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者的“寡过”之道:《论语》中的传播学经验
2018-03-27潘村秋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潘村秋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过者,失也。寡过,即是减少、避免行差踏错。《论语》中,孔子曾盛赞蘧伯玉的使者,只因其一句“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的评价,因为这句评价正彰显了古代士人孜孜以求的境界——寡过。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行为范式中,“省愆寡过”素来是最为直白的自我要求:提升个人道德修养追求“寡过”,增强职业行为约束也希求“寡过”。
在当下自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式微,虚假新闻泛滥,新闻失实屡见不鲜,冷漠新闻频出,媒介公信力下降。新闻传播者应当如何避免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行差踏错,是当下新闻职业从事者急需思考的。而就传播学而言,要使其适宜中国国情与文化传统,就应当从中国传统的传播现象与思想中提炼出植根于中国土壤的传播规律与原则。因此,我们试从《论语》孔子的传播观念中寻求适用于今日新闻传播者的“寡过”规律与方法。
一、“有德者必有言”:提升传播者的人格涵养
儒家将人际间的传播与人格涵养视为内在相关的一体。[1]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德行是实质,言语是表征。传播者有“德”,就一定能够有流传于世的真知灼见。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传播者的人格涵养是决定其传播方式与传播内容的内在动因。
“仁”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据杨伯峻《论语译注》统计,《论语》全书有104个“仁”字。《说文解字》中“仁”解释为“亲也,从人从二……仁者兼爱也,故从二如邻也。”[2]孔子将“仁”置于亲子之爱的情感心理基础之上,提升为涵盖所有人伦关系的概念。[3]因此,“仁”是“有德者”最重要的素质,是传播者人格涵养的最高境界。“仁者爱人”,孔子提出“泛爱众”,即广泛地爱一切人。虽然在奴隶制社会,孔子提倡的爱仍是有差别的,但其突破血缘关系的仁爱已具有人道主义的性质。
而在当下的新闻传播中,许多记者以无动于衷的态度记录生命陨落的过程,并名之曰“客观报道”。新闻客观性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对普遍人性和一定社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此类缺乏人性关照、违反伦理道德的“客观”,不是新闻专业主义追求的客观性。[4]归根溯源,此类“冷漠新闻”反映出的正是传播者“仁爱”精神的缺失。
孔子对弟子在德行方面要求“约之以礼”,在知识方面则要求“博学以文”。《论语》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反复强调,孔子本人则是“礼乐射御书数”全面发展、“不耻下问”的典范。“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是孔子对于自己的评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则是孔子弟子颜回对孔子的评价,即使拥有如此广博的知识与高尚的道德,孔子依然好学不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广博的见识是传播者进行传播的基本素养,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则是传播者的基本职业精神。如此,方不致在专业领域的传播报道中见笑于大方之家。
二、“不知为不知”:注重传播过程的严谨性
作为使得公众知晓最新发生的未知、应知的事实的传播过程,新闻工作首先要对真实负责,“新闻真实”不只是准确,它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新闻的首要原则——超功利地追求真实——最终将新闻与其他形式的传播区别开来。[5]然则溯源真实性,可以从《论语》中极其简单且广为人知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看到对待事实的基本态度:不可不懂装懂,不可自欺欺人,不可弄虚作假。《论语·八佾》载,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孔子能够说出夏、殷的礼,杞、宋的礼仪却由于没有足够的历史文献与证据不能为证,这正是严谨求实的传播态度。
在《论语》中,一篇外交辞令的创制,需要“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从拟稿、提意见、修改到润色,经四人之手。由此可见,新闻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除了秉持真实性的传播原则,还需不厌其烦地精雕细琢、咬文嚼字,把误差降到最低点。
此外,在传播过程中,需秉持中立、理性的态度,用事实说话,而非是人云亦云,随风倒。孔子曾提出,“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家都讨厌的人,一定要去考察,大家都喜爱的人也一定要去考察,这和《论语·子路》中的“乡人皆好之”“乡人皆恶之”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互为印证,反映了孔子作为传播者所具有的独立意识与理性精神。
孔子不但在传播态度上严谨理性,而且主张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进行传播。这需要对受众有清晰地了解与认知。《论语》中不乏对弟子的评价,“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孔子准确分析了这几位弟子不同的个性,对不同知识结构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传播方式。由此可知,只有准确了解不同受众的个性与需要,才能探索出适宜的传播方式,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避免传播行为的失当。
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直面传播失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传播者,提升个人素质,严谨求实地进行传播固然是首要的,但有时虽然传播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地进行了信源的核实与信息的确证,仍难免犯错。如果不慎犯错,便坦荡承认,积极寻求解决方法。《论语》中,子贡曾提出:“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在信息爆炸时代,讯息真伪难辨,即是是官方主流媒体也难免“马失前蹄”,但通常情况下,诚恳认错的传播者都能获得受众的谅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犯了错却不更改,才是真正无可原谅的过错。
四、结语
作为中国古代经典“四书”之首,《论语》集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其中蕴含的“寡过之道”在现代新闻传播实践中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在后真相时代,新闻传播者要想避免新闻失实,应当借鉴孔子的传播思想,提升传播者的人格涵养,注重传播过程的严谨性,及时进行传播效果的检验。
传播以文明为基础,因此中国本土的传播现象较之西方具有明显的差异性,[6]但在研究传播学中国化的过程中,不宜简单地将研究中国历史与现实中的传播观点视为是传播学的“本土化”[7],如何深入探索中国传播思想的内核,寻求中西方文化共通的交点,而非简单停留在理论的“挪用与拼凑”,仍值得进一步探究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