建设美丽乡村;实物财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且达到富裕,增强乡村竞争力;人口布局调整,人的素质提升,增强人的竞争力,从而达至建设现代化乡村的目的。
[1]十九大报告[EB/OL].http://baike.sogou.com/v1660999 35.htm?fromTitle=十九大报告.
[2]陈桂棣.中国农民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30-45.
[3]王廉.2016世界城市发展年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1-30.
[4]大卫·贾斯特.行为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