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转换研究

2018-03-27殷莉王瑞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话语理论

殷莉 王瑞

【摘要】全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设了新的发展背景,在话语内容、话语输出渠道及个性化表达方面,创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新语境。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立足时代背景,抓住发展机遇,在话语理念、话语内容、话语表达方式和话语形态方面实现突破和转换,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全媒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转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加强意识形态方面的认知和认同教育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发展、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设置的有关意识形态教育课程需不断更新内容体系,改进教学方式,创新话语表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转换所处的全媒体时代背景

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全媒体成为继新媒体之后媒介的重要发展趋势,全媒体一词来源于美国,但仅以专有名词omnimedia的形式呈现。本文所说的全媒体本质上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包容、整合,是媒介融合趋势下衍生出的特有媒介形态。全媒体具有融合性、碎片化、分众化等特征,打破了传媒行业的传统分工,改变了以往一对多单向式的信息传播模式,拓展了信息传播渠道,最终实现了受众市场的超级细分。

对于话语的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笔者较赞同这种观点,即认为话语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相关思想,它镶嵌存在于文本、语言以及各种践行之中,关涉着寻找、生产和实证“真理”的各种程序。从这一表述可见话语是以特定环境为背景而展开的交流行为,往往代表特定社会环境的价值立场和思想观念。话语总是随着社会环境和实践方式的不断变革而变化,新生话语不断取代原初话语,在话语转换中体现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彰显话语发展的活力。

全媒体时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应立足现实,正确审视自身话语发展的局限性,借助全媒体这一新的媒介形式,推动其话语转向,“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①”使其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推动自身融入现实,融入课堂,融入头脑。

利用全媒体创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语境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话语内容、话语输出形式和话语传播渠道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理性分析并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创设新的话语语境,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话语突破的重要时代背景。

1.传媒碎片化使话语内容多元化

全媒体时代,传媒“碎片化”表征明显,主要体现在传统大众媒体的分化,大量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以及信息传播模式由“广播”过渡到“窄播”,再发展为“互播”,使全媒体时代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的碎片化特征更为凸显。

在传媒“碎片化”表征下,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内容变化明显,在时代和技术的推动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多元化、层次性特征更加突出。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以课本话语为核心,内容主要是宣传国家方針政策及主流价值观,而碎片化表征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化。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新的传播媒介了解更多的资讯,使话语内容多元化;另一方面碎片化传播以信息互播为特征,教育主客体间的严格界限被打破,加之大学生凭借自身易接受新事物的优势,往往比教育者更能够利用网络等新技术、新媒体获取信息,在与老师、同学的互播过程中实现了信息再生产,无形中丰富了话语内容。

2.媒体融合更新话语输出

媒体融合是全媒体的又一突出表现,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支撑和推动下,不同媒介形态呈现了内容融合、终端融合、渠道融合的发展趋势。

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更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输出形式。一方面,全媒体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输出形式丰富化,全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输出开辟了新的境界,教育者深受全媒体下多媒体融合特点的影响,在传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新兴媒体技术,采用多媒体形式,使教育内容立体化呈现,为受教者带来文、图、声、光等全方位、全感官的体验。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输出技术平台、论坛、贴吧、微博、微信,以及2016年最新出现的直播等新型融合终端,更加符合高校学生的需求,大到学校官方行政职能部门、大型校会组织、学校各个院系,小到不同组织职能部门、各个社团、各个班级,都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甚至设计了客户端,为话语输出提供了更广阔的技术平台。

3.分众化突出个性化话语传播

全媒体时代体现出的分众化特点,是个体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全媒体为大众提供多样化选择的必然结果。分众化更突出体现在全媒体信息的生成与分享过程中,是大众在全媒体时代经历的角色转换。

全媒体时代呈现出的分众化特点与传统课程的内容设置完全不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经历了“政治课”“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变化,但其本身的价值导向始终如一。因此,从中学到大学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课,各种政治理论、政治思想都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避免了某些理论内容在设置上的重复、单一。另外,从“85方案”发展到“05方案”,都对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作了规定,然而尽管高校生源庞大,层次不同,但总体上还是实行统一的教学规划与课程实施计划,并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众化培养。因此,把握好全媒体分众化的特点,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新契机。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转换

面对全媒体的时代境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切实做到以理服人,不仅要考虑“说什么”,更应重视“怎么说”的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握时代新语境,在话语理念、话语内容、话语表达和话语形态方面创新发展形式,以实现自身发展。

1.话语理念由“文本”式向“人本”式转换

由“文本”式话语向“人本”式话语转换,就是要利用全媒体时代全方位、立体化传播优势,在教育理念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人的主体性。首先,在教学中注意以“刺激—反应”为基础的“个人差异论”。全媒体分众化特点使当前教育的话语场域变成一个全民化互动传播场域,小众媒体的兴起使全天候、全覆盖、精准化的信息传播成为现实,政治理论课可利用这一特点,进行全方位、针对性的议程设置和安排,在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让学生的差异性得到彰显,个性更突出。其次,可通过了解、运用“使用和满足论”,充分了解受众心理需求,在课堂上有目的地采用影片、视频、音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课余时间利用微博、微信等媒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增强学生在视、听、说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将现实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真正满足受众情感和理智需求。

2.话语内容由唯理性向现实性转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因其本身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话语内容往往具有政治性、严肃性、理论性等刚性特征。全媒体时代,信息的海量呈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立体化的信息呈现方式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便利了学生的信息获取。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利用全媒体的时代背景,实现话语内容理论性向现实性的转换。

首先,应做到理论内容的生活化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来源于实践,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根据其实践性,从实践来源出发,将理论语言还原为生活语言。由内蒙古电视台和人民网联手出品的《开卷有理》第一季《马克思靠谱》,就是在全媒体时代下,利用新媒体平台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接地气的方式,达到“武装头脑充实心灵”的目的。这种利用网络技术、新媒体平台,重塑过去标杆式人物形象、思想的方式是当前全媒体背景下进行理论教育的成功案例。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可见,理论的生活化解读才能让其真正融入现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理论内容的现实性拓展。高校可利用课本进行基本课程教学,合理利用全媒体,利用案例、视频等手段引入新课教学,利用网络、社交平台等宣传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感性体验,利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发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提高全媒体分众化的实效性,将高大上的理论拉回到现实,进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3.话语表达由控制性向情感性转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利用全媒体提供的平台优势,由控制性话语向情感性话语转换,使教育内容在知、情、意、行方面全面渗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发挥。

一方面,理论内容的情感性支撑。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避免就理论讲理论的枯燥形式,理论来源于現实,教师在利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的同时,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对老一辈革命家的访谈、电视对话等内容进行宣传和普及,让学生感性直观的了解理论背后的现实意义,知道理论也是有血有肉、鲜活现实的呈现,进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理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另一方面,丰富话语的情感性表达。教师可利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建立班级群、主题讨论群,加强师生之间的理论探讨和思想互动。这种建立在平等关系基础上的交流方式,容易增强话语的感染性,得到受教者的情感回应,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4.话语形态由固化向动态转换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地被注入新鲜血液,话语转换创新、丰富、完善,甚至取代原初话语。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转换应保持动态生成性的特点。

首先,话语内容的动态生成性。全媒体时代不论是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成的理论话语,互联网、社交平台出现的网络话语,还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潮语”,都可以用扬弃的态度将其渗透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中,推动其动态生成性。其次,话语传播渠道的动态生成性。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高度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平台,让教学内容融入课堂,融入现实生活,占据网络阵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渠道。最后,话语主体的发展性。全媒体时代,话语主体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教材内容,还要运用网络技术搜集材料丰富的教学方案,并根据社会发展进行更新,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移动终端、社交平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转换是其在全媒体时代的必然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真正提高理论教育的渗透力,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融入课堂,融入头脑,融入现实生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注释:

①《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参考文献:

[1]吴宏亮:《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三个转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6期。

[2]姚君喜、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当代传播》2010年第6期。

[3][美]麦克洛斯基:《社会科学的措辞》,许宝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理论课话语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