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生活素材,提升数学素养

2018-03-27陈晓健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活素材数学素养数学思维

陈晓健

【摘要】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将数学知识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激活数学课堂;挖掘生活素材,感悟数学内涵;借助生活经验,探索数学问题;强化生活应用,体验数学价值。让学生感受数学生活化的乐趣,体验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生活素材 提升 数学素养 数学思维 数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87-02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活数学课堂

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的联系,将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和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接近学生实际生活、崭新并充满挑战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先播放一只蚂蚁爬上一片叶子绕其边缘一圈的视频;其次播放一个小朋友分别沿矩形花坛和不规则的草地边缘走一圈的视频;接着,请一名学生绕教师周边走一圈。创设以上学生熟悉的情境来推导周长的概念,并且顺势引导学生分别指出桌面和数学课本的周长,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什么是周长。最后,要求学生举列出生活中物品的周长,比如练习本、文具盒、黑板、门和窗户等。通过观察、体验、感受、思考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的思想表示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

二、挖掘生活素材,感悟数学内涵

数学来源于生活。翻开我们的新教材,会发现所有的新授课、实践课、练习课等,编者都选择了许多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素材和知识背景,教师要认真研究这些素材并加以运用。在研讨文本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知识点,要善于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教学需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内涵,理解数学的作用。

例如,探究学习“体积单位”时,究竟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别是多大呢?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伸出双手,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指甲部分,启发学生说出手指甲部分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接着拿出讲台上的粉笔盒提问:这粉笔盒大约是1立方分米还是1立方米?当学生弄清1立方分米这一概念后,要求学生分组探究1立方米到底有多大?最后为了验证1立方米的大小,教师可以拿三根米尺,请三位同学上台用米尺在墙角围一个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并要求全班同学自己比划1立方米的大小。为了让学生切身感悟1立方米空间的大小,教师还可以请部分学生钻进这1立方米的空间里。当学生们挤在一起时,兴高采烈,在兴奋又惊奇的体验中,深刻认识了1立方米這个体积单位。这样基于文本资源的生活化学习,不但让学生很好地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结构,而且从中感悟到知识迁移的内涵,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三、借助生活经验,探索数学问题

新课标建议我们应该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体验之间的联系,从学生对生活实例的熟悉和兴趣出发,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以此来促进学生的积极探索。在数学探究学习中,对于一些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相关知识,教师应引导他们借助内在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迁移与思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让他们学会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时,可设计这样的购物活动:小红和妈妈去大润发超市购物,妈妈身上有386元钱,买物品一共要付198元,她付给收银员200元后,收银员找回2元,妈妈还有188元。从日常的购物情境提炼出数学算式:386-198=386-200+2=188。这样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内容,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强化生活应用,体验数学价值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同时又指出:“要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再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不仅给学生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还能促进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体验数学价值。

让学生利用刚学到的方法解决现实中的生活问题,积极投入到探索中。这样,不仅把本节课的数学知识进行综合利用,还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实现数学知识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沟通,实现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实际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带着孩子们走进数学的天地,努力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申武广,吕健.挖掘生活素材提升数学素养——《确定位置》教学实录与评析[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3(Z2).

猜你喜欢

生活素材数学素养数学思维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数学感悟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生活素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