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大洋彼岸感受祖国强盛

2018-03-27栗莉

华人时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华人汉语

栗莉

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冬天,我回到位于太湖之滨的老家过年,路遇我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师长。得知她早在退休后就被女儿接到加拿大,已在异国生活十年有余,刚从海外归来探亲时,我便问她与家人在国外生活的状况。她先未作答,反倒问我生活得怎么样。听我说“挺好的”,她便冲我一笑,拍着我的臂膀,只回答了六个字:“你好,我们才好!”说实在话,当时我只是礼节性地“哦”了一声。真正理解和体味师长的话中之意,却是新世纪开启以来的事。

21世纪初,我远涉重洋,来到美国。至今,我与家人在位于美国西海岸,华人占全美华人总数近40%的加州,已经侨居了十八个年头。在这十多年里,我亲历并见证着华人群体乃至整个华人社会,悄悄发生着多方面的变化。

一股热,持续升温

我首次落地加州洛杉矶,正是夏季的七月。我感受到的,并不是扑面而来的炎夏的炙热,而是别样的一种热度。

当时,我们借住在友人家中。一次,我跟随友人去接她未到学龄的幼儿时,有机会见识了当地的美国中文学校。说是学校,倒不如称是课堂更为确切。几十平方米的空间,被课堂桌椅和教学用具满满占用,正对门墙上是美国和中国的国旗,两边墙上则贴满了具有中国特征的熊猫等卡通图片、学生画作及书法等等。友人告诉我,这样的学校在洛杉矶华人居多的区域都有,它不只应华人需求在暑期开班,正规的中小学课后教学的延伸,才是它的主要功能。故也被人称为“After school”,即课后学校。平日里,孩子们在下午3点左右放学后,就会被课后学校的老师接来,继续学习中文,直到孩子的家长下班。这样,正好填补了放学后那段时间的空档,解决了双职工家长的后顾之忧,因而受到广大华人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踏上这个陌生的国度,趁着兴致,我与友人结伴去美国东部兜了一圈。每到一地,一些美国人见到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方面孔,总爱用“你好”、“欢迎”之类的中文常用语,与大家打招呼。我们一行数人在纽约世贸中心的双子塔大楼里,排队等乘电梯观光时,有位维持秩序的蓝眼卷发的美国小伙,用手指圈成O型放在眼部,模仿熊猫与我们逗乐;还竖起大姆指,用别扭的中文对我们说:“中国的青岛啤酒好喝!”并说:“Sorry,我才学汉语,说得不大好。”未料,不久即发生了震惊全球的“911”事件,双子塔轰然崩塌,令我不得不一度牵挂着那位热情又幽默的美国小伙,有无逃过这一劫。美东之旅,既使我领略了异域风光,还了解到中文不只华人的子女在學习,也引起了一些美国成年人的兴趣。

后来,随着女儿先后在美国不同的两所大学读书,我又了解到汉语课程在大学生和研究生中均受到热捧。以致我和一些华人家长碰在一起常会抱怨:难怪孩子难以说出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原来他们在校常用中文与同学交流!女儿读研时选修了粤语课。在这么难懂难学的课上,她居然发现有白肤色的同学。有位土生土长的名叫杰西的美国人极具语言天赋。大一才开始学习汉语,普通话已说得十分流利。他并想学懂粤语及其他几种方言,方便去中国学习和旅行。他说中华文化不只具有魅力,还有一种魔力,将他磁铁般吸住,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很令其入迷。次年,他就考上了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后,又回美国攻读汉语研究方面的博士。他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出色的汉语教师。

女儿毕业后曾受聘于一家美国公司。一天下班她告诉我,老板是美国人,他与法裔的妻子均不谙汉语,而他两个上小学的儿子, 中国话却说得十分标准和地道。老板告诉她:“两个孩子学龄前就开始学习汉语。本世纪的中国令人刮目相看,我们必须让自己的下一代掌握工具,学会与你们中国人打交道啊!”猛然间也提醒我:初到美国,我在课后学校明明看到的是清一色的“龙的传人”,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类学校的学生已被女儿老板那样的不同肤色的孩子掺了色、混了杂!从那时起,我知道汉语在美国,不仅通过一些中小学、大学及华文学院等渠道广为传播,课后中文学校还扩展到一些城市的社团和教会之中;我又从友人处了解到,在这股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中,有的原本为了就业正在学习英语的华人,作出一项重大改变,即决定不再当英语的学生,而改当汉语的老师;我从邻居处还了解到,有位从上海来加州探亲的退休教师,应一些家长的要求,临时在家中开办了中文课堂,赚起了美元;我又从中文报纸上获悉,一些在国内具有中文师范文凭的华人,在美考到汉语教学资质后,与人合伙办起了中文学校。

据华人资讯的平媒报道,目前在美国,汉语已经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从新世纪以来的十多年间,全美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快速增长,已达四五千家,选修汉语课的学生稳步上升。即使是美国遭遇金融危机,经济严重衰退的那几年,汉语学习仍然热潮未减。连政界、商界和学界的一些知名人士也不得不承认,汉语教育呈快速发展势头。它首先在美国兴起,影响带动了整个西方乃至全球,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汉语。

一份情,趋于浓烈

来美国之初,使人一方面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汉语热,另一方面又体味到这块土地上淡淡的人情味。除与屈指可数的几位商务上的伙伴有些往来,平日里我们家几乎与外界没有接触。在学校结识的数量不多的学生家长和熟人,都忙于赚钱谋生或安于自己的生活小天地,一旦分别就少有交集;偶有聚会因是AA制形式,各不相欠故极少联络。这对在国内集体大环境中工作数十年,平日注重人情往来的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寂寞难耐、很不适应。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美两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更显频繁。因商务活动需要,周围一些华人出差回国的机会增多,自然而然地,同胞之间便会互留中美两地的通讯方式。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彼此联系便热络起来;所在城市和区域的侨团也日趋活跃;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商会、同乡会和留学生协会等相继成立和增多起来。华人群体这一现象的出现,也促使了同胞之间、华人与祖国之间的思想情感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美因交通不便、性格变宅的我,隔一段时间便有机会,感受一下华人群体活动的热闹氛围。

年近八旬的李女士,是一位在华人圈中享有盛誉的侨领。受李女士之邀,我便开始参与侨界的一些活动。从以往参与的华人派对到近年参加侨团的活动来看,我发现大家在一起交流的侧重点有了改变。以往不外乎孩子的升学择业、自身的赚钱置产以及自驾旅游的去处之类,现今扩展到关注起中美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等一些议题。作为旁听者和参与者的我,从中获取了多方面新的资讯和信息:

一是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给在美华人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就业机会。由于中英双语行业和岗位的增加,孙先生的儿子前几年获得了华尔街投行的职位,并已站稳了脚跟;林太太在跨国公司工作的亲属,凭借中国人的身份,被派往上海分公司任职,既拿着美国的高薪,又获得在沪出差的额外酬劳;开餐馆的冯女士近年生意兴隆,其餐馆成了接待华人旅游团的定点单位。

二是中国企业利用多种渠道进入新的市场和行业,前两年在美的投资创了新高。美国最有影响的中文报纸《世界日报》及有关平媒的报道也印证:北美,尤其是美国已成为中企国际化的首选;而中企在美国投资集中地多为加州、德州和纽约州。2015年是中国对美投资创纪录的一年。彭博新闻最近则报道,中国2016年在美投资规模更大,相当于上一年的两倍或更多,2016年上半年已经宣布的交易总额达到400多亿美元。

三是分享回国探亲、旅游的所见所闻。有位陈大姐说她因多年没回故乡,变化之大令她咋舌:破败不堪的乡镇,如今是山清水秀的休闲乐园;熟悉的狭窄小街变成陌生的林荫大道,使她差点找不到自己的故居。长者冯老先生说原先不打算回国跟团旅行,因以前的教训就是大部分时间耗在大巴上,使人感到体力不支。没想到近期回国的一次旅游,年纪老了反而感到轻松了许多。因是乘坐高铁出游,既快捷又舒适,旅途本身就是一种流动式的观光享受。一说到高铁,在座的各位又牵出了中国的多张“新名片”———诸如中国桥梁、中国高速公路、中国机场、中国港口等等,这一个个打上中国标记的基础设施的科技成果,不仅覆盖了整个中国,大大改变了家乡的面貌,还遍及了世界的许多地方,着实令国人瞩目,全球震惊!难怪前不久当一位美国小伙,把乘坐京沪高铁的视频往网上一放,引起美国网友一片炸了锅的议论。纷纷赞叹“中国速度”,抱怨美国铁路等基础设施还是数十年、上百年前的模样,显得十分陈旧和落后。在座的大伙也都深有体验,从北加州的旧金山到南加州的洛杉矶,要么乘飞机,乘坐大巴需要7-8小时。你一言我一语,越说群情越激昂。我从大家的脸上完全读懂了小学生常用来造句的那个成语,什么才叫做真正的“扬眉吐气"!

我发现周围的一些华人同胞,不只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还在中美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纽带作用。近几年中,由于侨领及社团的牵线搭桥,其加州居住地的城市已与家乡江苏,组建了多对友好城市和姐妹城市,推动着中美城市间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之,2015年9月侨领李女士作为特邀嘉宾,光荣出席了北京大阅兵的仪式。

一种愿,追捧递减

我们这一代中老年人一定还记得,二十多年前国内热播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本世纪初,当我走进美国的华人群体,更觉此剧所述故事的真实可信。耳闻目睹周围的一些华人同胞,如同主人公王启明等人那样,为生存和绿卡而长期艰辛地奋斗和挣扎着。由于那张作为永久居留身份的卡片,可以摆脱由于身份缺失所导致生活和工作的种种尴尬和麻烦,获得绿卡、继而加入美国籍,便成为在美生活的国人梦寐以求,并为之长期甚至终生奋斗的目标。

当然,多数人通过正常、合法途徑最终如愿以偿,但也有一些人为达此目的,不惜花费重金,有的甚至牺牲爱情和尊严,使出假结婚、政治庇护等非法手段。那个时期,报刊上常见公然打着“为你出谋划策,快速办理绿卡”的广告;华人居多区域的一些律师事务所,居然把之作为一种产业,帮人弄虚作假而赚钱牟利。因迎合一些签证过期等身份非法滞留者的急切心理,尽管收费不菲,生意还十分红火。然而,近几年以来,来自中国的移民群体中那种移居———绿卡———入籍,原先正常不过的三部曲现象,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规模较大的移民潮。其中移居美国的人数更呈有增无减的势头,目前在美生活的华侨华人已达400余万。投资创业经商、谋求优质教育、寻求工作机遇或改善生活环境等是移民的主因。也许人们往往看到的是庞大的移民大军,透过这源源不断涌入美国的移民中,我却见证着与来美初期所不同的另外一种情形的出现: 一是申请庇护人数的明显减少。美媒公布近两年此类案件较之以往跌幅已达到50%; 二是美籍身份逐渐失宠。统计表明,目前全美至少有1/3合法持有绿卡的华侨,已符合期限,仍选择不加入享受多种优厚待遇的美国籍; 三是海归回国热的日益兴起。据教育部公布,2015年留学回国人数比上年增长12.1%;仅2016年就有43万留学人员回国。归国与出国人数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另外,放弃美国籍或绿卡,回国寻求发展的高学历、高科技人员也呈上升趋势。上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是理智看待中美利弊。百闻不如一见,在美时间一长,清醒地发现美国不是天堂,并非完美,其生存环境及其体制方面也有诸多弊端;中国虽有不少问题,但已今非昔比,国人幸福指数在不断上升。最近,我看到一位硅谷的美籍华人写的一篇博文。他说,已经着手为国内的父亲申请办理亲属团聚的移民,以便有病缠身的老父可在美享受先进医疗,又可获得子女照顾,但待他回国一趟后却改变了这一决定。自己的家乡位于北方,现是全国文明兼卫生城市。老父晨练的环境十分优美,且身边有一帮谈得来的老年朋友;老家方圆数里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尤其是老人就近就能享受及时便捷的医疗服务。而这一切,恰恰正是美国的短板。他还说,这也难怪老父亲来美探亲便“蔫了”,一回到国内就“生龙活虎”似的。

二是签证放宽来去自由。随着近几年中美签证新规的实施,中国公民可以获得美国十年签证,学习、探亲、旅游和商务等更加自由和便利。相当一部分华侨华人认为,所谓的美国身份,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一次回国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儿子正在美国攻读硕博学位。并没有长期留美的打算,完成学业后就会回国发展。何况国内高科技人员的就业环境不差,薪资待遇较为优厚,父母也需要得到照顾。生活中我也接触过一些小留学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有类似想法。不想与父母长期远距离分开生活。《中国国际学校报告蓝皮书(2016)》显示,在国外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创业的比例为27.3%,远高于留在海外创业比例的13%。事实上留在国外,也并非人人工作和生活无虑。我发现硅谷有不少高科技人员,一晃已到中年,成了剩男剩女。因工作压力大,生活成本高,多年仍然居无定所,常换公寓,生活质量远不及国内的同龄人。故有些人表示公司裁员或合同到期就会回国或另谋出路,对公司帮不帮办绿卡持无所谓的态度。

三是现实趋向给予抉择。目前,中国数亿人脱贫的同时,中产阶层正在成倍增长,中国各地正向着全面小康社会迈进。而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全球富足象征的美国中产阶层,如今却光环不再。虽然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有明显复苏,但两极分化问题却引起人们普遍担忧。表现在城市中产阶层队伍在缩小,而富豪和贫民的数据却在增加。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2000年至2014年在全美229个大都市中,有203个中产阶层规模出现缩减。主要原因是涨幅不大的工资水平,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研究还发现,中产阶层严重缩水的同时,贫富悬殊的严重性。据《商业内幕》报道,经济政策研究所(EPI)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13年,美国收入最高的1%富人的收入占美国全部收入的20.1%;这部分人的收入是美国人平均收入的25.3倍。许多收入达不到联邦标准的美国人,则已近十年收入没有明显变动了。美联储2015年11月所作的家庭调查指出,约有47%的美国人如不变卖家产或贷款,无法支付400美元的紧急支出;有25%的美国人连病都看不起。《今日美国》也报道称,10人中有7人(69%)储蓄少于1000美元,30%以上的美国人沒有任何储蓄。所以,目前有不少美国老人选择延迟退休或重返职场。来美旅游的国人,定会在海关、机场、宾馆或商场等处,看到七八十岁的美国老人忙碌工作的身影。

这些年来,我在万里之遥感受着祖国的日益强盛。在社团活动中,当听到侨领说大家得记住“祖国好、家乡好,海外华人才会更好”时,便会联想起二十多年前,在家乡路遇的那位华侨长者对我所说的“你好,我们才好”的这句话。两者不正是同一种声音?!在美十多年来,我所见证的上述多方面的变化,不也正印证着这同一种声音吗?!

(责编 冯春富)

猜你喜欢

华人汉语
学汉语
韩国语 "V+ " 与汉语"V+死了"对比研究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CRAZY RICH ASIANS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与拼音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