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人才思想研究
2018-03-27沈斌
沈 斌
(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虽然生活在距今近七百年前,但他许多承先启后、独到珍贵的人才思想内涵,我们在《郁离子》《拟连珠》中还可以看到,同时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刘基人才思想形成的背景
刘基的人才思想,受家庭的儒染、业师的熏陶,慢慢酝酿形成。另外,尚有一个最直接的因素,那就是徐一夔为《郁离子》作序所言:“大概矫元室之弊,有激而言之。”[1]刘基对元朝倒行逆施的弊病,早怀有极深的不满,且蒙元种族歧视与“官不择人”的取才用人制度,致使刘基饱受有志难伸的切身之痛,因此有所激发。
(一)家庭与社会环境的濡染
刘基出生于江南的儒户,元朝户籍名称繁多,各享有其特定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其中依职业不同划分的户籍有:军户、站赤户、诸色人匠户、打捕户、儒人户等。[2]“儒人户”即“儒户”,是元朝付诸色户计的一种,即以读书为业的户计,也是各色户的最下等,读书人在元朝如被遗忘,如钱穆所说:“中国社会上自先秦以来甚占重要位置的士人,却骤然失却了他们的地位。”[3]元朝的儒户子弟传袭儒业,除以儒户身分,取得国家赋予的权利,最重要的是履行接受教育的义务,并于元朝举行考选取士时参加科考,以备朝廷选用人才之需。儒户也成为当时元朝多元取才政策下,储备人才方式之一,从而儒户子弟有了仕进的机会。
刘基家族是名实相符的簪缨之家、书香门第。刘基自幼聪敏、好学博记,承受祖、父辈们熏冶教化很深,因此,顺理成章承袭儒户的就学义务,也早为习举业而离家求学。刘基为习举业,“年十四,入郡庠,从师受《春秋经》”,[4]开始接受典型传统的儒家教育,学习《春秋》等典籍,研探其意旨底蕴,以为未来入仕科考做准备。由于长期浸润儒家经典之中,且能“诸家百氏,过目即洞其旨。”[5]儒家思想也潜移默化其心深处。
(二)朱子官学的影响
宋明为理学昌盛时期,蒙古虽为塞外游牧民族,统一中国后,受朝中儒臣的儒化渐深,对宋儒所传学术逐步认同,也有所承续。由于朱熹对儒家经典做了全新的诠释,赋予经说新精神,造就儒学在朱子手中,重现久蛰的生命力。元朝采用儒家经典四书为设问题目,又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评依据,朱子学说被元朝立为官学。
刘基背负承续儒业的责任,也在冀望跻身仕途的儒生之列,如其他儒子一样修习朱学,于少时即为习举业“从郑复初先生游,讲濂洛之学”,[6]且“闻濂洛心法,即得其旨归”,[7]深受朱熹思想影响,进而受其潜移默化实所必然。刘基除承袭朱熹重事功思维,且身受“元儒偏重于经世实务”大环境的熏陶,因而也满腔安定社稷拯救黎民的热忱与理想,一生从未曾放弃追求建功立业的机会。刘基具有强烈的入世经国之志,深知国家存亡盛衰关键在于人才制度的臧否,要收治国安民的成效,必行举贤用才的良政。因此,对于如何拔擢、使用优秀的襄佐治国人才,与教育培养人才理念,产生相当多精辟且有系统的见解,人才思想由此产生。
(三)“以诚为本”思想的影响
儒生除了必修朱子之学外,其他宋儒学说,势必也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这其中,除集大成的朱熹,另被推尊为学派宗师的周敦颐,应属理学界代表,影响也深远。“以诚为本”无异为儒家思想的关键枢纽,贯通儒家文化的心脉,同时发展出一套内圣外王的思想体系,2000多年来引导着中国读书人的思想方向与努力目标。周敦颐尚德重节,虽继承儒家诚、正、修、齐、治、平的一贯志行,然与一般儒者重事功的积极用世不同,他并不汲汲于功名事业,追求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特别重视“内圣”的意诚功夫,此由《通书》开章即论“诚”而有脉络可循。黄宗羲说:“周子之学,以诚为本。从寂然不动处握诚之本”[8],认为“诚”是周子学说的基础。
俞美玉认为:“刘基之所以能够成就其所立之大功和所立之言,是建立在他的至诚品质上。”[9]刘基曾说:“性无不诚,然后能主一心;心无不明,然后能应万事。”[10]刘基认为以凡事只要以至诚相应,则目标自可成就。因他的至诚特质,博得朱元璋的信任,才有机会施展王佐之才,达到他用世的理想。刘基思想里,视“诚”为安身立命应具的基本品德,也是为政者必备的人格条件。
(四)以儒为宗,兼有道家思想
刘基自幼浸润儒家教育,业师郑复初又是精通濂洛之学的名师,虽然当时学术界乃由经过改造所谓“新儒学”的理学当道,但综观刘基的文学创作都可以窥见,他内心真正认却尊奉的仍是以孔子为宗的传统儒学。刘基受学期间,即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缘,也颇受道友们的沾染,进而接触道法教义。由刘基最重要的代表作《郁离子》观察,《郁离子》多以寓言呈现,则与《庄子》文体相仿,书中亦不乏改写自《庄子》的故事,这些迹象都可说明刘基颇受庄子之说影响。
道家入世为政思想确实不如儒家完备,然由老、庄思想里,同样可寻绎出充满智慧、意蕴深刻的人才观。例如老子有“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的说法,[11]点出王者(用人者)应有谦虚宽容的襟怀;庄子则具“就其殊而任之,则万物莫不当也”适才适用,以及“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12]的重视良好环境等理念。刘基人才思想虽多源于儒家,但也不乏道家思想的影踪,刘基以儒为宗兼济道家,融会二家思想,发展出一套完整有系统的人才思想,寄寓于文学著述,历经六百余年,依然闪耀着智慧光芒。
二、刘基人才思想内涵
由于刘基深刻体悟贤愚莫辨、任人不彰的严重危害,人才问题显然成为刘基思想关注的重心,他深信当政者能否用贤任能关系社稷兴衰成败,亦由此酝酿激发出相当完整的人才观,蕴藏于其传世之作,尤其《郁离子》与《拟连珠》更可见极为丰富且有系统的人才思想,从人才的重要性至识才、选才、用才、安才、养才各各层面,均能寓于诗文加以阐发,颇发人省思。
(一)重才思想
刘基心目中的理想政治,应为“德盛则集”“人归则成”的仁德盛世。主张要获取天下,没有比行以民为先、视民如子的仁德之治更重要的。刘基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13]意即:以运用武力得到的胜利,无法赢得民心的支持,只要有隙可乘则民心思变,故其胜仅一时耳。唯有以德服人才是真正的得民心,可致天下。
人才问题诚是攸关国家盛衰兴废的首要大事,因此历来用人者对于人才使用无不小心慎重、严谨以对。从而仁政德治能否施行,其重要关键也在于明君能否举贤才而用之。刘基曾云:“以德养民,则四方之贤望风而慕。”[14]即指统治者如能待民以德,则可感召聚集贤士、吸纳能人,天下国家也就可以因之而昌隆兴盛、国强民安。刘基还有承袭先贤重视佐辅人才的看法,他于《拟连珠之十五》指出:“君不自疆,士多则疆。”[15]以为人君绝无法独力成就强国大业,而须广求四方贤士来辅国治民,则国势强盛方可期。
(二)鉴选人才
1.择才之本,诚信为上。“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可谓儒家思想体系中极其重要的核心,更是儒家经国治世终极目标的前提枢纽,是以圣贤先哲无不视“诚信”为道德之本。刘基承继儒家思想,又受当时学风熏染,孕育了至诚处世的人生态度,“诚”不仅成为其人格特质,也因此促成其功业的完成。
至于拔举人才应衡量什么条件,刘基虽未于其著作里条理分明地剖析,但我们仍可由其诗文窥探一二。刘基曾说:“善疑人者,必不足于信”,[16]依刘基至诚的人格特质与个性及对于诚信的重视程度,不足于信者,必然不足予以重用。刘基认为:“蝇营狗苟于拜尘之人,友之而不为损者,鲜矣哉!”[17]那些趋炎附势、曲意奉承者,只会让人的猜忌心加剧,更蒙蔽了明辨是非的心智,与他们为伍,能不因而受到伤害的少矣。
2.不问出身,取才唯良。刘基曾说:“才全德备称大贤,报国荣亲两无愧。”[18]于《郁离子》提到用人“亦取其良而用之”。[19]上述种种见解,透露出贤、良二者均为刘基取才的依据,而由其用语意涵也可窥知,才全德备的“大贤”为刘基选择人才的理想目标,而“良”则是据以取才的基本要求。刘基有云:“人非大圣,鲜有全材,……惟能避短而庸长,乃克奏功而济事。”[20]又说:“物无全材,适用为可。材无弃用,择可惟长。”[21]通过这些文句,可知刘基心胸宽大,绝非苛责求全之人,因此有关人才的德行操守与具备的才能,并未要求必须全美,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对于所择选的人才只要能适才适用、用其所长,能够达成组织的目标,即便人格上有所瑕疵,或才能并非全备,只要有所专精即可谓为良才,正如周群所说“得其所长便为贤”[22]。明初纳才取士制度,在刘基主导之下,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并重道德品操,以德行为首要条件。
3.深究考察,明辨良莠。何谓贤良的人才?认定的标准又为何?刘基问:“仪服云乎哉?言语云乎哉?”[23]是看人的仪表服饰或言论谈吐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易受外表蒙蔽是一般人的通病,对此刘基亦多所提醒,如于《郁离子·千里马》中,工之侨得良桐斫而为琴,其音优美动听有如“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却被视为“弗古”而见弃,但在经过加工仿古后,即跃升为“希世之珍”,被高捧为世间少见的瑰宝,[24]这种被外在形貌蛊惑,而未能发现实质内涵的行为,即是不辨良莠的无知。
人天生秉赋不同,即便用尽方法也难于改变,因此辨性识人即成为适性而用的前提。对此问题,刘基亦有其精辟的看法,他在《郁离子·千里马》举了楚太子以梧桐果实喂养枭,希望枭在吃了与凤凰同样的食物后,也能有凤凰的美妙鸣声,但枭与凤“生而殊性,不可易也,食何与焉。”[25]刘基将这一浅显的道理,托寓于看似荒诞不经的行为,主要是告诉我们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欲求人才务必认清其本质,因为秉性是无从更易也难以变化的。另一方面刘基也点出,没有经过严峻的试炼,很难确切测得一个人的真才实学,因为所有的虚伪假象一经检测探试,都将土崩瓦解原形毕露,而真金却不怕烈火的锻炼。刘基直言向往三代贤君取士“必试之事而能,然后用之”的策略,[26]这项也与现代人才管理中“试用”制度相通。
(三)任用人才
1.用长避短,量才而用。刘基对于人才基本的运用观念为“万物并育,不齐其用,而各有用”[27],以及“人各有所能也,物各有所庸也。非所任而任之,事必蹶;非所施而施之,功必圮。……用得其当,谓之得人;用失其当,谓之失人。”[28]主张人之所长各异,如无法依才任事,则万事难成,并强调招才易、用才难,要适才适所用得其当,才可谓真正得人。因此如何在济济人才中择选适当的人,担任合宜的职务,达到事得其人、人适其所的人、事相宜目标,为事竟其功的前提。
此外,刘基也于《郁离子·鲁般》里,用修葺房屋应“不束椽以为楹,不斫柱以为椽”[29]比喻用人必须合宜妥当、量才而用,不应大才小用,也不能小才大用,而应让人才可以适得其所,发挥最大的效能。量才而用是刘基一项用人则律,其次择长使用也是其用人的要方,于《拟连珠》里刘基不仅一次强调“全才少有”的理念,他说:“物无全材,适用为可;材无弃用,择可惟长。”[30]
2.待人以宽,量以容之。人非圣贤难有十全十美,刘基既有“人非大圣”“待人以宽”的广阔襟怀,因而也主张,即使人格操守不尽完美,但确实具有才能者仍可予重用,不过于拔擢此类人才,用人者必须能够善用其长才,方可达事竟其功目的。刘基于《郁离子·枸橼》有一则乞猫捕鼠的故事,可以非常明确看出他劝诫人不要求全责备的观点。故事里的赵人因鼠患而求来一只猫捕鼠,这猫善于捕鼠和鸡,来到赵人家后也发挥了功能将鼠捕尽,然而鼠尽鸡也空了。不过赵人父却说“患在鼠,不在乎无鸡。”[31]使用人才也应有容忍其缺失的雅量,把目光聚焦于人才的长处及其为组织建立的功业,而非吹毛求疵去挑剔缺点,或轻率地将之拒于门外。
(四)安顿人才
1.德与量俱,安顿人才。以优越的条件吸引拢聚人才后,组织尚须建构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人才尽情施展才能的舞台。一个可以满足人才需求的组织,组织与成员间将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而不断发展,共享双赢的果实。有关环境之于人才的影响,刘基曾有“儒者之道,……贵能推其类也。故观耨田而知治国”[32]之说,通过类比思维,将经营园圃理念用来引申比喻治国之方。为人才创设善意并具成长性的好环境,是用人者应尽的义务,如能“用其长而避其短”且“惟其性之欲而弗逆者也”[33],顺乎人的心性、能力去运用人才,让人才可以安于所处环境,无后顾之忧充分施展其才智,有了此种好的用人环境,则人才必闻风而来,并心悦诚服全心奉献。
2.摒除奸佞,远离谗妒。刘基说:“谄集而贤路塞”[34],当权者身边如果充斥着媚俗谄臣,则贤才欲进无门,朝政怎不入于“上壅蔽而不昭兮,下贪婪而不贞兮”[35]的窘局。用人者切勿受谗言入陷,让小人得志而君子蒙尘,否则不计其数的贤才,即可能如刘基般屡遭谗构,苦不堪言,或像屈原“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的无奈慨叹,步上抱憾而终之途。刘基曾慨叹说:“多才能者忌之招”[36],并于《千里马》说了一则鹊鸟因才华出众而遭谗,引来被追杀迫害的故事。[37]刘基又藉楚王招才不遂问于陈轸其因的寓言[38],说明吸引人才的诱因,除了有贤明的君主,尚须排除人才前来的障碍,指出妒臣犹似咬人之狗、好斗之牛、凶悍恶妻,都是让人心生畏惧不敢亲近之辈,人才在妒臣的排挤攻讦、压抑下当然难以久留,人主应驱除奸佞、远离嫉贤妒能的小人,才可能招徕贤良君子为国效力。建构优质环境以留住人才的方法,除了要创设好环境积极安顿人才,排除人为障碍,使人才免于被谗构迫害的威胁,也是不可漠视的重要事情。
(五)培育人才
1.踵儒重教,学成致用。刘基家族多人曾任教育官职,家世背景与刘基自身曾任江浙儒学副提举的经历,均为致使刘基重视教育的关键因素。我们由刘基任儒学副提举之职时所写的作品,可以寻绎出丰富的教育、人才思想,以下择举数例探看。如:《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认为学校的功能乃“敷教化,作兴贤良”“夫教,政之本也;知本,斯知政矣”[39]。《沙班子中兴义塾诜序》说:“夫学也者,学为圣人之道也,学成而以措诸用,故师行而弟子法之。”[40]至于教育制度,刘基则主张:“国家仍先代旧制,凡天下郡县莫不有学,学皆有孔子庙,立官设教,以作成贤能。”[41]认为教育制度仍以沿袭“夏之校、殷之序、周之庠”的优良传统学校教育制度,传承孔子之教化规范为宜,而统治者设置优质的教育机构,为国家培育秀异人才是应尽的职责。刘基主张学圣人之道,其目的并不是用来卖弄文辞表象之美,也不是要让后人夸耀学识的渊博,而必须要能“见于行”,将所学真正落实运用于实务工作上,建功立业,始为“学成而以措诸用”[42]的体现,也才是刘基终身追求的圣人之道——行治国安邦理想。
2.长期灌溉,育成人才。刘基于《郁离子·天地之盗》中以树木为喻,说明人才培育应有长远计划。刘基指出,可为栋梁之材的良木,必经数十年的养植照顾,如果“不待其成而辄伐之”[43]所得只不过是一些蝇头小利,绝得不到丰厚的利润。而对人才的培育训练,如管子所说“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必须花费庞大的心力、物力与更长的时间持之以恒灌溉培养,培训人才切勿急功近利、揠苗助长,以免得不偿失。培训人才需要一套循序渐进的长期计划,至于教育训练人才的具体方法,刘基也在《郁离子·麋虎》表达其见解,他说:“教其所不知,而不以我之所知责之;引其所不能,而不以我之所能尤之;诲之循循,出之申申,不震不暴,匪怒伊教。夫如是,然后惩之而不敢怼,刑之而不敢怨。”[44]
三、刘基人才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刘基人才思想生发的时空背景,或许与现代已有极其遥远的距离,而其站在治国安邦的高度上,以国家长治久安为目标的思维观念,与现代政府或企业组织追求持续性、安定性、成长性的宗旨,仍有一定的相容性,他的智慧、经验尚有许多值得后人细细咀嚼体会的地方,可供给现代人才管理作策略参考。如:贯穿刘基整个思想最重要的诚信原则,学成而以措诸用、必有以见于行等理念,仍具现代意义与启示作用。
(一)诚信仍为现代组织择才的基本要求
“以诚为本”为贯通儒家文化的心脉,由此发展出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体系。自幼习儒、受儒家思想浸润极深的刘基,终身抱诚守真身体力行,“与人交游,开心见诚”[45],“诚”成为刘基最强烈的人格特质,他一贯认为至诚是待人处世应有的态度,更是从政者的基本品德。“诚信”是中华传统道德中的瑰宝,为做人行事的准则,当然也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首要条件。而一个品德操守严重欠缺的人,辄有破坏社会秩序的脱轨行为,并危及大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成为社会的害马。在现代竞争激烈、挑战性强的组织中,德性之本——诚信,仍属成员不能缺少的基本道德操守,诚信让人有勇气坚持原则、抗拒诱惑,并能全心投入尽职负责,因此,在组织中能力略逊但推诚待物者,其对组织的贡献与忠诚度,往往超越一些顶尖杰出的人才。
任何公、私部门延揽人才的首要目的,无非期待人才可以尽展才智、发挥所长,为组织创造最大的利益,因此罗致人才时往往以其才能为优先考量因素,从而极可能忽略了道德品性的重要,致生重才轻德的盲点。组织择选人才的首选条件,当然以才德兼优者为上,但如不可得时,才能稍次但秉性真诚、信守然诺,亦为不可多得之人才。刘基说:“性无不诚,然后能主一心。”[46]而“人能一其心,何不如之有哉?”[47]因此,勤能补拙,只要能专一心力、诚心诚意为组织全力以赴,则工作绩效必属卓著。反之,才华洋溢、能力超群的人才,往往野心强烈,如果道德上有所缺失,那么可能为了升迁、利益不择手段,尤其面对外界不当的诱惑,亦存在把持不住的隐忧,确实潜藏危害组织的因素。
“诚信”是中国社会极重要的传统美德,刘基因诚信而获得朱元璋的信任重用,建立名垂青史的功业,我们由刘基身上,可以看到终身奉行“诚信”原则的伟大典范。
(二)学成措诸用是教育不变的目标
在传统封建专制时代,读书人属于社会精英阶层,然士人出路有限,多以进入仕宦之途为主。刘基怀有强烈经邦济世理想,更认为经世致用是士大夫应有的职责与抱负,是以发展出“学成而措诸用”的教育思想。现代多元社会,读书人学习的范围较古时当然广泛得多,教育的目的也不仅仅是狭隘的培养经邦治国人才而已。学生于学校里可以学习到不同领域的学识与专业技能,离开学校进入职场,社会上同样有展开双臂迎接新人的各行各业,这种情形与刘基的时代显然有诸多不同的地方,而此二者迥异的社会背景里,教导、训练学生可以“学成而措诸用”,也就是现代社会所谓的“学以致用”的精神不变,依然是教育不变的目标。
“学以致用”简单的说即将学校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实务工作上。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学生个人通过教育机制,可以学习新的知识与专业技能,而由此获得安身立命的能力,得以成就自我、回馈社会,即为学以致用由“学”的方面展现的意义。其次,就“教”的部分而言,刘基曾说:“师行而弟子法之。是故搜罗天人,究极古今”[48],指出为人师表的行为是学生效法的对象,因而老师穷其所知、尽其所能来教育学生。至于现代教育则非老师一人可毕竟其功,而是需要整个教育体系,包含教育行政单位、学校、教育人员,都应责无旁贷为培育优秀人才设计规划科学的教育策略、完好完善的教学方案,传授学生足以独当一面的知识与技能,要授学生以渔,能将所学、所长真正运用于实务工作上,以符学用合一理想,方为刘基“必有以见于行”[49]的体现。
刘基生活的时代虽然无法与现代社会相提并论,六百多年前的理论观点,当然也不可能完全应用于现代社会,但如能用心体会撷取其中内蕴精髓,可发现仍有许多要义足以引为借鉴,甚至也可作为人生实践的目标,如上述所举的诚信之德,就是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品行,而学成致用不仅是学生期待付诸实现的理想,更是教育部门努力的目标。刘基令人感佩的不仅仅是词章文藻的华美,更是其力行实践的真诚,这也是我们要向他学习的精神所在。
[1](明)徐一夔.郁离子·序[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841.
[2]陈致平.中华通史[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497.
[3]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58.
[4][7][45](明)黄伯生.行状[A].(明)刘基.刘伯温集·附录一[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775.
[5][6](明)张时彻.神道碑铭[A].(明)刘基.刘伯温集·附录二[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786.
[8](明)黄宗羲.孝元学案[M].台北:华世出版社,1987:523.
[9]俞美玉.刘基文化现代价值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7.
[10][46](明)刘基.拟连珠之六十六[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65.
[11](春秋)老子.道德经[M].自贡:大安出版社,2010:58.
[12](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上海:中华书局,2006:638.
[13](战国)孟子.孟子[M].济南:齐鲁书社,2015:153.
[14][15](明)刘基.拟连珠之十八[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59.
[16](明)刘基.郁离子·螇螰之十[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9.
[17](明)刘基.友梅轩记[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34.
[18](明)刘基.送黄岩林生伯云还乡觐省[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84.
[19][23][26](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之三[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
[20](明)刘基.拟连珠之三三[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61.
[21][30](明)刘基.拟连珠之八[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58.
[22]周群.刘基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257.
[24](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之四[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
[25](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之六[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
[27](明)刘基.拟连珠之十七[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59.
[28](明)刘基.杂解之四[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04.
[29](明)刘基.郁离子·鲁般之一[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
[31](明)刘基.郁离子·枸橼之十八[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4.
[32](明)刘基.赠奕棋相子先序[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89.
[33](明)刘基.郁离子·公孙无人之十一[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64.
[34](明)刘基.拟连珠之四十五[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62.
[35](明)刘基.弔泰不华元帅赋[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70.
[36](明)刘基.郁离子·玄豹之八[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5.
[37](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之一[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
[38](明)刘基.郁离子·枸橼之十三[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2.
[39](明)刘基.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73.
[40][42][48](明)刘基.沙班子中兴义塾诜序[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1.
[41](明)刘基.诸暨州重脩州学记[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61.
[43](明)刘基.郁离子·天地之盗之六[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3.
[44](明)刘基.郁离子·麋虎[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72.
[47](明)刘基.郁离子·省敌之八[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6.
[49](明)刘基.送高生序[A].(明)刘基.刘伯温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