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闻编辑采写实务中的若干关键点

2018-03-27

传媒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策划稿件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江苏 南京 210000)

一、引言

长期从事新闻报道,让很多人失去了灵感,个人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可在当今多媒体并存的时代,我们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专业,使文章写得、报刊办得更具可读性,是媒体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新闻采写工作是新闻工作的基础,采访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新闻报道的质量高低,记者、编辑在进行新闻采写的过程中在基于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创新,是开发新闻价值、提高采编创新的关键所在。

二、编辑采写工作的特征

在新闻报道未定稿之前,新闻工作者要经过大量的实地访问,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脚到,既有目的地进行实地查勘,资料来源要核对,又有问题焦点的聚焦,凡此之后,写出正式的新闻、述评、人物通讯或报告文学反映现实,而后见诸媒体。至媒体播报后,才算完成了采写的全过程。

报刊编辑工作流程:确定方针方案——策划组织报道——选择修改稿件——设计编排版面——校对签发印刷——发行反馈调控。在这个过程中,记者、编辑人员将新闻事实转化为文字、图片和图表,编辑对文字进行选择和修改,组版人员组合上版,美编对图片进行选取和剪裁及版面修饰调整。

编辑活动的基本内容是对稿件的策划组织、选择优化和编排组合,为复制传播提供定型的精神产品。这是我们编辑活动的主要内容、特征和基本功能。新闻编辑和新闻记者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影响。

三、编辑采写中的若干关键点

在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基础上,应该:

(一)定题、立意规范

定题策划是编辑活动的起点,报纸要有报道设计方案和采访组稿计划,然后根据计划、方案来组织写稿或布置记者采访写作。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实际需要,对应环境和对应事件,精心制作标题。根据内容大意制作标题,一方面要准确、能突出核心内容,另一方面要避免机械重复事实,体现生动、活泼的一面,让人不至于见题生厌。同一主题、内容或形式的稿件要进行合理配置。体现不同的要点大意,具备新鲜的大、小标题信息。根据新闻事实和掌握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新闻体裁,禁止造假和歪曲,不得以偏概全,随意夸大。立意不能太啰唆、赘余。此外,笔者强调要根据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写新闻,无论是出于时间要求、任务紧急等原因,都不能将原有、旧存的书面材料删改后加工、完善,再作为新闻发布,应坚持新闻真实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二)文辞、章法正确

新闻文章与其他类型的文体,都必须注重正确文辞、章法的运用和体现。笔者建议:内容上要力争突出重要新闻事件的事实,不断加大客观信息量,拒绝华而不实或拖泥带水。叙述语言应准确、简洁、通俗、生动、流畅,而不是过于艰涩和抽象。如不是重大国家事件,民事报道上尽量避免使用“最大”“最好”“最坏”等引导词,即使有确凿证据时也要谨慎使用。同时,提倡认真调研核对事实,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表达以及错误的模糊的表述。提倡写短文、多配图,尤其是对于消息、评论、通讯等专稿,如有必要和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多配图。提倡写法创新,不囿于固定模式,认真改稿,避免原则性错误,避免辞章、语句、词语、文字和标点符号使用中的错误和不规范,力求过程和成品严谨、科学、规范。

(三)观点、论点清晰

新闻也是应用文体的一种,在表达上一定要力求观点明确、论点清晰,文章脉络有层次、有结构,笔者建议:消息来源要说清楚,避免匿名消息来源,转载报道必须注明准确的消息来源。新闻稿的选用上,要坚持以是否具备新闻宣传价值为甄选标准,坚持稿件在指导性、影响性等方面经得住考验,对于那些偏离主流文化思想、有政治错误、内容不健康的稿件要坚决给予排除。因而首先要审读观点,看是否正确,没有违背主流意识,兼顾考察论点是否清晰、是否立场明确。对于因时间原因影响新闻性的可用稿件,要给予适当的技术处理,以突出价值性或影响性,写出除时间之外更具有价值的信息、内容。严禁改动新闻图片迷惑读者。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当发生失误或错误时,应该积极面对、坦然承认并及时澄清、尽快纠正,不得搪塞、遮遮掩掩或进行辩解,而引起更多的误解。有必要的情况下,向读者及相关人士真诚致歉。

四、新闻编辑采写实务中的体会

首先,新闻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从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来看,新闻采编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饱满的政治热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新闻业务,并为社会公众很好的服务。此外,还要有广泛的阅历、相应的理论修养以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尤其是形成自己的专业素养,这主要是学好新闻基础、具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和一专多能,力做业务上的多面手,面对任何采访对象和采访任务,都可以轻松处理,顺利完成。很多媒体集团都希望新闻采编人员的知识结构既要博,又要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新闻采编人员还需要有较强的信息工具应用能力,熟练使用网络采编系统,处理图文,汇集资料,传输信息。

其次,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注重事实是第一性、新闻是第二性的特性。通常,要完成一篇新闻报道,必须经过采访阶段和写作阶段,采访是写作的基础,解决新闻从群众和实际中来的问题,写作是采访最后的成果展示,解决的是新闻到群众与实际中去的问题。在这两个阶段的实施过程中,采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探因的过程,通过既有现象和问题,对对象进行解释、揭示、探索,从概数、确数上得到报道结果,本身就是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和活动。写作是一种总结、归纳、演绎或推理的过程,写作内容丰富、观点清晰、描述符合逻辑、能够吸引人,都是采访全面、有条理的原因导致的。在新闻采写活动中,离开了采访谈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了其意义。

最后,在具备信息意识、受众意识、监督意识等采访意识的基础上,要正确认识新闻策划,把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区别开,两者之间的根本性质不同,策划新闻或制造新闻是要不得的。现在一些平面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常常出现“新闻事实可以被策划”“有偿策划新闻”“目的新闻策划”等不符合行规的现象,甚至记者可“造”新闻的观念极其容易导致假新闻满天飞,传媒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权威可信度。我们强调,采写人员、编审人员要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能够对社会现象、事件本质有敏锐的发掘触角和保持高度敏感,用发挥新闻思维来发掘新闻价值,进而形成专业、快捷的新闻报道,这一点是需要慢慢锻炼和积累的。

五、结束语

总之,任何一次新闻采访任务中,在定题策划、采访路线规划之后,新闻采访者就要深入现场、深入采访、深入思考。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采访上级机关和基层的关系、舆论监督和新闻导向的关系,特别处理好批评报道与采访对象关系,注意规避采访风险。另一方面,要养成深入调查研究的采访作风,采访既要认真扎实,又要敏捷有效,树立时间观念、强化竞争意识,对待不同新闻类别,采访过程中应该采取不同策略,力求具体对象具体方法,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总之,要有吃大苦、耐大劳、问破嘴、跑断腿的采访精神,抓鲜活的新闻事实。要有写好稿、出精品的意识,精心“裁减”素材,用典型事实以一当十,真正让新闻新起来、活起来、深起来。用事实“说话”,真正打动读者。

新闻编辑同时要统筹兼顾报道的各个环节,在组稿时要特别注意稿件中的思想应鲜明、突出、具有正确价值观,形式上要符合时代特性、紧跟时代脉搏,并勇于创新;报道方式上要根据报道对象采用重点报道、连续跟进、综合报道、典型报道等方式进行,力争做到翔实、全面、客观、具有极大新闻价值。必须特别注意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以主流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等为基调,尊重事实,传播正向能量。

猜你喜欢

策划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稿件書寫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