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对文化的传承作用分析
2018-03-27林琳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
林琳 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像艺术普及性不断提升,通过构建现代影像艺术体系,提升影像艺术的宣传效果,不断创新影像艺术模式与理念,可以让影像艺术进一步发挥作用,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现代社会传媒体系中,多种影像艺术功能载体不断创新,形成了多元性的文化记录模式,对于推动我国文化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有待深入探究,积极创新[1]。
一、影像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从影像艺术本身来看,影像艺术最早在19世纪中期传入中国,在清代时期,我国的科学家也开始积极钻研光学知识,邹伯奇就有“中国照相机之父”的称号。在这一时期,影像艺术开始发挥历史、文化记录的作用,通过影像艺术记录文化及历史发展,具有直观性、客观性的特点。随着现代光学设备和电视传媒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逐步进入影像传媒时代,到了20世纪的70年代,录影设备开始作为一种高端影像设备计入社会传播体系,并慢慢开始进入个人家庭,通过影像艺术记录个人的生活和成长,对于历史文化的记录与传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
二、影像艺术在现代中国文化传承中的路径探析
(一)要注重文化的整体性
影像艺术作为一种信息记录形式,通过图片和影像的方式留住了历史的瞬间,但是由于不同于文字的描述,影像艺术只能定格于镜头之内的范畴,同时受到存储介质的限制。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注重文化的整体性,进一步发挥影像艺术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断丰富影像艺术传播和记录方式,构建现代艺术发展体系,提升影像艺术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在历史文化记录过程中,也要注重规律性,避免出现文化记录以偏概全的现象出现,出现文化与历史的误读现象。
(二)强调影像艺术记录的真实性
在运用影像艺术进行历史文化记录的过程中,要突出其真实性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文化形象和文化符号,进行真实的记录。毋庸置疑,在现在影像艺术发展中,由于影像艺术设备的大量普及,很多媒体及个人出于利益或者其他方面的考虑,在素材选取、拍摄中存在不够真实的情况,这些影像艺术素材如果作为真实的历史文化内容进行传承,可能会制约总体发展效能,不利于历史文化的有效传承,如何构建科学、真实的影像艺术记录体系,提升影像艺术素材的把关严格程度,是现代影像艺术历史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3]。比如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依托于故宫真实工作这一载体,系统还原了修复故宫文物的文化过程,是现代影像艺术的珍品,具有较强的传承与学习价值。基于此,利用影像艺术探寻历史、文化的真实还原之道,对于提升影像艺术综合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需要探索影像艺术深度纪录路径
在现代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影像资源稀缺,而是影像资源过剩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要探索影像艺术纪录路径,通过优化影像采编模式,提升影像的深度,提升影像影响力,进而在现代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争取主动。在深度影像纪录方面,要坚持深挖吃透,结合现代影像艺术宣传纪录的特征,不断提升影像艺术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从人文性、社会性、影响性等多方面审视影像艺术纪录内容,提升影像纪录综合水平。在现代社会传播体系中,影像电视媒体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于直观化程度方面仍具有较大的优势,探索深度影像艺术纪录模式与路径,是现代影像艺术深度纪录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实践中,影像艺术采编工作人员要准确把握影像发展脉动,结合社会受众需求,丰富采编手段,不断拓展影像深度,将影像艺术采编的内在规律与社会发展趋势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引领影像艺术向前发展。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构建策划、采集、编辑的一体化体系,充分考虑全媒体特征,有效整合资源,利用不同载体进行不同层次的纪录,实现影像宣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满足公众对于影像艺术的发展需求,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4]。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影像艺术不断完善,其形式和技术不断提档升级,实现了影像艺术传播效能的不断提升。在中国发展及文化传承过程中,影像艺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进一步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沿着影像艺术的发展脉络,也能有效追溯文化根源和脉络体系,提升中国文化发展传承的综合效果,引领现代文化发展,助力文化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