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电影及其剧本创作关键问题研究

2018-03-27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电影剧本剧本创作设置

网络的普遍应用下“微电影”应运而生,并成为网络时代中媒体争夺的焦点。微电影取材大众生活,包罗万象,带领人们从新的角度、新的视觉去审视平凡生活,更能引起观众的认可和共鸣,每个人都能记录自己的生活、拍摄成视频。

一、微电影内涵及其产生

“微电影”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视频网站的发展产生的,其表达形式类似电影,有着跟电影类似的呈现与效果,如果说诗和散文是人们对生活的感悟与记录,那么微电影,则是通过影像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态度。过去,人们会用写的形式,著书写文章,将点滴生活汇成纸墨,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关于“记录生活”,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方法,微电影就是其中一个。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手机技术的推陈出新,如今,人们或许凭借一部手机,就能实现自己的“电影梦”。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及,浅谈微电影剧本创作的几个要点。

二、微电影剧本创作中的关键点

(一)“把握细节,小题大作”

微电影的主题挑选是剧本创作的重中之重,可以说,也是一部剧成功的制胜关键。比如,2018年春运期间刷爆社交平台的现象级短片《三分钟》,导演陈可辛将春运作为主题,敏锐地以“团圆”作为主线和线索,将一位列车员母亲与孩子之间“站点三分钟相见”的感人片段搬上屏幕,形成了极具戏剧张力和情感爆发力的视觉冲击,给人以联想和想象,从而引发情感共振,实现共鸣。微电影,重在一个“微”字,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炼主题,凝练素材,通过情节的设置和情感的铺陈,以及对生活片段的精度截取,来取得与观众之间情感的最大公约数,这是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因此,这需要我们在剧本创作时,既具备浓缩素材,化繁为简的能力,又要充分地将人物的喜怒哀乐,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极致的表达,因此,故事情节必须高度契合主题,围绕主题,“大”做文章。虽然微电影的题材大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普通事,但如果做到“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也能实现“小题大作”。也要求剧本创作者必须在众多意像及场景设置中优中选优,抓住最有辨识度,最有时代印记的细节。最后,还需要通过对生活素材的改编,加入跌宕起伏的情节、戏剧化的台词来冲击大众的视野,达到从日常到“超常”的创新,人们熟知的事情从新的角度去解说,引起大众的关注。

(二)“精挑细选”

微电影中最关键的是人物和场景,通过人物形象的烘托和场景的设置来传达电影的主题,这两个因素既不能过多也不能太散。在人物形象的设置上,通过人物的肢体语言、语言表达和静态的传达,丰富人物形象和内涵。另外,作为微电影剧本创作,语言要精确、简短,准确表达人物内心即可,过多的语言会分散大众注意力,不能准确传达电影主题。影片《三分钟》中,母亲与儿子见面一场是全剧的高潮,也是全剧矛盾集中爆发的最高点,但导演却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处理,他选择“沉默”,千言万语,全都化成孩子口中背诵的乘法口诀表,这一特殊的情节设置和讲故事的方式,颠覆了观众的传统认知,反而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形成强烈的反差。再者,演员要与剧本人物一致,选择有经验的演员,服装、化妆等配合角色的需要。人物语言方面,同期录音的方式能达到最佳效果,语气、情绪会与画面更统一。在场景的设置上,要特写凸显主题的关键场景,跟主题无关、不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场景在制作时要减少时长。

(三)“环环相扣”

“环环相扣”强调在情节设置上要浓缩素材、情节表达要自然。微电影的时间有限,需要在短时间内刻画人物性格、形象,在语言表达、肢体语言的基础上加之情景的渲染,将观众带入到情节中。故事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人物戏剧性的变化,人物在故事中的成长、变化吸引观众继续观看微电影。电影中对人物的变化有特定的称谓“人物弧光”,每一次弧光的出现都会将故事情节推向一个高潮。场景的布置上要契合人物需要,若是场景太过抢眼会影响观众对人物的关注。微电影中要求主题鲜明、情节简洁,几十分钟内过多的情节会扰乱主题的表达,让观众分散注意力。在微电影的最后,要给故事一个完整的结尾,给观众一个明确的结果,引起观众对现实的共鸣和思考。

三、结论

微电影中吸引观众的有人物、情节发展,选择拍摄微电影的演员要符合剧本人物的气质形象,不会给观众突兀的感受。在剧本创作时确立明确的主题,人物活动要紧跟主题发展,让观众通过观看微电影准确掌握人物追求的目标。微电影中场景的设置会给整部作品加分,恰到好处的场景、灯光等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故事的最后要给观众准确的交代,给故事一个完整的结局,让观众引起共鸣、引发对现实问题的思索,让观众在观影中获得审美愉悦、挖掘正能量,这也是微电影创作的初衷。

参考文献:

[1]蔡一旻,王灵东.论微电影之剧本创作[J].当代电影,2013(06).

[2]孙畅.微电影剧本创作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李琪晔.关于微电影剧本创作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29).

猜你喜欢

电影剧本剧本创作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电影剧本创作的艺术性分析
田汉南国社时期剧本创作论
2018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启事发布
“张爱玲电影”
萨特的电影剧本创作与改编述评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微电影叙事中的平衡与戏剧性
解读豫剧今后发展问题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