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故事化写作探析

2018-03-27

传媒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悬念新闻报道娱乐

(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江苏 宿迁 223800)

新闻是故事,任何一条好新闻,它必定是一个好听动人的故事,自从人类有语言表达能力的那天开始,人们每天都在讲述故事。讲故事是一门学问,新闻的故事更是如此。

在常规理念中,新闻如果写成倒金字塔式,就能引人入胜。但是,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新闻需求,也正在颠覆传统的新闻叙述模式。而把新闻事实,当成是一件充满悬念、跌宕起伏、惊险刺激的故事来讲述,这种方式正在悄然风靡。这种“新闻故事化”潮流,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体验,当然,随之而来的,相对传统的新闻价值观,也正在接受考验。

所谓的新闻故事化,指的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当然,对于编辑记者来说,我们新闻写作中,所关注的“新闻故事化”,其实指的是一种新闻叙述方式,用讲故事的方式把这篇新闻报道完成。

一、新闻故事化是“新闻娱乐化”的更高级

说到新闻的故事化,就自然能想到新闻的娱乐化。新闻娱乐化,是对刻板的说教式新闻的一种矫正,但凡事有利有弊,新闻娱乐化又给新闻报道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庸俗化的趋向,而新闻故事化,就是对新闻娱乐化的矫枉过正所进行的又一次升级。当今社会,信息多元化,人们的观念也是多变的,接收的信息更是五花八门,受众不仅仅需要一些政策信息,更需要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另外,人们还希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从新闻中获取轻松的娱乐享受。

中国目前很多的新闻仍然采用说教模式,仅仅是“我说你听”,这与受众的需求不符,这种新闻更难以走进受众的心里。而新型市场化媒体,开始追逐“以受众为核心”,受众想看的,就是我要播放的,受众想知道的,就是我要挖掘的。所以,媒体开始调整报道取向,在内容的采取与编排上,减少“硬”新闻,增加“软”新闻。并且,在新闻中,更加强调新闻的故事性、情节性,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来引人入胜。另外,在一些民生新闻中,更加关注人情冷暖,充满“烟火味”的新闻,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

二、新闻故事化能更好地传达信息

现在人生活节奏很快,每天接收的资讯种类繁多,听过看过,然后就抛诸脑后了,而真正能被受众记住的,大多是一些或感人或惊险,或搞笑的情节。所以新闻的故事化、情节化尤为重要。

(一)故事化新闻更易被受众接受

在接收各种新闻资讯中,受众不能身临其境,缺少参与感。一个充满故事情节的新闻,在新闻写作中,采用文学的表现手法,能使得整篇新闻报道变得立体而丰满,有骨有神,有血有肉,这会极大地引起读者的兴趣。另外,一个充满悬念的新闻故事,更能吊足受众的胃口,让受众在故事中一步步接收更多的咨询。而新闻的故事化,也能让一个很平凡很普通的新闻题材,立马变得出彩,甚至深刻、有意义。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文字,更是“以受众为核心”的体现。

(二)新闻故事化更考验采编能力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不仅在选题上要出众,而且,更考验采编人员、甚至后期加工人员的能力。而新闻的故事化倾向,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在选题的选择上,与新闻的娱乐化不同的是,记者会更关注贴近性、趣味性的新闻要素,注重于“讲身边事,说百姓话”,挖掘身边人的日常生活故事,和体现发展变迁的社会故事,也更加注重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人”的故事。所以,基于这个标准,一些枯燥乏味的工作会议消息等等,会被拦截在新闻门槛之外。而在后期的编排中,编辑会根据整档栏目的定位,选取能更多地勾起受众兴趣的新闻,加以编排。这不仅提升了新闻的质量,而且丰富了新闻的内涵。

三、如何讲好故事

在一个好的故事中,悬念和冲突是必备的因素。同样,在一篇故事化的新闻中,要有描述、有冲突、有情节、有悬念。一篇好的故事化新闻,不仅仅是一篇新闻,更是一个好的故事。一般新闻,关注的是事态发展的结果,而故事化新闻,关注的更多的是过程。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加上记者别具匠心的讲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新闻题材,就能变成一个精彩的故事。

故事要好看需要有冲突、悬念和高潮,而要使社会新闻的故事更具有戏剧化,就要靠细节来一一串起。“细节”,单从字面上看,就知道它太小了,不经过仔细、认真地观察,一般是不容易发现,要把新闻做得丰满、好看,就是要把容易被别人忽略的细节捕捉到,而这些细节,往往在新闻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做出与众不同的新闻。

四、新闻故事化也存在隐患

究竟是新闻故事又或是故事新闻,这种纯概念上的争论并不重要,也毫无意义,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做去把握,制止新闻故事化中出现丝毫的虚构,防止使新闻流于浅薄的危险,更要避免可能因过于追求情节而损害新闻的真实性。

(一)新闻故事化容易导致低俗

一些媒体片面地追求新闻的故事化,一味地去抓受众的眼球,从而,一些新闻陷入浅薄和低俗之中。例如:网上曾铺天盖地出现“猥琐男偷窥女厕所”这样的标题,而内容更是不堪入目,甚至在画面中,能清晰地看到一些不该出现的画面。还有,在一些暴力犯罪的新闻中,记者往往关注新闻的故事性,“情杀”“三角恋”等等的故事充斥整篇报道。观众看得惊心动魄的同时,容易忽略事件背后蕴藏的社会危机。

(二)新闻故事化会影响重大社会事件的报道

新闻故事化,确实能引人入胜,增加与受众的互动。但并不是每一条新闻都能包装成一个曲折动人、充满悬念的故事。而受故事化新闻的影响,记者前期的新闻选题上,往往会偏向于那些故事性强、情节曲折丰富的新闻,会屏蔽掉一些故事性并不强,但影响重大的社会新闻事件。

另外,新闻故事追求曲折情节的特点,还容易引发“人为安排故事”、记者介入故事的不良后果。此类新闻播出之后,容易引发当事人的反感,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

(三)故事化写作易损害新闻真实性

新闻本身,就是故事。很多初入媒体行业的年轻人,在“新闻故事化”的影响下,容易去“找”故事,甚至编故事,这与新闻故事化的原则相悖,也更难为受众提供别样的乐趣。

典型案例就是前《纽约时报》记者杰森的作假行为。杰森在为《纽约时报》采写新闻报道期间,多次谎报事件的发生地,事件的人物、事件的过程,而他的目的,就是使用技巧“凭空捏造感动人心的时刻”,从而吸引受众。

在新闻故事化的写作中,真实仍是第一位,任何故事都是真实的,只是,记者运用讲故事的手法来表现而已。

《淮南子》中有一句话“大乐必易”,伟大的作品,一定是普通人能听得懂的,新闻也应这样。在不违背新闻真实的基础上,调动一切手段,将社会新闻中的故事讲得生动、精彩,制作得更适合观众的收视需求,更符合新闻的规律。让观众都看懂、想看、爱看,并与之产生互动,充分调动观众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将传媒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猜你喜欢

悬念新闻报道娱乐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
娱乐眼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