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角下文化产业的战略选择

2018-03-27

传媒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机遇文化产业资源

(四川理工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随着我国今年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所占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同时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文化市场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做优做强做大一批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末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二十世纪以来新媒体得到普遍发展,至今已经较为成熟。在此新媒体时代和国家宏观背景下,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媒体视角下文化产业的优势与劣势

(一)优势

首先,我国是一个历史文明古国,文化上下传承五千余年。并且民族众多,发展至今已有五十六个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可挖掘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文化种类亦呈多样化。具有世界性代表的文化就有诸子百家文化、琴棋书画文化、传统文学文化、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传统建筑文化、中医文化、宗教文化、传统武术文化、民间手工艺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的可开发性和产业化的基础非常浑厚。

其次,我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全球排名第二。但其中文化及相关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4.14%;同年数据显示美国GDP中文化产业总值以达30%以上的占比,日本为20%,欧洲的平均水平大于10%。由此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我国文化产业还有很宽阔的发展空间,可上升空间充足。并且国家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十三五”中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二)劣势

首先,我国文化资源虽然底蕴深,但是文化产业却良莠不齐,缺少国际型大公司。2017年世界五百强的中国企业有华为、联想、京东、万科、大连万达、恒大集团、美的集团、腾讯控股,而其中没有一家企业是完全或大部分业务从事文化产业的。

其次,我国文化产业尚处于培育期,老旧的行业制度不适合新的产业发展。同时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人才。专门型技能人才后继无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掌门人都年龄偏高,同时缺少文化产业类专门管理人才。

二、新媒体视角下文化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文化产业的传播和发展得到快速有效地提升。首先,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2018)》的文化产业分类,新媒体自身亦是文化产业的一类。新媒体的发展和改变亦丰富和补充了文化产业的内涵。同时,新媒体相对于一般传统媒体,其增加了声音、视屏等元素。而这些因素的增加更适合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条件。文化产业其产品特性更多的是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或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很好地带动了文化产业下属文化服务业的发展,尤其为广播、电视、数字出版、影视节目制作、动漫与游戏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游戏服务等具体行业的发展和革新带来了新的机遇。

其次,新媒体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革新的机遇。尤其是解决了文化产业的技术问题,例如水幕投影、空气投影技术可以形成天然的幕布为人们提供艺术表演、电影播放,让只存在于诗词中的美景,成功地搬迁到现实的环境中,让天上宫阙降于人间,不再担心高处不胜寒。新媒体的这些电脑智能、信息传播等技术为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适应消费者需求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中国传统文化产品更新换代的实践中,传统文化产品生产企业应基于自身的优势,结合消费者的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更新换代路径。

(二)挑战

新媒体一定程度上沟通了全国以及国际上同行业交流的桥梁,解决了地域阻隔等问题。但同时也增加了行业间的竞争。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文化产业其产品缺少自己的特色、同质化现象比较高。新媒体沟通了这类企业与外在世界的交流,同时也增加这类企业的生存挑战,其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产品对于客户的吸引远远低于那些拥有自身特色和内涵的产品。

其次国内发展不足的文化产业也将面临欧美国家发展成熟的文化产业竞争压力。尤其是影视制作等,好莱坞几乎成了电影制作业的圣地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些问题。对于文化产业行业内,发展不成熟或规模较小的文化产业和未有效转换的文化资源也将面临被国际大型文化企业模仿甚至盗用的压力和挑战。其中以2008年梦工厂动画公司制作的以中国元素为背景、中国功夫为主题的《功夫熊猫》,以及1998年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制作出品的改编自我国民间故事的《花木兰》等为代表。

三、新媒体视角下文化产业的战略选择

通过新媒体视角对当下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本文依据此得到以下几个战略方向。文化产业的战略制定主要遵循“利用机遇、发展优势”“利用机遇、克服劣势”、“依据优势、迎接挑战”“克服劣势、规避挑战”四原则。

(一)完善管理制度、法律法规

主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进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我国文化资源深厚,同时又是消费大国。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便利往往让国外企业很好地了解我国的无形文化资源,同时面对如此大的消费市场,企业的趋利性往往会引导他们利用我国文化资源赚取同类文化需求的消费市场。在此,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而对内,应当增加人才培养,对于传统手工艺类的人才应当提供师徒制的人才条件;对于院校建议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培养渠道和专业,现今已有部分高校在研究生教育和博士教育中开设了文化创意管理等专业。但是专业院校依然太少,每年产出的文化产业相关管理人才远远不及市场的需求。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对外保护我国文化资源,对内培养人才,增加文化产业人才内需的同时及时供给相关专业人才。

(二)制定方针、落实政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重视和人民对于文化产业认识的加深,国家出台了众多的相关文件和方针,对于此我国更应当尽快让政策落地。文化资源到文化企业的转变,各地方政府可提供文化企业注册的专门窗口等简单而有力的帮助。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提供相关平台,尤其因为文化企业的文化价值是较难评估的,也就导致了文化企业的投融资难等问题,各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平台和引导行业协会的成立,从而完善行业制度。同时国家相关政策、目标的制定应当根据文化产业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并经常进行反馈和改正,发挥好政策引导作用。

(三)挖掘文化资源、增加文化产业竞争力

文化产业同行业产业集群和其他产业形成行业协同发展。当然、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是内部的稳定,是结构的优化。而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在于完善文化产业的产业布局,增强战略意义。应当积极发掘文化资源中的优质资源进行产业化,同时文化产业间应当提高协同,争取较多形成文化产业集群,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提高竞争力。并依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目标来提升文化产业的实力,增加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共生,主要完善好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衔接点,完善好文化资源和文化企业的衔接点,完善好文化企业和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的衔接点。

四、结论

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平衡。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但总的来说带来的机遇是更多的。在此时,文化产业应当利用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不断增加竞争力,利用文化产业内部优势去克服挑战。在挖掘优秀的文化资源的同时将已有文化产业推动形成文化产业集群。在立足根本、改善落后政策法规时,增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内生关系。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相对滞后和混乱的,利用好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是对自身发展的一次较大帮助。

猜你喜欢

机遇文化产业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资源回收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