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文化传播下的中国对外出版翻译活动
2018-03-27
在全球化的进程之中,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不仅表现在我国的经济上,对外文化输出在近几年也有了显著的发展。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世界各国推进文化全球化的今天,需要大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输出水平,树立我们文化强国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的对外出版翻译活动有规模、有内涵,才能进一步推进中国文化全球化。
一、对外出版活动的内容
世界文化具有鲜明的多样性的特点,我们在策划对外出版的时候,要注意重合性选题与差异性选题,这两种性质的选题都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自身的文化思维。所谓重合性就是指在对出版物进行选题的时候,其传播的价值观符合国际主流的文化意识形态,而差异性就是指,在国际视野下对于本土文化传播的追求。差异性与重合性均能促进本国出版文化的传播。我们应当积极地去整合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比如就可以在相同运行的模式之下对重合性进行追求,在文学内涵以及文化理念上追求差异性,积极地保留本国的文化特色。
二、跨文化传播下的中国对外出版活动现状
我国跨文化传播下的对外出版翻译活动是有规律且有计划的,好的对外的出版翻译能构建出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我国的许多出版物都非常成功地让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在异域弘扬了中国的本土文化,然而,在对外出版过程中,也会遭遇非常严重的挫折和困难,这些挫折和困难也是由于我国对外出版活动的局限性引起的。
(一)对外出版理念与国际化的不同
在我国以往的对外出版活动中,出版内容仍旧聚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上,宣传的主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的优秀文化成果在对外出版中就凤毛麟角了,这就直接导致了外国读者对中国的印象仍然停留在相对传统、落后的层面上,不利于构建出一个真正的现代中国的形象,所以说我国的对外出版是需要创新精神的,需要结合当代人的思维与精神去进行创造性的出版,使对外出版国际化,构建出一个全新的真实的当代中国。
(二)对外出版的文化性被削弱
我国的对外出版包含很多代表中国立场、中国声音和观点的出版物,这是我国对外出版的一部分。相对而言,这部分出版物就少了许多艺术性的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出版物的文化性被削弱,易接受度下降。
(三)对外出版的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的对外出版活动之中,出版的相关机构还不够健全。很多出版机构不太熟悉国外的文化,不了解国外读者的文化思维,没有对外国读者对我国的出版物的反映及意见进行相关的调查。对外出版机构的出版理念和出版结构也有较大差异,在对外出版的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和明确的目标,我国的出版机构及当代的文学创作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四)翻译力量不够强
对外出版活动之中,翻译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翻译是一次“再创作”。我们的汉语语言博大精深,需要非常专业的翻译才能够表达准确、到位,因此对外出版的译员需要具备很高的语言素养。目前我国的翻译人才外流的现象很严重,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对外出版活动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对外出版文化语言的艺术性。
三、跨文化传播下的中国对外出版翻译活动
(一)加强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减少文化折扣
在跨文化的对外出版翻译活动中,译者不仅需要熟练地掌握中西方的语言,还需要理解两种语言存在的文化差异。以往的对外出版活动中经常会出现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历史文化的差异造成文化出版作品文学价值的下降。要认真了解外国读者对出版物的理解方式、理解范围、理解能力,才能有针对性的增加外国读者对出版物的接受度。只有增强对中外文化的理解,才能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推介我国的文化,才能使外国读者对我国的文化产生好奇心以及研究的兴趣,外国读者的好奇心和兴趣才能使我们的文化真正的被他们所接受。
(二)推进我国的本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融合
在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我国本土文化的对外出版与其他文化的传播是呈现互相对峙甚至攻击的态势的。我国的对外出版给外国读者的印象常常是限制于社会主流思想之中,我们应该对这种出版的形式加以改变,需要以更加包容的、开放的、平等的心态去与他国文化进行沟通交流,这也有利于重塑我国对外出版的形象。很多出版人认为对外推介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必依据外国的文化、理念去改变,只需将我们的文化充分的展示即可,这种做法不知不觉间在我们的对外出版物和外国读者之间蒙上了一层“窗户纸”。我们应当在了解外国的思想文化的内涵之后,重新与我国的思想文化进行对比,将两者之间共同的思想文化进行融合,进行适当的改写,使得外国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这样才能使他们产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文化的兴趣,进而以讲故事的形式以及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神秘感,吸引他们真正的去了解中国文化。对外出版的每一次改写都需要具有针对性,需要以双方共同的思想文化为切入点,这样才能使目标受众更容易接纳中国文化。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无论融合了哪种思想文化,不同形式的对外出版都是对我国的文化内核进行不同方向的诠释。
(三)促进对外出版多元化
在跨文化的传播之下,我国对外出版常常会忽略小众话语,导致我国对外出版形式单调。我们应该大力推进大众媒介与小众话语之间的融合,促进对外出版的多元化发展。在对外文化推广中,要注意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我们应当把握好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度,大力推广能够对外推广并且容易被外国受众群体理解的文化,比如饮食、服饰、建筑、音乐、舞蹈等等,这些文化甚至不需要语言文字,受众群体就能理解并感受到,在接触的第一时间就能在外国读者与中国文化之间建立联系。还有那些人类所共通的情感因素,比如对人性的赞美,对真善美的追求,也可以在读者中引起共鸣。影视作品也是对外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例如周星驰的《功夫》运用了双重编码的文化传播策略,非常巧妙地加入了漫画流行元素,与中国本土的元素相融合,在电影之中加入了国际性的符码,文化艺术效果得到了世界观众的认可。对外出版多元化无疑可以从更多的领域、角度去展示中国文化,也是吸引更多外国读者的一种方式。
(四)采用合作化的出版模式
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对外出版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麦格劳·希尔所构建的出版产业中,始终采用了全球化导向本土化的战略思维,我们也应当学习这种对外出版的思维。具体到实际中就是要采用合作化的出版模式,与其他的出版机构相联合,实现对外出版的扩张。首先,我们需要聘请国外优秀的专家、学者,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学习到不同的文化思维,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听取他们对全球化形势下对外出版的意见,同时,我们也可以向他们渗透中国优秀的本土文化。其次我们需要大力引进国内的人才,对国内的人才我们要着重培养,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进行思想交流的平台,提高他们对国际化文化与本土化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些人才会对我国对外出版方面的文化传输起着重要作用。国际和国内人才的碰撞和融合,将引导我们的本土化更快地走向全球化。
我们还应当积极地参与到外国出版集团的选题及策划活动中去。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各国的出版机构应该互相沟通与联合,这种沟通交流可以使各国的文化资源进行流通,而出版的文化作品也更能够符合受众的需求。在不断交流协作的过程中,我国的出版机构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外国读者的喜好,进而为他们量身定制,把我们的中国文化推介给他们。在我国加入全球一体化进程之后,我国的出版机构更应该与外国的出版机构加强合作,加深对他们的文化思维的了解,加快全球化发展的进程。
(五)加快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技术在出版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我国对外出版的效率,也提高了对外出版物的科技含量,我国对外出版机构应当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数字传播链条。出版数字化以及贸易的电子化、全球化将导致世界性的出版变革,也由此出现了巨大的商机。但是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的市场还是比较混乱的,很多的出版机构缺乏版权意识,而要想使数字化的对外出版市场更加规范,我国的各大出版机构应该联合起来,实现数字化出版作品的公开、翻译、出版、订阅的一体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跨文化传播下,我国的对外出版具有文化传播的使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对我国当代形象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文化具有非常独特的韵味,蕴含东方的神秘色彩,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使我国的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我们要突破自身文化的局限性,与国际文化相接轨,大力推进我国优秀文化和思想内涵的传播,以创新性的思维去提升我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眉.中国图书怎样才能进入西方市场?——盖尔·费德曼谈中国对外出版[J].对外传播,2013(06):18.
[2]丁园园. 出版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播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1.
[3]文芳.当“老外”与中国城市相遇——创新对外出版的“中国城记”[J].出版广角,2010(12):50-51.
[4]黄友义.当代中国对外出版人的追求与梦想[J].对外大传播,2007(09):8-9.
[5]商德江.中国对外出版乘风破浪挂云帆[J].对外大传播,1999(06):41-43.
[6]《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研究》出版[J].近代中国,1991(0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