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类精品图书的开发打造
——以南方诗歌传播中心精品诗歌图书为例
2018-03-27闫丽
闫 丽
一、开发优质资源,实现优质选题策划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由此可见,优质诗歌类稿件的策划组稿,是打造精品图书的最大前提。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图书是否是精品,是否具备传播良好价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选题策划突出的内容导向、价值导向、精神品位和特色,也奠定了图书的口碑和影响力。一本图书是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和选题打下的基础是密不可分的,很多优秀图书的选题一起步就已经奠定了它未来的成功。选题为图书打下了“根基”,是整个图书出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没有好的策划组稿,打造图书精品是无法实现的。
在开发优质资源、实现优质策划组稿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留意。
第一,思想偏激的作者的稿件要慎重对待,仔细审稿。由于诗人独特的文艺气质,部分诗人虽然思路清晰、观点新奇,但也容易出现过激的、不合时宜、不够健康的思想。这样的作者的作品,可能会贯穿了这样的思想,行文出现格调低俗、不够正面健康的现象。诗歌类作品极具个人特色,编辑的修改很可能不符合原作品的风格,要注意多沟通、多交流,修改言辞,使稿件达到内容完善、主题格调健康而又具有独特气质的流畅的要求。笔者曾在南方诗歌传播中心接触过一个诗人,这个诗人的作品风格独特,它的文体极其灵活,打破了人们以往对诗的认知,它时而是有着深刻哲理的抒情,时而又是布满浪漫情思的对人类的思考。像诗,像短句,像随笔,甚至像小说。粗看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但在实际接触作者后,发现作者对事物的看法过于偏激,南方诗歌传播中心立刻组织仔细审稿,发现书稿里部分诗歌渗透了颓废文化的思想,有误导青少年的言论出现,并且处理得非常含蓄和隐蔽,没有经验的编辑难以发觉。经过编辑的多次沟通,作者也无法修改达到出版要求,最后,对这部书稿做出了退稿处理。
第二,各类关系稿件,要慎重对待。诗歌类图书出版是相对小众的出版内容。很多诗人爱好诗歌,也希望能出版自己的个人诗集。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处找捷径来实现出版的目的,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收到各种途径推荐来的稿件时,要针对内容仔细判别,具有高质量的有出版价值的稿件再进入下一环节,没有达到要求的稿件,无论通过什么关系、什么途径推荐来的,要坚决予以拒绝。
二、出版全流程严格管控,实现精品出版
打造图书精品的每个环节都有自己存在的必要性。每个环节对最终图书的出品都起着不同的作用,比如选题、组稿、审稿、加工、装帧、印装等,对打造图书精品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一环扣一环全局的影响,所以如果可以在出版的过程中监管这些所有的流程,就能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推进和图书的最终顺利出版。以下就侧重谈谈诗歌图书精品生产中一些主要的管控环节。
(一)组稿
编辑和作者应该在整个编写的过程中保持密切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编辑应站在出版者和读者的角度上,让作者了解市场的局势,让作者了解选题的内涵、价值和重要性,帮助作者更好地完成优质的内容。编辑也要尊重作者的想法和构思,融合优秀的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优质内容最大化。
(二)审稿
在打造图书精品的出版过程里,审稿环节就是通过编辑的初步审稿,编辑主任的复审、总编辑最终审核这样三个环节进行严密的审查工作。
初审、复审、终审三个环节相辅相成,互相推进弥补,使得整个审核的环节更加严密,具有权威性,每个环节的编审人员应该从专业出发,积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存在疑问和分歧的时候,求助于专家团队,以保证图书的优质出品,也能保证更好的客观性和专业性,同时,在对书稿进行准确评价的基础上,对书稿在内容、结构、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疏漏和缺陷,提出中肯的处理意见,退修时提请作者修改,也可使书稿更臻完善。
(三)编辑加工
由于诗歌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艺术性,往往在语言文字的规范上会比普通的图书问题更多。编辑加工的时候,既要注意诗歌的风格,又要保证其正确和规范,是有一定难度的。好的编辑加工,能使诗歌内容升华,也能使图书更加精致、更加成熟规范。在诗歌书稿的编辑加工中,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特别留意。
1.处理好诗歌中的敏感问题。在诗歌图书的书稿中,作者常常为了表达诗歌的美感和个人的强烈情感,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出现模糊认识、表述不当等因素,敏感性的语言很多,这种类型的敏感一般不是整体上的思想倾向,而是由于诗人表达上的疏忽倾向,因此,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检查这一类型的原则性问题,及时进行修改。比如一些描述地理的诗歌中,对于中国的地图的认识和描述不明确,涉及国界以及领土归属或省界等问题,这一类型的问题属于严重的政治性问题,但诗人在写作时是无法认识到的,只有编辑加工时杜绝,保证描述的正确性。敏感问题包括的范围较广,还有一些民族宗教或者外交政策等也属于这类问题。
2.处理好诗歌中的知识性错误。对于部分诗歌作品中涉及专业学科的知识要经过合理的编撰,不能出现一些逻辑上的错误以及知识概念的瞎编乱造。诗人往往追求诗歌的工整,会为了使诗句整齐而生造一些词语,造成知识性差错,或者表达欠妥的情况出现。还有一些与历史有关的诗歌,常出现年代错误,对于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的表达错误等情况。这就要求编辑在加工时态度端正,对文字、语句含有敬畏之心,对于不太明了的时间、数据、提法进行核查,及时纠正不必要的错误。
3.确保体例的规范统一。在一般的诗歌图书中,由于大部分诗集都是以诗歌为单位,体例相对来说简单大方,比较容易达到统一。但正因为如此,编辑加工时,有些编辑不太留意此类问题,重点思路保留在保证诗歌的原汁原味,不轻易改动的层面。但诗歌图书中,体例不规范统一的情况却恰恰经常出现。比如,有些诗歌保留了创作时间,有些则没有;有些诗歌保留作者简介,有些则没有;有些诗歌保留赏析,有些则没有。这些都是体例不统一的情况,在编辑加工时要时刻留意,与作者保持沟通,选择最合适的体例进行统一,以保证图书的规范性。
(四)装帧设计
当经过了之前层层环节的把关之后,有了优秀精致的内容,就要配以精美优质的外观。假如书的内涵和内容都非常的优秀,可是在装帧设计这样最直观的表达中没有很好的诠释内容的精髓,也很难抓住读者的内心,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外观的设计是最直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这一环节是图书整体的加分项,应该由责任编辑、美术编辑、技术编辑来完成。责任编辑在此过程中,要提出自己的建议。图书从最开始选题到最后确定内容,整个过程责任编辑都推进参与,是最了解图书的属性和特点的,有责任编辑对图书核心内容的提炼,美术编辑才能更好地去了解图书装帧设计应该具备哪些元素和特点,并且能更好地在编辑的帮助下融合文化在设计中。美术编辑在这个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对图书进行研读,以便更好理解和转化成设计灵感,并且要足够有联想性和创新性,设计技术过硬,文学素养也不可忽视,结合技术和艺术的设计才能达到图书最终呈现的外观。这也是图书融入市场后,给读者的第一视觉感官。
(五)印刷
要保证最终图书的印刷出版质量,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印刷厂的选择。不同类别、不同内容的诗歌书籍,对印刷效果的要求不同,应该学会选择最合适的印刷厂。如果存在本地印刷厂因技术和硬件设施等缺陷无法完成印刷任务的情况,应该灵活应变,选择相邻相近城市的印刷厂来印刷制作。
2.编辑与印刷厂的良好沟通。编辑除了前期在内容上的把关,以及后期在装帧设计上的及时沟通,作为对图书最了解的人,应该在印刷过程中,也要投入百分百的精力,以便应对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印刷单位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映解决,保证样品和最终成品的品质一致。
3.样书的严格抽查。这是图书流入市场前可以做的最后一道防卫工序,也是最后一道大门,编辑应该对样书检查,做到从文字、内容、排版、外观、质量等多方面检查,并保证在之前多的各环节的修改都已经完成,不存在疏漏,这样,就可以顺利地将书籍投入市场。
从以上不难看出,打造诗歌图书精品的过程是不容易的,并且任重道远。不但要求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并对这一重要工作具有热情和自己的独到见解,也需要整个出版的相关部门更多的支持和配合,应该同时提高人才条件,以及外在的技术支持,保证整个过程中是精英用脑,精致的技术,以及精美的呈现,要以发扬打造图书精品为目的核心诉求,来投入到整个出版行业的工作中,以质胜量,达到带领出版业更上一层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