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家德育课程为中心的德育类课程整合设计
2018-03-27邬冬星
邬冬星
摘 要 针对中小学各级各类德育课程存在重复交叉的现象,提出以国家德育课程为中心的整合实施策略:以国家德育课程标准为核心,厘清国家德育课程与其他德育课程的关系;以国家德育教材为主线,整合交叉内容;联动实施,整合优化教育教学方式,从而实现分工协作,保证整合实施质量。
关 键 词 德育课程;课程整合;整合实施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3-00-02
浙江省教育厅于2015年3月颁布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组织跨学科教学和主题教育活动,探索课程整合实施。其中,专门的德育课、德育活动、团队课等德育类课程的整合实施是重点。实践中,一方面,现有中小学德育类课程的确存在门类多、内容杂、目标重复交叉的现象,学校需要整体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统筹课程实施;另一方面,将国家德育课程与地方和校本德育课程、少先队课、团课、各类专题教育有机整合实施,可以优化德育方式,提高德育成效。如何科学、规范地整合实施德育类课程呢?我们探索了以国家德育课程为中心的德育类课程整合实施策略。
一、以国家德育课程标准为核心,明确一个“关系”
21世纪初,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规定: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程,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程,七至九年级设思想品德课程。2016年起,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统一改称为道德与法治。国家德育课程是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而设置的,旨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体现着国家意志,承载着国家育人目标。
学校德育类课程整合实施首先要确保国家德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在国家德育课程的课程标准框架之内,实现德育类课程目标的融合。学校必须厘清国家德育课程与其他德育类课程的关系,不能以“校本化实施德育”或“课程整合实施”名义,减少国家德育课程的课时、教学内容,或者以地方、校本德育教材取代国家德育课程教材,导致国家德育课程目标的弱化和缺失。
二、以国家德育课程教材为主线,整合交叉内容
国家德育课程是综合性课程,学习领域涵盖生活、道德、心理健康、生命与安全、法律和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与环境、民族团结等方面。德育课程整合必须以现行国家德育课程教材为主线,全面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专题教育中重复交叉的内容,通过合并重组、删减或补充,将相关内容作为课程资源纳入国家德育课程教学。这有利于使国家德育课程内容更丰富、更具地域特色、更符合校情和学情,一些无法整合到国家课程的内容可以另作安排。
上表基于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假期安全真重要”,对二年级浙江省地方课程和少先队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属于“同一年级各教材间的统整”。这一整合表可以帮助教师明晰国家德育课程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相关内容,借鉴相关素材,并与相关课程和教育活动配合教学。
三、联动实施,整合优化教育教学方式
相关德育课程之间应该是一种互补、优化的关系,因此,学校德育类课程的整合实施应基于统整目标和关联内容,灵活安排课表,实现国家、地方、校本三级德育课程,以及德育课与少先队活动、团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专题教育等的协作联动。由此,联通学校、家庭、社会,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将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活动相结合,整合、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形成德育合力。
案例:小学品德与社会与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课联动实施
教师在进行“走进大工厂”(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一课教学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少先队课进行了联动实施。首先,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实地参观祐康透明工厂,然后进行品德与社会课——走进大工厂课堂教学,接着开展少先队课——劳动与成长章考评。这样的联动基于统整目标和内容,实现互补优化,不同的德育课程相得益彰。学生有实践体验、有认知提升、有评价促行,切实提高了德育成效。
又如,教师在教学六年级上“法律,生命的保护伞”时,与《少先队》六年级上册第12课“运用法律维护权益”,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做遵纪守法好少年”相整合。课前,开展小队活动——调查身边的法律;课中,以小队汇报促进课堂学习;课后,以雏鹰争章开展多元评价。如此,避免不同课程间的简单重复,充实了品德与社会課程的学习内容,丰富了教学方式,增强了课堂成效。
课程整合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整合实施质量,要求学校做好德育课程体系设计,制定课程整合实施方案,并提供相应保障。同时,要求教师分工合作,开展协同教研。教师是课程整合实施的主体。只有在多学科协作设计和教学中,我们才能了解其他学科的特点,基于学科、超越学科,真正体验整合、学会整合。
(作者单位: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杭州 310012)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