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语境下方言类广播节目发展的可行性
2018-03-27
近年来,一股强劲的方言风正在全国媒体蔓延。各地广播电视媒体纷纷推出了一批方言节目,形成了一股“方言热”现象。笔者以为,尽管在当前的汉语语境下推广普通话与使用方言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广播节目尤其是广播新闻节目中使用方言,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缘起于各地方电视台的方言节目热潮未必能在广播大行其道
广播方言类节目的兴起是受到了电视方言节目热播的刺激。近年来,电视方言节目呈现出泛滥之势,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重庆电视台《雾都夜话》、湖南电视台《越策越开心》迅速走红。天津电视台公共频道也在近几年推出了天津方言类生新闻节目《二哥说事》和《大事小情》,主持人“二哥”憨厚淳朴的银屏形象也日臻成熟。电视方言节目的迅速窜红对广播方言节目的出现和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刺激和推动作用。然而,与电视节目尤其是卫视的高覆盖率和收视率相比,广播事业的发展应该说是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广播节目不具备画面、肢体语言等其他辅助手段的传播优势,在没有声画并茂,生动形象等强大视觉冲击力下,能否达到播报效果,能否使方言节目容易理解和接受是个问题。笔者所负责的天津广播电视台滨海广播收听率名列前茅的晚高峰伴随性节目《直播天下》曾经就各地掀起方言节目热潮做过一次听众短信调查,其中近9成的参与者表示:天津方言特点恰似其地域文化特征——热情、纯朴、坦率、风趣,为受众所接受并广泛认可的是其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出现在某些文艺舞台或文学作品中,但是作为一档严格意义上的广播节目乃至广播新闻节目播出还是难以想象和接受。
二、正所谓“内容为王”,只有真正贴近百姓,深受百姓欢迎的节目才是好节目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西部研究基地负责人蔡尚伟教授就曾经说,“现在有一个误区,似乎只要是方言节目,就一定能‘名利双收’。其实,这类节目目前还处在非主流的位置,这个市场还很小。”一些业内专家认为,那些成功的方言节目,不仅仅是因其运用了方言,更重要的是在节目内涵的挖掘、主持人表现力和贴近百姓生活等方面下了工夫。
2010年春天,笔者有幸借与节目组成员考察了上海、南京两家优秀的广播媒体,并对上海东广都市广播《阿拉上海人》和南京交通台《小堵大开心》等两档以方言播出的伴随性节目运作方式进行了粗浅的学习。以南京交通台《小堵大开心》为例,这档如今全省同时段收听率第一的晚高峰伴随类节目的成功,方言并不是唯一因素或者说关键因素。南京交通台副总监孙晓美表示:《小堵大开心》的成功并不只是运用方言的成功,还有对受众市场抢占先机的判断力、节目内容的贴近性乃至主持人的亲和力等多种因素。“秦淮河畔小奇葩,能歌善舞人人夸,助人为乐帮大家,人送外号秦大妈……”每天傍晚5点整,这句打油诗都会准时在FM102.4南京交通台的频率中响起,而诗文中的“秦大妈”也正是这个时段《小堵大开心》节目的主持人秦岭。
“内容为王、形式制胜”,方言并不是方言类广播电视节目成功的首要因素,而节目的内容、整体策划、主持人的个性化魅力、文化传承似乎更被人们重视。2009年2月,天津广播电视台滨海广播早新闻节目《滨海第一线》特设了小型系列情景广播剧《滨海大街878号》专栏,这档每期5分钟的家庭情景广播喜剧小栏目大胆尝试了运用天津、上海等城市以及东北等地域的方言演播,人物角色背景是天津滨海新区某普通社区的几户居民,他们努力工作,乐观生活,对新闻热点话题以及生活市井百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将近10年的时间,这个小栏目着力于民众关注的热点新闻的撷取、剧本的创作和人物的刻画,得到了听众的认可和青睐。
三、主持人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是决定方言类节目能否立足的关键因素
无论是湖南电视台《越策越开心》节目主持人汪涵、马可,还是前文中所提到的南京交通台《小堵大开心》主持人秦岭,这些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在各自的方言节目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魅力就是个性,主持人的个性是气质个性、思想审美个性、语言风格个性的多重结合。气质个性源于主持人既有的性格特征;主持人独特的思想及审美个性形成了一个节目的灵魂;语言风格个性是缩短受众与节目心理距离的重要传播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恰恰是受众接受了主持人鲜明的个性化形象才认可了他们的方言类广播节目。
方言类广播节目应审慎而为还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分析,国家需要统一的官方语言,媒体对此肩负着重大的法律责任与社会使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一)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
推广普通话是国家法规的基本要求,广播电视又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多年来,广播电视媒体积极实践这一精神,大力加强对普通话的普及。当然,弘扬主旋律,并不排斥多样化。有的方言节目经过精心策划与打造还取得了较好的收听收视效果,为广大百姓所欢迎。这些方言节目是广播电视普通话节目的有益补充。方言类节目虽然有着种种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如果把方言作为一种新闻的播报方式或是手段,就要正确把握好这个尺度,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受众群特点,不能盲目的采用方言这种播报方式。
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的语境中正确、科学地使用语言并造福人类却正在考验着当代人的智慧。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媒介就不能仅仅依靠方言这种方式来打开市场空间,而是要不断的转换思路,寻求新的发展方式或手段。
参考文献:
[1]吕荣洁.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原因、发展趋势及反思[J].东南传播,2008(5).
[2]刘学静.漫谈方言类新闻节目[J].青年记者,2009(23).
[3]谭汝为.天津方言与地域文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668a 10100eigu.html.
[4]邵培仁,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