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艺术性特征分析
——以素质教育为背景
2018-03-27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音乐素质教育理念下更强调艺术性的挖掘,注重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音乐文化需求。音乐艺术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民族音乐、音乐文化与传统民俗音乐方面,需要从不同角度实施有效的素质音乐教育。
一、高校音乐教育艺术性特征体现
(一)民俗性特征
传统民俗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音乐的民俗性与传统性特征较为明显,从音乐素质教育的角度应当体现传统民俗音乐的艺术气息。民俗音乐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高校民俗音乐教学应当注重对民俗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注重在民俗音乐氛围下更好的展示艺术的多样性,从而更好的抒发大学生的音乐情怀,引导高校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关注社会传统音乐文化现象。高校音乐教育应当注重探究传统民俗内容,注重促进学生理建立雅俗共党员理念,将民俗音乐作为高校艺术教育重点,推动高校音乐教育艺术性构建的过程中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在民俗视角的关怀下,应当充分挖掘地域音乐艺术的特征,注重从地域性特征体现欢快、激情、沉稳特征,并且实现人文艺术的有效总结,切实在民俗视角的地域音乐文化现象中促进学生深刻理解音乐文化价值。
(二)民族性特征
高校音乐教育的艺术性还体现在民族音乐内涵的挖掘上,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应当从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与民族意志的彰显方面来挖掘其艺术独特性。首先,应当展示我国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其次,注重丰富的引入民族音乐样式,注重在典型民族乐器与经典作品中丰富学生的音乐体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艺术性应当充分的体现艺术挖掘的特征,注重在民族精神、民族情怀中更好的实现对大学生的艺术情感陶冶。只有促使大学生在民族性的音乐学习与实践中感受音乐魅力,才能更好的实现音乐艺术教育的多样化,全面体现音乐艺术教育的品质。民族音乐的艺术特征在于押韵、在于情感语言的深层次表达,更再于促进学生从情感角度对民族音乐实现心理认同,满足学生音乐体验需求。
(三)和谐性特征
社会和谐美是音乐美的重要表现方向,高校艺术教育应注重音乐美学内涵的深入挖掘。首先,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应融入人文因素、生态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注重在社会美的认知视角下打造音乐素质教育的新目标。强调在音乐教育中满足学生的人文情感体验需要,实现在社会多元化氛围下的音乐教学。其次,音乐教育艺术性的特征体现在和谐音符的构建中,注重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感的双重展示,注重陶冶学生的内在情感,充分引导学生感受民族精神与民族音乐品质,为构建和谐社会,陶冶学生心理贡献力量。第三,教师应借助音乐教育的形式,促进学生向多元化的社会认知角度转变,实现艺术体验向多层次目标的不断迈进。社会生态美是重要艺术教育载体,高校音乐教育内在艺术性的挖掘在于促进学生建立社会生态与社会心理的必然联系,促进学生从内心、外在环境角度体现音乐艺术性内涵,着力满足学生的音乐社会实践需求。
(四)人格性特征
人格美是音乐艺术美学特征构建的重要因素,人格美的认知在于优化高校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更好的展示内在美的同时,体会社会和谐美的氛围。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艺术性体现在让学生注重体会音乐、体会心理、体会环境,实现学生人格的积极构建,从社会艺术性的角度深层优化学生的心理美,从而达到音乐艺术教育深层次特征的有效挖掘。
二、音乐教育艺术性融入的策略
(一)合理设置音乐课程
合理设置音乐课程对提高学生的音乐体验感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应当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以培养高校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为核心,注重考虑音乐艺术教育的内在特质,着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音乐表现力,在巩固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与音乐表现为课程核心,着力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其次,合理的优化课程教材,注重科学的选择音乐教材,在核心知识的基础上,丰富音乐教学的素材,着力满足开拓学生音乐视野,丰富学生音乐体验,优化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教学需求。第三,实现音乐课程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注重压缩音乐教育的成本,提高音乐教育的丰富性,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实现音乐课程的多样化。
(二)提高音乐教师指导水平
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教育水平,需要提高音乐教师的艺术展示能力与艺术陶冶水平。首先,注重提高音乐教师挖掘人文要素能力,强调音乐教师挖掘音乐素材中的人文性与艺术性因素,注重引导音乐教师不断更新音乐理念,丰富音乐教师的音乐理论知识,增强音乐教师的实践经验。其次,加强音乐教师的艺术素养培养,注重引导音乐教师展示多样艺术技能,分析音乐作品,以及音乐情感陶冶展示教学的能力。第三,加强音乐教育的评价能力,提高音乐教师的反思与优化教学能力,着力引导音乐教育围绕着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促进教师更好掌握音乐教学技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在音乐课堂形成情感共鸣与情感熏陶能力。
三、结论
高校音乐教育的艺术性,应当指向高校音乐教育的人文性、民俗性、民族性与和谐性的因素,着力通过音乐构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有机联系,从而给学生更好的音乐展示空间,在教师与音乐课程的辅助下满足学生的音乐需求。
[1]张蓉.音乐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组织形式探微[J].音乐创作,2015(5):192.
[2]张帆.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基于辽宁省部分高校抽样调查[J].现代教育管理,2014(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