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反转新闻中的舆论失焦现象
2018-03-27周文昊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周文昊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体形式不断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新闻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新媒体方便人们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的话语权,进而也帮助人们实时了解新闻动态。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新闻话题中去的时候,就会出现社会的热点效益,这些热点话题会以多层次的方面展现出来,最后达到了一个多元的舆论格局。
一、舆论失焦的概念
舆论失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舆论,另一部分是失焦。前者舆论部分,是人们在一个时间段或者一个地点内,对一种行为进行公开的表达,这其中所表达的内容形成了一种趋势,这种趋势迎合了大众的意见。总而言之,舆论部分是一种社会评价,是社会心理的反映,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发表的意见。后者部分为失焦,失焦本事属于摄影的范畴,实射影的一种技巧,当成像超出了固定的焦距的时候,物体会变得模糊不清,因此产生了失焦现象。本次文章讨论的为舆论失焦,是指在新闻中消息的发布过程中,在网络的有所推动之下,公众们对于新闻事件难以被一方所主导,是的舆论演变的失去核心议题,主题脉络成多层次发展。
二、反转新闻的舆论失焦的归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家依靠互联网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知情权、话语权,舆论难以被一方主导。因而在突发事件处置和舆论引导中,必须坚持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统一,抢先发布权威信息,整合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对于一些完整的新闻来说,新闻报道需要真实性和实时性,这就导致了官方之中难以立刻提供大量的报道,只有以最简捷易懂、迅速地持续发些零碎信息,新闻报道是持续更新的,但是这无法解决问题,这就导致了大众对新闻了解没有了主导方向,他们不能看到新闻的全面性,但随着新媒体的切入,为了满足大众的眼球和口味,对大众所提供的消息来形成了舆论了完整体系的报道。
(一)从角色代入角度浅析新闻失焦的过程。角色代入是一种主体对客体产生强烈认同或共鸣之情而将自己代入客体的一种现象。对于新闻发布之后,大众关注到新闻标题,就会将自己代入进去。举个例子,比如“90后空姐遇害,背后竟是滴滴司机”,但不说新闻的具体内容,光看新闻标题,大家就会将自己化为那个被遇害的空姐,人们不会考虑新闻的真实性和具体性,对自己的感受引起共情,由此出现的大众同理心又触发了共鸣形成舆论声势,这就导致了舆论的角色代入感愈演愈烈,总之,角色代入是引起主体自觉自主活动和主观能动性的原始原因。
(二)从刻板印象讨论新闻失焦的因素。刻板印象,是长期存在于大众心中的印象,对于一个新闻的展现来说,人们第一眼见到这个题目或者新闻,大众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看法来评价此事件,这就导致了大众忽略了客体差异的现象。这种现象由多种因素造成,其中包括生活经验的长期经验累积所造成的印象,社会差异与阶级性和社会文化气氛等。
1.生活经验的长期经验累积所造成的印象。比如新闻“张某嫖娼被殴打”这个事件被公布出来,大众就以自己长期的印象对新闻舆论造成了扭曲认知,大众不顾新闻中的张某是不是本人,只知道张某之前被评为文明人士等优秀勋章,而不顾张某是不是进行不好的行为就对警察行为有所质疑,这就对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扭曲理解。
2.社会差异和阶级性。生产力具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当新闻事件中出现相对较弱的一方,大众会对较弱势的一方进行偏袒。比如事件“刚出生的幼婴死亡”被公布出来,大家对于这种医患问题本就敏感,这就导致大众会站在婴儿那方,完全不顾新闻的内容真实性,果断认为是医院的过错,进而导致新闻舆论的失焦。
3.社会文化气氛。在当今中国,大众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君子动口不动手”、“人之初性本善”等观念直到现在还印刻在大众的脑海。正是如此,当出现“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时,男司机的暴力行为与人们所接受的文化与观念大相径庭,故使男司机遭受了公众舆论的一致谴责,而该事件中女司机违规变道的行为也被公众所忽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推动传统新闻和新媒体融合的发展,是当代媒体人应对挑战、提升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面对新旧媒体融合新趋势,我们必须掌好舵,踏准步子,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进一步开拓自己的思维,努力在媒体融合发展这条路上过五关斩六将。在这个过程之中,作为大众的我们,我们应该有效地分析和看待新闻,认真了解新闻后在发表言论,保证新闻的有效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