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创作由宏观视角向平民视角的转变
2018-03-27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作为一档夜间电视纪录片却引发了现象级收视率,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成为叱咤一时的高分纪录片作品。《舌尖上的中国》定位中华美食的大主题,却从平凡人物的小切口入手,美食美味中蕴藏着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2016年,纪念故宫博园建院90周年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只有三集,电视播出效果反响不大,但在网络播放一片大好。《我在故宫修文物》不同于传统宏大叙事主题的正面出击,将镜头定格于“深宫后院”里的文物修复专家,讲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同样是故宫题材宣传的纪录片《故宫》,站在国家、民族的层面,采用航拍、轨道、三维特效、古装搬演等形式大费周章地塑造恢弘豪迈、大气磅礴的历史图景,投入成本巨大,但在传播效果上却不及小成本制作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不免让纪录片创作者深思。本文结合多部电视纪录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纪录片创作如何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体叙事。
一、摒弃宏大叙事,观照个体故事
纪录片在国内一直处于专题片的发展状态,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电视纪录片就扮演着意识形态浓重、政治宣传生硬的角色,创作选题往往是反映民族精神、国家历史的宏大主题,比如战争历史题材的纪录片《辛亥革命》《长征》,民族精神题材的《望长城》《故宫》等。这些宏大主题的写照是历史的重演,缺乏事件背后个体命运的关注,难以在国际市场上角逐。事实上,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境下,作为阶级斗争的“形象化争论”已经不适应时代需要,反观之,将个体人物置于大时代背景下,以人证史,可以用个体生存状态填补文献资料堆砌的空洞。
二、平民化的视角彰显小人物的力量
人物专题片报道在上世纪70年代基本成型,主要服务于政治和社会化生产,宣扬政府的强势话语,比如在不同的时代选择相应的伟人,以单个人的人生发展轨迹来反映伟人所处时代的历史发展史。以某个行业的佼佼者作为选题,为工人群体、农民群体等寻找精神面貌的代言人。这些典型人物代表了群体的先进性、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而随着舆论环境的宽松,媒介环境的多元化,受众开始拒绝全盘接受自上而下的专题片宣讲,渴望寻找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共鸣的民间人物,草根人物。于是,《沙与海》把人物定位于两个不同地域环境下的家庭。《我在故宫修文物》把人物定位于在故宫的高墙深苑长年累月修复文物的工作者。对观众来说,修复文物的工作者的工作场景和情感生活,要比文物所蕴藏的历史更为吸引人。民间的普通小人物要比典型人物更具有亲和力,更容易激发情感的共鸣。
三、厚今薄古,关注现实
电视纪录片摆脱宏大主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厚今薄古”,立足于当下,记录现实生活中平凡人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不是一味的重构和搬演历史。主流纪录片大多“厚古薄今”,习惯用上帝视角来重现历史画面,人文历史题材的纪录片成为大投入、大制作的“鸿篇巨制”。这类纪录片的拍摄对象与观众有着时空的隔阂,对历史的建构和描述难以引起观众对自身生存处境的观照。这也是国产纪录片在国际竞赛中屡屡败走的原因。纪录片解说词创作者陈汉元问过不少国外同行,中国纪录片要怎么拍才能受欢迎,回答几乎是一样的:“最好是拍出你们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他们在做些什么、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乐趣、他们的苦恼、他们的向往,还有什么问题等着他们;他们的信心、态度等到底怎么样”。
四、故事语境中微观命运的写照
纪录片创作可以笼统的分为事件类纪录片和主题类纪录片。事件类纪录片是依靠所有的历史资料,尽可能还原历史事件的客观全貌。事件类纪录片是客观展现,相对容易表现。而主题类纪录片创作空间广泛,需要缜密的策划和叙事。比如中华美食和地域文化主题的《舌尖上的中国》,故宫文物工作者主题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舌尖》的主题相对宏大,但美食的背后是一个个饱满鲜活的人物形象,食物与人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比如诺邓井盐背后的黄氏父子的故事,在松茸背后是卓玛一家的勤勉真诚,在腌鱼背后是苗家母亲对子女的另类的爱等。可见,在故事化的叙事语境中,人的情感世界成就并延伸了食物的意义,并为其提供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发挥空间。当“味道”进入个体的情感领域,人的坚守、勤奋、真诚等精神内容便被悄无声息地整合进食物的意义体系中。
[1]陈一.论电视纪录片研究的新取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7).
[2]付春苗,李超.浅析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的“故事化”理念[J].新闻界,2010(02).
[3]呼东燕.新时期央视文化类纪录片主题表达独特性分析——以《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7(09).
[4]王思琪.新时期纪录片的时代主义美学精神——兼论《我们的青春》主题特征[J].南方电视学刊,2016(12).
[5]姚皓韵.论纪录片创作中的题材浮现与主题生成[J].艺术评论,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