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馆际互借数据服务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8-03-27赵耀耀长春理工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馆际互借馆藏文献

赵耀耀 长春理工大学

在当前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伴随着馆际互借服务系统中的CALIS与CASHL项目建设历经十余年,高校馆际互借服务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分布向共享的蜕变。经过各成员馆十多年的共同努力,不仅服务能力大为提升,同时也培养出一批业务专精、爱岗敬业的优秀馆际互借员。然而随着业务的拓展,新成员馆不断加入,高校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服务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暴露了部分图书馆馆际互借存在的一些问题。

尽管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是深受读者欢迎的一项“高附加值”服务,但在管理体制、资金、技术、管理乃至法律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问题。由于图书馆难以充分协调市场运作来统筹方方面面的关系。由于馆与馆之间体系协调机制的不同步性,加剧了馆馆协作的价格,导致文献传递与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的运行效率、工作环节、服务统筹延缓。

(二)费用问题。在文献传递服务与馆际互借的运行中一般要配备专职的互借员和系统平台的费用支付等,这些常规系统交互建设花费、及成员馆之间的复制费,对于各各成员馆和公共馆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负担,这些资金会摊薄到使用该项服务的用户身上,影响读者对这项服务的使用热情。

(三)技术问题。现阶段绝大部分图书馆采取统一认证馆际间互借系统,资源数字技术存储处理图文、分布式多媒体处理信息,各成员馆上传馆藏资料,统一平台检索,用户在使用时徐登录认证后,在请求传递文献、借阅图书、论文等文献。用户不能直接下载,需通过系统设定的种种约束与繁琐流程,往往导致读者放弃请求。

(四)管理标准问题。各成员高校馆在馆际互借规定的标准规范中没有统一性的流程、服务办法、借还、逾期、遗失、奖惩措施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更好服务的原因。

(五)服务质量问题。因为缺少规范性的管理政策机制和高效率的信息沟通机制,用户在提交申请后,往往只能被动地等待申请图书馆的反馈处理结果,时间一般比较长;同时,书目概要、实时流通记录和收录馆藏信息获取不及时,也导致了文献传递服务与馆际互借的返回率较低。

(六)法律问题。高校在开展图书馆文献传递时,在馆与馆之间的传递服务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我国法律的规定。针对服务中的法律问题,应结合国内外解决馆际互借版权问题的一些经验,在现行法律体系内尽量减少侵权风险,增加法律意识,特别应该注意履行相关的义务。

综上六点原因导致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不太尽如人意。在历经了漫长时间的等待,需求确不能被满足时,导致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用户流失。

二、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各图书馆及协作组织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促进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高效有序地进行。

(一)确立有效的文献馆藏建设策略。高校图书馆馆藏模式正向着资源多样化、技术智能化、管理专业化方向发展,我们应该以读者需求为定位,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参考度量是读者满意度,要以读者需求出发为读者服务。但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受到经费的制约,在采购方面不可能大而全的采购所有文献资源,也不能全部采购。这就需要树立开发的、合作的、互借互还的模式体系,而有些文献属于借阅非返回式,有些则适用于返还模式,比如古籍图书等。因此,我们在订购文献库是要根据读者的需求和文献是实际使用情况,来确定图书馆的馆藏发展方向,在文献订购、资源配置时要本着整体需求、馆馆协作来进行资源整合配置,避免造成人财物资源的浪费。实现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并最终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二)全面综合提高馆际互借员素质。馆际互借员是文献传递的主体,他们的专业素养、对学科了解程度决定了文献服务的质量和数量以及速度,更决定了读者的满意程度。熟知本馆的馆藏结构、能快速准确定位馆藏各资源并熟悉成员馆内各特色资源的分布情况,及时迅捷地为用户提供文献,这是对馆际互借人员的基本要求。馆际互借是中转型模式服务,它是读者到图书馆再到读者手中的一个过程。熟练的查找使用各类文献数据库并熟知它们的特点,对网络环境软件水平、各种联机目录数据库能熟练使用各种检索技巧,根据专业知识进行检索。提高馆际互借人员的整体素养,能根据各种检索工具充分搜索网络开放性资源:谷歌学术、开放存取数据库、专业学术论坛等,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为用户查找文献。在现代图书馆,馆际互借员的核心工作不仅局限于传递、收集处理信息和编辑资源,我们应该全方位提高专业技能提升信息资源的品质。图书馆馆员要在平时多注意岗位培养、以文献传递为新工作生长点,提高专业业务水平和计算机、网络及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构建馆员在文献传递大环境下的新知识构成。

(三)构建更合理地价值系统。馆际互借的初衷是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让文献资源流通起来互通有无,使资源相对少的成员馆也能享有更多的便利。我们要建立一个让高校各图书馆方便快捷用户也便利的提交文献申请系统,一个满意的费用结算系统标准,才能促进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的正常开展。建立在图书馆内部后台数据库,通过查询历史数据和检索搜索频次,能够让图书馆员分析出读者的院系专业需求和研究方向,从而调整、筛选、分析满足读者的资源文献结构有哪些,进而调高该类的订购率。馆藏文献是图书馆的重要载体和研究对象,文献采集应该以专业文献为主要选择目标。面对经费的缩减,高校图书馆应全面分析馆际互借传递费用和采买该类型数据库的成本比较,更加合理地分配经费。用有限的资金提供更广阔的资源获取。

猜你喜欢

馆际互借馆藏文献
馆藏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美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及其启示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影响我国馆际互借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