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背后的冷思考
2018-03-27
一、暖新闻内涵
近年来,一些温暖人心的、散发正能量的暖新闻逐渐走红。在国外,这种暖新闻实践早已有之。与追求反常报道、负面报道不同,西方媒体也在反思自身,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2012年以来,一些颇具影响力的西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机构纷纷开设“好新闻”、“欢乐新闻”等专门刊载正面报道的专栏或页面,不约而同地加大对“正面报道”的投入。①2015年,赫芬顿邮报确立了报道正能量新闻的方针。无独有偶,国内凤凰网也在2015年4月推出了暖新闻栏目,此后新华网地方频道、搜狐、新浪、光明网、中青报等也相继开设了暖新闻的专题或栏目,暖新闻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发展,为当今这个“冷社会”灌入一股暖流。
虽然暖新闻已逐渐走入人们视野,对于其探讨,在国内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何为暖新闻,目前也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概念。从已有媒体的暖新闻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暖新闻多是报道社会上普通人的普通故事,通过挖掘这些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聚焦他们身上积极乐观、向上向善的品质,从而将一种积极向善的正能量传达给受众,给受众以“暖”的阅读体验。
二、暖新闻实践中的问题
(一)操作模式单一
暖新闻主要通过典型故事的讲述来展现人物的性情、品质,但是多数媒体在操作中却出现了固化的倾向。报道体裁雷同、内容同质化、形式单一,大多是文字消息,篇幅不长,且多就事论事,浮于事实表面,缺乏对素材的深度挖掘。虽然这种“简易”形式符合受众在网络媒体时代碎片化的阅读体验,短期内会收获关注与点击量,但长此以往,受众也会出现“审暖疲劳”。同时,单纯的文字加图片的形式虽然不至于落伍,但是在现今的媒体环境下,也不会有太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对追求个性化的年轻人来说,显然这种文字版的暖新闻吸引力不大。那么,如何适应网络环境,将暖新闻这盘“新闻食材”加工成多种口味的“大餐”,以此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便是那些开设暖新闻栏目的媒体接下来应该思考的重点。
(二)标题党现象突出
网络新闻海量化、碎片化,使得网络新闻传播进入“读题时代”,为吸引受众有限的注意力,各方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在标题上下了不少功夫,虽然有时标题的“画龙点睛”的确会增加点击量,扩大传播效果,但有时用力过猛也会带来“标题党”现象。如《老人过马路连续7车未礼让,他只好这样做…》《99岁退休教师捐30万积蓄 对自己却节俭到让人想哭》《雪天点外卖备注“不用送货”,骑手接单后惊呆了》等标题,或是强行设置疑问,或是使用夸大性词汇,这种“标题党”现象在网络新闻中尤为盛行,且与暖新闻所拥有的内涵格格不入,不但没有起到标题的引导作用,反而会引起受众的反感。同时,新闻中标题过长现象也十分突出,标题不够精炼,不利于新闻的搜索以及再次传播。
(三)新闻为暖而暖
每一则暖新闻都是一个故事的呈现,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亲情、爱情、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等等,每一个主题也都是正能量的一种呈现。但是,有些媒体对于暖新闻的解读有些狭隘,有的新闻错判暖意,为暖而暖,比如《3岁孩子被保姆拐走 夫妻寻子22年落魄行乞》《6旬保护员把长城比作他的命 每月拿300元工资》《他执勤时突发脑溢血,到了医院倒在护士妻子眼前……》《甘肃七旬老人卖菜为病逝儿子还债 食白饼宿街头》等文章,不是说这种亲情、敬业态度、替子还债等不令人感动,可是这些生离死别、舍身为国、老无所养的新闻,虽对正能量有所传达,但读完后更多的则是一种心酸。暖新闻不是“悲惨世界观”的再现,不是比惨大会,虽然这些行为值得肯定与颂扬,但是却有些为暖而暖,很难与受众建立起情感链接。真正的情感链接应该是,新闻报道说的就是每个人正在经历的事,并没有距离太远,从情感上来说读者是去了解和认识新闻中的当事人,而不是去可怜他们。②
(四)未能规模化、常态化
暖新闻在2015年以后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多数媒体也都赶潮流创立了暖新闻栏目或专栏。过去两年,笔者经过对主要网站暖新闻栏目、专题的观察,发现有些栏目已经停止更新,比如搜狐、腾讯等网站,以及新华网广东、浙江、安徽等频道,且这些频道虽专题页面存在,但过往文章已归档,搜索不到。有的栏目、专题虽到现在一直在更新,但是可以浏览到的过往内容也都会时间限制,比如说光明网、新浪网、中国网,这些网站上的暖新闻可以浏览到2017年12月,新华网地方频道从2018年3月更新,之前的内容便不再呈现,栏目、专题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而诸如网易等网站的暖新闻也只是在新闻标题前加上“暖新闻”的字样,没有对其进行专题或栏目的归类。因此,暖新闻虽在不断涌现,但是当最初的“热潮”消退后,多数媒体创办的暖新闻栏目、专题没有很好地朝着规模化、常态化方向发展。集聚产生影响,规模产生效应。③暖新闻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新闻现象,离不开媒体集聚化、常态化的体系建构、规模化的话题建构。由此可见,暖新闻要想继续更好的发展离不开媒体一以贯之的坚持与更加细化的后续管理。
三、改进暖新闻报道的建议
(一)融合新媒体,多种方式进行传播
在当今“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说什么、怎么说,都在考验媒体的能力。新媒体开放、平等的特点,受众个性化的需求,都在要求新闻工作者更加注意内容的质量和形式的创新。暖新闻在网络环境中“走红”,但显然单纯的文字报道已不能满足暖新闻多元传播的要求,而适应新环境,进行传播方式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就是中青报的《暖闻周刊》,其内容呈现方式不仅包括文字消息,还有特稿、评论、图片新闻、互动等板块,文字报道每周见诸报端,同时周刊主打文章在中青在线上关联视频和H5,运用多种形式在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吸引着更多年轻受众。因此,媒体在做暖新闻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扩大暖新闻的传播效果,放大这种好人效应,给社会注入正能量。
(二)联盟共建,规模化、常态化
当前暖新闻已渗透到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领域,但其规模与呈现多是零散状态,未能很好地形成规模化、常态化发展的模式。这或许与媒体资源有关,多数网络媒体没有采访权,只能靠转载他方新闻来进行操作。因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新媒体与自媒体以及新媒体之间应该进行合作、建立联盟、共享资源。各方媒体根据自身的定位与优势对暖新闻素材进行加工,生产出适合不同受众口味,不同传播模式的暖新闻类型。这样,暖新闻可以获得集群效应,在更大范围内营造报道暖新闻的氛围,扩大其覆盖面、影响力。同时,当各方展开合作以后,暖新闻素材能够充足供给,那么就可以将暖新闻常态化,将其作为各自媒体新闻体系的一部分,并一以贯之坚持做下去。
(三)秉持媒体操守,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当今网络环境中信息泛滥,一些网站为博取更多的关注度,获得经济利益,大量刊登色情、凶杀、猎奇的新闻,过度娱乐化与低俗化。如果这些负面信息不断充斥在大众周围,不仅会对受众也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而暖新闻是通过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再现,展现当今社会中普通人的生活百态,追求人性的真善美,虽简单平凡,却真实感人。因此,新闻媒体更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报道暖新闻,充分发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用。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媒体就更需要秉持其操守,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切忌标题党现象,切忌错判暖意、新闻鸡汤化、为暖而暖,同时媒体还要不断探索与创新暖新闻的传播模式,加强媒体间的合作,推动暖新闻发展的常态化、规模化。
注释:
①史安斌,廖鲽尔.西方媒体争做“好新闻”的启示——新媒体语境下“正面报道”的社会功能与商业价值[J].青年记者,2014(34):76-77.
②郭韶明.关于暖新闻的探索与思考——以中国青年报《暖闻周刊》为例[J].青年记者,2016,(22):9-10.
③蔡之国,汪菁.“暖新闻”:用人性之美温暖社会[J].现代视听,2016,(02):45-48.
[1]常江.暖新闻的传播样态和社会功能[J].青年记者,2016 (22):12-13.
[2]程少华.暖新闻报道的误区和改进建议[J].青年记者,2016(2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