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山羊绒、绵羊毛公证检验质量分析报告
2018-03-28王莉邱瑞卿吕晓红邹俊
文/王莉 邱瑞卿 吕晓红 邹俊
一、公证检验基本情况
(一)山羊原绒。201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山羊原绒公证检验的企业12家,公证检验3363.2吨,完成任务量的99.92%,较上一年增长9.79%。检验颜色类别全部为白山羊原绒,其中,内蒙古纤维检验局检验7家企业3130.98吨,完成任务量的101.46%;呼伦贝尔产品质量计量检验所检验3家企业64.22吨,完成任务量的107.03%;锡林郭勒盟产品质量计量检验所检验2家企业168.00吨,完成任务量的76.36%。国家公检前移至交易环节的试点地区阿拉善盟,公证检验25批次69.86吨。
(二)分梳山羊绒。2017年度全区参加分梳山羊绒公证检验的企业5家,公证检验2113.03吨,完成任务量的100.62%。其中,白分梳山羊绒1760.95吨,占公证检验量的83.34%;青分梳山羊绒235.87吨,占公证检验量的11.16%;紫分梳山羊绒116.21吨,占公证检验量的5.5%。为参加首届阿拉善优质山羊绒拍卖会的4家拍卖企业公证检验13批次、211包、5.261吨白分梳山羊绒。
(三)绵羊毛。2017年度乌审旗羊毛仪器化公证检验完成114批次共3176.7吨;完成任务量的105.89%。
二、质量状况
2017年山羊原绒、分梳山羊绒、绵羊毛综合质量平稳。其中,山羊原绒整体品质与上一年相比波动不大,洗净率、净绒率较上一年有所提高;分梳山羊绒整体品质与上一年相比波动不大,平均手排长度变长、平均含粗率下降;乌审旗羊毛整体品质与上一年相比波动不大,平均毛丛自然长度变短,平均洗净率、净毛率、毛基上升。
(一)山羊原绒
1.内蒙古自治区公证检验山羊原绒质量:平均直径15.73μm,较上一年粗0.02μm;平均手扯长度41mm,与上一年持平;平均洗净率71.65%,较上一年上升2.0个百分点;平均净绒率50.02%,较上一年上升0.91个百分点。
2.全年山羊原绒公检量中2873.08吨产自内蒙古,占检验量的85.43%,主要产地是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和通辽市8个地区。平均直径最小的产地是阿拉善盟,15.54μm;平均直径最大的产地是呼伦贝尔市,16.45μm。平均直径在15.50μm至16.00μm之间的有7个地区2808.86吨,占97.76%;平均直径大于等于16.00μm的有一个地区64.22吨,占2.24%。
(二)分梳山羊绒
1.分梳山羊绒质量:平均直径15.74μm,较上一年细0.02μm;平均手排长度31.38mm,较上一年长1.82mm;平均含粗率0.22%,较上一年下降0.11个百分点;平均异色3根/5克,较上一年增加1根/5克;平均含杂率0.15%、其他动物纤维含量0、非动物纤维含量0,与上一年持平。其中,白山羊分梳绒平均直径15.65μm,平均手排长度31.30mm,平均含粗率0.21%,平均含杂率0.13%,平均异色3根/5克,平均其他动物纤维含量0,平均非动物纤维含量0;青分梳山羊绒平均直径16.30μm,平均手排长度32.36mm,平均含粗率0.26%,平均含杂率0.20%,平均其他动物纤维含量0,平均非动物纤维含量0;紫分梳山羊绒平均直径16.01μm,平均手排长度30.69mm,平均含粗率0.29%,平均含杂率0.24%,平均其他动物纤维含量0,平均非动物纤维含量0。
2.平均直径小于等于15.50μm的分梳山羊绒625.80吨,占全区全年公检量的29.62%,较上一年增加了1.64个百分点。这一范围的分梳山羊绒平均直径为15.21μm,较上一年细0.1μm。
(三)绵羊毛
2017年是我局在乌审旗现场实验室开展国家绵羊毛公证检验的第二年,按照GB 1523—2013《绵羊毛》国家标准施检,公检指标包括:毛丛自然长度、品质检验(边肷毛含量、疵点毛含量)、平均直径、粗腔毛干死毛根数百分数、洗净率、公量、型号规格、毛基、植物性杂质基、净毛率、毛丛断裂强度。
2017年乌审旗绵羊毛公证检验114批次,共3176.7吨。平均毛丛自然长度75.74mm,较上一年短0.72mm;平均直径21.08μm,较上一年细0.01μm;平均洗净率51.78%,较上一年增加1.50个百分点;平均毛基43.09%,较上一年增加1.12个百分点;平均植物性杂质基0.53%,较上一年增加0.13个百分点;平均净毛率51.15%,较上一年增加1.34个百分点;平均毛丛断裂强度34.97 N/ktex;平均粗腔毛和干死毛含量均为0,羊毛同质化程度高。
三、质量分析
(一)山羊绒质量分析
1.山羊原绒
(1)山羊绒平均直径波动平稳,连续4年维持在16.0μm以内,变粗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近4年山羊原绒平均直径变化不大。2017年平均直径15.73μm, 2016年平均直径15.71μm,2015年为15.72μm,2014年为15.78μm,2013年为16.0μm。自治区内产的山羊原绒,平均直径大于等于16.0μm的公检量591.59吨,占全年公检量的17.59%,较上一年下降了1.12%。市场对16.0μm以下山羊绒需求较2016年略有减少。自治区为促进羊绒产业发展,确立了绒山羊提质工程,相继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保护了优质绒山羊资源。内蒙古纤维检验局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已经连续7年免费为我区绒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内蒙古白绒山羊(二狼山型)、内蒙古白绒山羊(阿尔巴斯型)和罕山绒山羊4个绒山羊品种提供约7万只的细度检测服务,农牧民依据检测结果,分群饲养、钊绒、分选、出售,实现优质优价。检测结果同时成为优质绒山羊育种、种羊出售的技术参考依据。
(2)洗净率、净绒率提高。洗净率的高低主要受饲养管理和当地气候条件影响,而净绒率的高低受洗净率和绒山羊品种及山羊绒采集方式的影响。2017年两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农牧民在饲养管理和选育品种上已经开始重视提高山羊绒净绒率,绒山羊标准化养殖效果初见成效。
2.分梳山羊绒
分梳山羊绒整体品质较2016年略有提高,15.5μm以下的优质山羊绒数量占比略有增加。原因是,2017年用绒企业接收订单的产品结构略有变化,企业根据订单产品种类需求,在满足生产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调整用绒品质。
表2 2017年与2016年分梳山羊绒主要指标对比
表3 2017年与2016年绵羊毛主要指标对比
3.批量交易的山羊绒同质程度较差
一方面,传统的绒山羊粗放饲养、山羊原绒散乱、按“堆”收购的方式,使山羊绒同质程度较差。企业收购后,需要进行细度的分选和配绒,给企业增加了负担。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羊绒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品牌优势,利润有限,使山羊绒原料市场价格不高,牧民缺乏分群饲养、分级抓绒的积极性。
(二)绵羊毛质量分析
2017年乌审旗羊毛整体品质较2016年有所提高,羊毛同质化程度高。一是因为乌审旗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细毛羊养殖示范旗的确立,把当地细毛羊养殖技术的成熟经验加以系统化、标准化,形成细毛羊养殖标准体系,饲养按品种、性别、年龄分群。二是因为当地拥有了一支通过我局培训考核,取得国家专业技能资质的羊毛分级员队伍,羊毛质量分选分级专业化。
四、建议和措施
(一)继续做好山羊绒公检前移至交易环节的改革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公证检验的服务作用,扩大服务范围,体现有效性,引导山羊绒经营者依据公证检验证书进行规范交易。
(二)继续研发山羊绒检验技术标准和检验仪器。参照澳大利亚羊毛检验检测理念,开拓创新思路,研发符合我国山羊绒产业现状、特色鲜明的山羊绒质量检测体系,使山羊绒公证检验能够及时、高效地服务于山羊绒市场交易。
(三)持续支持绒山羊保种工程。发挥我局技术优势,支持建设优质绒山羊种羊场,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优质种羊供种能力,扩大实施优质种公羊补贴范围,从根本上恢复自治区山羊绒优良品质。
(四)继续在细羊毛、绒山羊集中区域推行标准化养殖模式,建立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引导农牧民改变传统粗放的山羊绒生产、销售模式,逐步推广实施同种、同龄、同性、同环境、同饲料“五同”饲养管理,最大程度地实现单个羊群的一致性,提高绵羊毛、山羊绒同质化程度。推行绵羊毛、山羊绒分选分级员制度,对集中产区、交易地的绵羊毛、山羊绒进行质量分选、组批、打包,在交易环节实施公证检验。
(五)扩大细羊毛公检覆盖范围。总结经验,将乌审旗细羊毛公证检验的成熟经验推广到我区其他细毛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区。
(六)努力完成套子绒取样和质量分级地方标准转化国家标准工作。近年来套子绒逐年增加,有些产区已经全部是套子绒。建议农业部门加强对绒山羊取绒环节技术指导,分梳绒生产部门研究改进套子绒分梳工艺,纤检部门制定相关质量控制标准,以适应目前套子绒逐年增多的形势,提高山羊绒品质。
(七)培育知名品牌,推动内蒙古绒毛产业做大做强。绒毛产业是我区特色产业、民生工程,绒毛制品的合理利润是整个毛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绵羊、绒山羊养殖标准化;建立绒毛原料公证检验、质量分级、市场拍卖、产品溯源的现代化流通方式;促进以质论价、公平交易的保障,使绵羊毛、山羊绒这一优势资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