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学术英语阅读课程构建研究
2018-03-27邹庆武
邹庆武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学术英语教学与研究在中国蓬勃发展。但是针对普通本科院校中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开展通用学术英语的教学与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针对此类学生,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估四个方面构建通用学术英语阅读课程,对于学术英语教学与研究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课程构建;学术英语;通用学术英语阅读
以提升学生学术素养和思辨能力为目的的学术英语(通用学术英语和专门学术英语)教学在国内高校纷纷展开,相关研究也得以蓬勃发展。学术英语已经日益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目前,学术英语教学与研究大多在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为代表的国家重点高校和以宁波诺丁汉大学等为代表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展开。其教学目标是“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为大学生接受国际化课程做好准备。
但是,这样针对国家重点高校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主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并非与全体大学生都有关,毕竟能到境外访学的大学生人数有限”。目前,针对境外访学需求较弱的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开展学术英语的教学研究比较薄弱,其中,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通用学术英语阅读的教学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在全国学术英语教学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普通本科院校中开展学术英语教学与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将针对普通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围绕通用学术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估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教学目标
通用学术英语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适应普通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业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业需求,激励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的长远进步,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学术素养是学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是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中逐渐培养的精神品质,是学术活动持续进行的内在动力。学术素养集中体现在探索精神、独立意识、批判性思维和钻研态度上。这些要素不仅是大学生接受大学教育和专业深造的基本素养,而且是“今后从事任何工作必备的职业素养和公民素养”,因为这些是“人们可以带到任何地方去的本领,可以帮助他们应付出现的任何新情况”。通用学术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对所读文本进行归纳、分析、推理、评价和质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刻苦钻研的勤奋精神,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术素养的教学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即思考辨析的能力,它强调的是经过自己的认真分析和论证,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思考,挑出自己认为重要和正确的东西,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理性地解决问题。当今高等教育疾呼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又自然离不开思辨能力的培养。“如果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辨力作为教育目标,这种具有综合性、迁移性、系统性的能力能够让学生终生收益”。作为目前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和方式,通用学术英语阅读是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一种主要手段。思辨能力作为创新能力的核心,无疑应该成为通用学术英语阅读的重要培养目标。通用学术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篇章逻辑结构的理解和评价能力,对文本隐含意义的甄别能力,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判断能力,塑造学生缜密的阅读思维,探索自信的情感特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提高学生的通用学术英语阅读能力
在通用学术英语阅读课程中,学术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自然离不开基于文本的英语阅读能力。通用学术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完成下列问题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归纳文章主旨大意,使学生熟悉略读和寻读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归纳与总结的能力;分析文本结构,创建思维导图,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不同层级的语言材料在文章中的具体功能和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鉴赏学术语言,使学生掌握学术语言和口语的区别,掌握规范的学术英语的表达方法和学术英语词汇,培养学术英语思维,最终达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模式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相关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引入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任务型教学法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自主选择和实施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引导、自我激励、自我探索和自我评价,即学会高等教育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在通用学术英语阅读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变教师讲解为学生展示,变教师一言堂为人人参与课堂,将语言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启发学生的批判式思维,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培养创新进取的学习习惯。
(二)工作坊式协作学习教学模式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策略”。它的理念源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和认知学习理论。“工作坊”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研究领域,是“鼓励工作坊中成员参与、创新以及找出解决对策的手法”。如今,工作坊的概念已逐步被引入并在课堂上予以渗透与推广。工作坊是一种集體验式、参与式、互动式于一体的学习模式,它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参与者可以获得丰富的成长体验。在通用学术英语阅读课堂中,可以将全班分为几个工作坊,每个工作坊6到7名学生。依据每单元的课文,课前自主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工作坊成员集思广益,通力合作,完成工作坊的一份最佳答卷。课上以小组展示、生生评价和师生评价的形式进行。口语流利度、演讲能力、协作意识、思辨素养等都可以成为课堂培训的对象。通过工作坊式协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展示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独立思考意识和批判性思辨素养。
(三)“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
“师生学习共同体”是指具有“共同愿景的师生在团体情境中通过有效互动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活动组织。它提倡学习者在集体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协作、交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师生要彼此尊重对方的成果和见解,进行有效沟通,相互协商,才能得出相对满意的答案,从而达到师生在教与学中真正的教学相长。
三、教学过程
在通用学术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目标为指南,以教学模式为路径,针对学术英语阅读教材,通过对归纳文章主旨、分析文本结构、创建思维导图、区别论点和分论点、思辨阅读和鉴赏学术语言六个开放式教学任务进行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探究最佳答案。
(一)课前
每个学生针对学术英语阅读教材的一篇文章,完成归纳文章主旨、分析文本结构、创建思维导图、区别论点和分论点、思辨阅读和鉴赏学术语言六个开放式任务。完成时间可灵活掌握,不作具体要求。然后以工作坊为单位,成员通力合作,协商讨论,针对六个开放式教学任务提出最佳答案。工作坊代表准备在课上对六个开放式任务进行展示,接受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
(二)课上
工作坊代表在课上对相应任务进行课堂展示。一个任务展示结束之后,以工作坊为单位立即对该任务从形式到内容的优缺点进行讨论,随后小组代表一一在课堂上给出总结评价。老师进行最后的总结评价。一个问题结束后进入下一个问题,工作坊轮换展示,生生评价和师生评价随之展开。
(三)课后
针对课上的评价结果,每个同学对自己的六大任务进行修订,得出最佳答案。同时进入对下一篇学术英语阅读教材文本的六个开放式任务的课前准备阶段。由此,整个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各具不同功能的教学环节构成。整个教学过程在围绕六大阅读任务的基础上,有条不紊,依序进行。
四、教学评估
教学评价按其用途可分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有机部分,把教育过程和评估结合起来,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测量学生的进步情况,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总结性评价是在学习单元或全部课程结束后实施测试,以测试成绩作为最终产物,测量学生是否已达到教学目标,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终结性的评价。在通用学术英语阅读的教学实践中,基于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评估:
(一)积极、动态的评价方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改变标准化分数的传统评价方法,基于学生的表现,给出积极、动态的语言评价。积极动态的语言评价能够有效缓解标准化分数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帮助学生调控学习进程,感知学习进步,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测试心态,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二)灵活、多样的评测方式
评测内容围绕着六个开放式阅读任务来确定;评测分数除了总结性评价以标准分的形式出现以外,平时测试以积极的语言评价的方式来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方式灵活多样,打破教师出题,学生答卷的传统评测方式,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测评、生生测评、课堂展示、小组汇报等书面测试和实践应用测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大学生,学术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估应该各有侧重。这也就决定了普通本科院校中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开展通用学术英语教学应该探索基于校本需求的特色之路。对于通用学术英语阅读课程构建的探索,本文仅是在此领域的初步尝试。在教学理念的严谨性、教学手段的灵活性、教学过程的合理性、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方面都有待于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