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传播的实践教学
2018-03-27
(山东女子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我们处于多媒体迸发的时代,媒体融合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网络客户端的发展成熟,大数据时代显然影响了整个社会,这决定了新闻传播教学应该有崭新的模式。而我国目前的新闻传播教学存在着理论脱离实践、理论与实践顾此失彼的问题。一方面理论脱离实践,这种模式导致学生不能进行良好的实践锻炼,更不能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在未来就业中,更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重视理论忽视实践,或重视实践忽视理论,前者有着过多的课程设置,而实验课太少,不能让学生获得充足的锻炼机会,后者有着较多的实践机会,能够形成良好的动手操作水平,可以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节奏,但是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终身提高。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一方面是实践教学有着较低的可控性,这让教师们对实践教学望而却步,实践教学作为动态的、复杂的教学过程,比传统的理论传授要困难得多,这让教师们只能传其道,而不能解其疑惑;另一方面目前大部分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们本身就没有丰富的新闻传播实践经验,他们多是从理论知识掌握优秀的博士生中选拔的,这些教师大部分没新闻媒体实践经验。基于现状,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应该全面培养学生的新媒体使用技术,提高他们的实践性与操作水平,加大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水平,同时师资队伍也需要最初提升与融合,形成全新的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
一、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特点
新媒体时代要求新闻人有着掌握资讯、大数据收集分析整理、创新采写素养等综合能力,这就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应该是一专多能的综合性新闻传播人才。一方面他们应该有着深厚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多学科知识,多媒体技能。这种综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
新闻传播专业有着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尤其在学习与就业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们需要讲习得的新闻理论知识转化为新闻采写实际能力,并且将这种能力不断积累、沉淀为专业的新闻素养;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地对自我学习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以此弥补课堂上的不足,同时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型模式教学实现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并举的新型教学模式,它能够培养新型的复合型人才。要实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在不同层次、不同阶段,要有着不同的方法来落实实践教学理念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应该将业务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改变原有的教师传授学生听讲的单一模式,教师要深入教学课堂,及时发现问题,在与学生的交流碰撞中,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探究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新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同时布置作业,一起检查,做到理论与实践并举,共同开发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创新思考能力。
(二)开创实验课程,建设学生媒体团队,形成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教学模式
通过实验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实战性的新闻传播学习平台。在实验课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的媒体团队,这不同于传统的、固定的、枯燥的新闻传播模式。通过课堂向媒体空间的转变,让每个同学都承担着新闻作品产生过程中的不同角色,体验到每个环节的内容,切实感受到实践活动的真实性。可见,新闻传播实验课程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媒体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实现教学目的。以纸媒为例,学生可分别承担记者、编辑等角色,记者负责报道新闻;编辑则负责分析与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和制作标题,配置版面的内容。同时,学生组成的媒体人团队内部也按个人能力、经验、专业的不同划分不同级别的职务,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除了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团队以外,也可以成立学生实践活动组织,搭建一个实践平台。如建立以新闻专业为依托的传媒网站,增强新闻学子之间的交流,网站由学生自主管理,内容、管理、运营、推广均由学生自主完成。成立学校的微信宣传平台和微博协会,在学生和社会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边干边学,增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研究水平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由被动接收向自主探究转变。这种新型模式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充分挖掘他们的各种潜能。在具体的自主管理中,学生们形成了实验实践意识,融合媒体理念,实验管理思想,正是这些先进的创新观念才能更加合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实现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成立专门性的学生实践组织,搭建实践媒体平台
如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实现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水平,在专门的实验教学平台中,还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此,便可实现校内校外双向沟通,增加学生的实践锻炼次数,扩充了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立了这种交互式的新媒体教学实验平台,便可打破原有固定教学实验平台限制,形成跨媒体、多功能的实践媒体平台,并在教学实践设备的不断更新中,实现学科的与时俱进。
(四)增加教学思想创新,提高专业教师的媒体实践教学技能
成立专门性的实践教学教研组。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团队们需要由实践能力向全媒体发展、知识系统重新组织的过渡。高校教育部门应该注重专业之间的合作,将与新闻专业、媒体专业等相关联的实验室建设相结合,新闻专业师资教师队伍中也加入有着多媒体技术能力的教师,这些富有媒体实践经验的教师,有着很强的敏锐度与前瞻性,能够帮助学生加大对新闻的理解,如此取长补短,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整个教师队伍的提高与进步。高校还可鼓励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们成立专门的教研组,大家团结起来,共同研究,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双重开展,让理论教学更好地渗透到实践教学中。
(五)创新教学形式,增加媒体类实践课程
我国媒体技术发展迅速,高校对应的专业课程也应该及时更新,结合未来媒体技术发展方向,增加媒体实践课程比重。这种实践课程不仅仅是传统的纸媒体,还可以拓展视野,放眼各种媒体形式,与他们积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大更好的实践平台。如现在流行的媒体公众号平台,此平台的影响力要远胜于传统纸媒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闻传播的发展,满足新媒体环境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实现了技能培养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良好的理论教育让学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底蕴,未来发展潜力大,后劲足;高超的技能培养让学生有着较强的媒体操作水平,实践能力强,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媒体工作,而且随着社会进步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这种业务创新能力远远超过传统观念的技能界定。可见,在理论教育与技能教育之间寻求平衡点很关键。结合学校的地域特色、办学层次与专业设置,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媒体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新的培养目标需要有着多学科、多理论支持,这更接近于综合性与复杂性,培养学生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素质,也是符合了新闻人的市场缺口,因此,通过不断更新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新闻素养人才俨然成为了教学的发展方向。
三、结语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有着理论性学科所没有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它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符合新媒体发展需求,在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知行合一、强化能力”教学理念中,能够培养高校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这种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有着优越的前瞻性,改变了以往新闻人才培养落后于新闻实践的被动局面,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探索出了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新型途径能够为新闻媒体储备大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