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2018-03-27尚兴文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导入策略研究语文课堂

尚兴文

【摘要】紧扣初中语文新教材的基本特点和教学目标,探索语文课堂教学导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实施对比导入法、谈话导入法、以旧拓新法、激趣导入法、情感共鸣法、即兴应变法、多媒体导入法等7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的导入方法作为课堂教学导入的切入点,不断适应于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新要求。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导入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129-01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精彩恰当的课堂导入不仅带给学生养眼、舒心、悦耳的享受,更如磁石一般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着学生的求知欲,刺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面开展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现将本人近年来总结的7种课堂教学导入法概括如下:

一、对比导入法

对比导入法就是通过学生所见所感,结合课文内容及其特点进行对比来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如:在讲授《济南的冬天》一课时,使用对比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在冬天见过雪呀?你是在哪里看到的?济南的冬天和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呢?

二、谈话导入法

谈话导入法就是利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获得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如:讲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一课时,可以这样谈话导入:“我国有许多别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霄节等。中秋节时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早在唐朝初年就成了固定的节日。中秋节月亮圆圆的,象征团圆,这一天人们家家欢欢喜喜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因此中秋节叫团圆节。中秋节又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富有诗情画意、最富有人情味的节日,历史上流传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这篇优美的词,看看苏轼在丙辰中秋这天想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

三、以旧拓新法

这是一种较常用的也较简单的导入方法,就是以旧知识为基础发展深化,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明确探索目标,进入新授环节。如教学《故乡》后再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可以从前面学习《故乡》的方法导入:“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小说通过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这样的导语可以引起学生对问题的高度注意,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从已知领域较容易地进入未知领域,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探求新旧知识间矛盾的学习中去,总结出同类型课题的学习规律。

四、激趣导入法

激趣导入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成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如:讲《女娲造人》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激趣导入:“从古到今,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有趣话题,人们展开了丰富想像与严密推测,猜想着人类诞生。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先谈谈你们了解了几种人类诞生说法?今天,我们来看看我国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人类诞生的看法《女媧造人》(板书课题)。

五、情感共鸣法

情感共鸣法就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溶化在一起,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如:在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可以这样导入:“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此时,其情之切怎能不引起我们中学生的强烈共鸣呢?”

六、即兴应变法

在上课之前,有时会突然出现一些有利于设计导语的事件或背景,教师应充分利用、即兴应变,以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讲授《卖炭翁》时,时值雪止天晴,教师走上讲台开始了讲课:“同学们,断断续续、飞舞了近一周的雪花停下了。今天,阳光照耀,天气暖和,是我们盼望多日的好天气。但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穿得十分单薄的老人,却不喜欢这样的天气,总是期待朔风凛冽、大雪纷飞,他,就是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板书课题),卖炭老人为什么有这样反常的心理呢?”这样,教师巧妙地借景引入课题,使学生以常人的体验不能理解卖炭翁的反常心理,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收到好的效果。

七、多媒体导入法

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能突破视觉、时空的限制,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注意力;它的高密度和大信息容量,加快了师生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高效组织课堂教学;它的动态画面,有利于改进传统教学中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正是由于这众多优势,多媒体教学的深入开展,是新课改的必然趋势。教学《济南的冬天》时,运用动画展示济南冬天的美景,配以班德鸠钢琴曲《雪》,从视听感三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与图画相关的句子(课文的重点)朗读,从而展开对本课的教学活动。

猜你喜欢

教学导入策略研究语文课堂
浅谈中职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