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出版质量保障制度刍议

2018-03-27孔庆合孔庆勇蒋劲柏

传播与版权 2018年7期
关键词:三审书稿责任编辑

孔庆合 孔庆勇 蒋劲柏

图书出版的市场化带来了整个出版事业的繁荣,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阅读机会;同时对出版时效性的要求提高了,图书的品种大量增加,时间、数量、质量的矛盾就凸显了出来,如何合理科学地执行出版管理制度就成为出版业能否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出版物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保障图书出版质量的基本制度

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图书出版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指出:图书出版单位实行选题论证制度、图书稿件三审责任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图书重版前审读制度、稿件及图书资料归档制度等管理制度,保障图书出版质量。该规定非常明确地提出了6个制度,其中图书重版前审读制度是有关图书重版的制度,稿件及图书资料归档制度是图书出版的事后制度,这里不做说明,现仅具体谈一谈前面的4个制度。

1998年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图书编辑的操作指南,也是出版管理的操作细则。《规程》指出编辑工作是由信息→选题→组稿→审稿→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发稿→校对→质量检查→图书的宣传→评介→编务工作等环节组成的。

“选题论证制度”是“选题”环节的主要制度,“三审责任制度”是“审稿”环节的,“责任编辑制度”是“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发稿”环节乃至整个质量保障流程的,“责任校对制度”是“校对”的,这四个制度基本覆盖了生产的主要过程。

正因为这两个文件发布的时间比较早了,当时的出版环境和现代的有很大不同,所以这几个制度在各出版单位中的具体操作情况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二、选题论证制度

以前出版社的选题分为年度计划和长远计划,在市场化后,以年度作为单位时间就太长了,所以现在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实际上实行的是季度选题的申报,另外还有一些更急的选题可以通过临时申报来获得审批。基本可以满足出版单位的需要,同时又可以起到选题把关的效果。

出版实行的是选题的三级论证制度,一般由编辑提出选题,编辑室论证,社内各方面代表参加的论证,最后社委会通过。

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就是编辑一般为了通过选题从而出版获得利润而放弃对选题的认真设计和分析,编辑室出于同样的考虑也会放松对选题的论证,而当大量的选题都集中到社内论证时又不可能太细,这就导致选题的质量下滑,缺少精品力作。

三、图书稿件三审责任制度

“三审制”是保障图书质量最重要的制度之一,这是所有出版人的共识,但在实际执行中大家的理解却各不相同。

通过对流行的三种出版ERP系统(平章、云因、南强)的分析,目前绝大多数出版社实行的出版流程如下所示:

来稿→初审/编辑加工→复审→终审→排版→校对→付印。

可见,多数出版社对于“三审制”的理解就是编审合一的三审。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上有一篇《扶持精品出版 推动文化创新——“十二五”时期国家出版基金助推出版业发展概述》提到:“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中华文化丛书》严格落实三审三校一读制度,外文版本在三审三校的基础上对部分书稿增加校次,最多到了6个校次,最后由译者进行审校,规范书稿,保证了项目成果质量。”

这段文字提到了“三审”“三校”,却漏了“编辑加工”,同样将编辑审读与编辑加工混在了一起。

从《规程》指出的流程,我们清楚地看出各个环节是有次序的,“审稿”其实是对作者来稿的审读,并非对编辑加工的审读,审稿结束后才进入编辑加工环节。这分了两个层次,一是来稿质量是否达到出版要求,二是编辑加工是否符合出版规范。而从上面所述知道,管理部门和出版部门是将加工环节提前或者说是融合到了审稿环节。当然这样处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是可以节省时间,二是认为电子稿件可以更方便的出版),但还是有悖于现行《规程》的,这也是图书出版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规程》里对“审稿”是这样表述的:

(1)“……审稿与加工整理相互联系又各有分工,一般应先审稿,经确认采用后再加工整理。”

这段话明确了审稿和加工是两个环节。其实老一辈的编辑都应该听过“前三审”和“后三审”的说法。“前三审”主要是审查选题质量、作者学术水平及著述能力,审查作者提供的编写意图、编写提纲和样稿。“后三审”则是具体审查书稿的内容质量和是否体现既定的编写意图,全书的体例结构、逻辑修辞、文字表达等是否符合出版要求。

(2)“……涉及内容的重要修改由作者动手,有问题尽量提请作者解决,避免编辑在加工整理时大动。……”

这一条说明审稿和加工分开既避免了编辑加工时的负担,也可以使审稿更加专业和有效。

四、责任编辑制度

责任编辑制度是这几个制度中被执行最弱的,因为被淹没在了“编校合一”更快、更节省流程的操作中了。但出现的一个弊端就是出版质量的下降。

《规程》里对“加工整理”和“发稿”是这样表述的:

(1)“加工整理是编辑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经过审稿决定采用的书稿,在内容、体例、引用材料、语言文字、逻辑推理等方面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加工整理……”指出加工整理是审稿后不可缺少的环节。

(2)“加工整理过程中发现和改正的问题要载入记录表,一是送复审、终审、作者审核认可……”这里提到一个概念,就是加工整理也是要“三审”的。

(3)“填写发稿单……分别由责任编辑和复审、终审者签字。”再一次强调了加工整理也有一个“三审”的过程。

回过头来再看“责任编辑制度”被淡化的原因:一是一般出版社就是选题编辑任责任编辑,所以认为有一个责任编辑就是执行了“责任编辑制度”。但实际的“责任编辑制度”是要对图书质量负主要责任的一个制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二是发稿的三审因为“编校合一”而和三校融合了,事实上是缺失了;在获得速度的同时丢失了质量。三是认为作者现在都是电子稿件了,省去了录入的过程,质量提高了。这完全是一种错觉,我们都知道八九十年代作者基本是手写稿,但却相对认真得多;现在的电子稿是方便了,但内容多是拼凑的,且作者的责任心下降了,文字、数据、事实差错更多了。说现在的原稿质量不到二十年前原稿质量的一半绝对不为过。没有好的食材,如何做出好的菜肴;没有高质量的原稿,如何出版一本好书。

在如今,出版回归到数量向质量转变的历史进程中,正确理解和加强“责任编辑制度”恰逢其时。

五、责任校对制度

“责任校对制度”具体体现就是常说的“三校”。校对是编辑的补充和延伸,从这个意义来说“责任校对制度”是对“责任编辑制度”的补充和延伸,现在人们只知“三校”而不知“编辑发稿”则是本末倒置了。

再往前说,其实是“三校一读”,也是因为市场化原因,省去了“一读”,成了“三校”。

很多出版单位出于成本的考虑,把校对外包了,社内没有专职校对,这其实是很有风险的。好在管理部门看到了这一危害性,已要求出版单位有专职校对和专门的校对部门。

因为原稿的变化,从手写稿到电子稿,人们认为校对变得简单了,忽略了校对工作的重要性,显然是导致图书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校对工作应该随着技术的进步作相应改进,具体的操作可以探讨和尝试,但重要性是不变的。

六、分析总结和建议

出版业这些年的发展是巨大的,在繁荣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图书质量就是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

第一,管理部门人员、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很多都是从其他行业转过来的,对编辑出版的传统不了解,对编辑出版的程序和规范不了解。

第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追求经济效益成为一些出版社的焦点,一哄而起的“事业部制”的理念淡化了编辑的精品策划意识。

第三,出版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编辑的超负荷运转,而缩减流程就成为许多出版社和编辑节省时间的一种选择。

第四,合作出版和变相买卖书号,削弱了出版社对书稿编辑过程的管理。

第五,重复出版和跟风克隆,使编辑审读过程只注重形式而不强调内容。

第六,松散的编辑管理制度,使编辑的审稿意识淡薄。

第七,对审稿资质标准的认定不够严格,不利于各个管理制度的执行。

第八,由于专业编辑和审稿人员的匮乏,审稿、编辑加工、校对往往由同样的人员承担,这也是出现审编校合一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建议如下:

一是要明确岗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是实施质量管理的基本保证。

二是要重视对来稿的“三审责任制度”,是保证书稿质量的前提。

三是要完善编辑加工的“责任编辑制度”,是保证书稿质量的重要环节。对这一被忽略和误解的制度尤其需要加强,选题编辑可以看作是这一选题项目的“制片人”或“总导演”,而责任编辑则是“执行导演”。

四是要加强对相关编辑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是保证制度实施的关键。

作为出版人应该真正理解图书质量才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规模连续扩大了这么多年之后,应该回归到对质量的追求,在精品图书中寻找利润的增长点。我们应从其他行业的发展中得到启示,实现图书出版从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编辑活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达到目的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不同的书稿,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学科,应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我们不仅要坚持各种已有的质量管理制度,还要发展它们,以适应新的出版环境。

猜你喜欢

三审书稿责任编辑
顾炎武谢鼠
数学说理,怎么说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三审物业条例:让群众住得舒心
English Abstracts
抓“三审”、重“一书”,提高物资采购标准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s
广告法修改进入三审 代言虚假广告将有三年“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