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高校如何应对网络舆情
2018-03-27赵晓娟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赵晓娟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自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完善与普及,人们可以自由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和意见表达者。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移动在校大学生是互联网用户中最活跃的用户群体之一,我国网民的年龄结构主要以青少年和青年为主,10-39岁网民占到网民总数的70.8%,从职业特征来看,学生占到网民总数的25.4%。[1]
一、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与影响
舆情是指社会公众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于自己关心或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总和。[2]网络舆情则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新闻事件的认知、态度、情绪、情感和行为的集中表现。负面的网络舆情事件很容易将高校推向风口浪尖。
2017年12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杨宝德在灞河投河身亡。2018年1月8日,杨宝德女友以网名“追寻杨宝德”发表《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身亡,导师冷漠无情不闻不问》一文,引发舆情。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中心同日做出回应称,杨宝德投河的原因还在调查当中。1月9日,杨宝德女友在微博上发表《还原事情真相,愿你天堂安息》一文,引发舆情进一步发酵。直到1月19日,西安交通大学对事件做出通报,并撤销了杨宝德导师周筠的博导资格。
无独有偶,2018年3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研三学生陶崇园从宿舍楼坠下身亡。事件发生后,陶崇园的家人质疑其是因为受到导师王攀的压迫“精神压抑”致死,一时间舆情矛头指向陶崇园的导师王攀。面对汹涌而来舆情呼声,武汉理工并没有第一时间发声,而是设法封锁舆论,面对媒体记者采访则称王攀没有责任。直到4月8日,校方迫于舆情压力做出情况通报,导师王攀与陶崇园存在认义父子关系等行为,学校停止王攀的研究生招生资格。
“高校”“大学生”“大学老师”“教授”是网络信息中的高频词汇,网络舆论已经开始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发展和形象塑造。这些负面的舆情事件如果应对不及时,很容易使高校陷入被动,面临社会公众的信任危机和体制批判。
二、高校在网络舆情事件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面对负面舆情反应不及时,缺少舆情监测与应对体制
在这两起事件中,从网络舆情的发生直到发酵,校方都没有第一时间发声,而是采取了沉默、逃避的态度,直到最后迫于舆论压力调查并问责。高校在舆情事件发生后,只有掌握网络舆情规律,才能在第一时间引导和预判舆情走向。两起事件的共同点就是舆情的引发都是因为家属在微博上的控诉。如果能第一时间处理问题及时化解家属的情绪的话,事件也不至于迅速燃爆。被动回应只能说明缺少舆情危机应对体制。也正是这种欠缺,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于教师职业道德和品德批判和质疑,使得学校的社会公信力大大降低。
(二)事件的调查处理时间过长
在这两起事件中,对于学生死亡的调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学校成立了调查组,但是难以在很短的时间让家属得到满意的答复以至于家属采取了各种讨要说法的行动,直接推动了舆情的发展。事件的调查处理时间过长一方面是和校方的态度有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事件性质影响,警方对于自杀案件的调查取证本身就有一定的困难,这就导致了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校方的回应不够及时。加之学校宣传部门有些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令公众产生了学校包庇相关责任人的嫌疑。
三、面对负面舆情高校应当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舆情采集、监测、分析、预判机制
设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控机构,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平台,通过技术手段采集舆情数据,科学分析舆情的发生、发酵、发展、高涨、回落、反馈的周期规律,这样才能提高舆情应对的水平和效率。根据舆情规律建立舆情预判和应对的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技巧,积极网络发声掌握话语权,引入第三方平台客观发声。[3]面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和应对。谣言止于真相,面对网络事件选择沉默和逃避只能让事情复杂化。信息公开透明,才能建立公众的信任感。
(二)多部门联动处理校园突发事件
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传播环境,建立“网上网下”联动,多部门联动的危机管理模式[4]。舆情引导,解决问题才是关键。面对网络舆情事件,调查事件的原因建立问责制度,妥善处理好事件的后续问题,才能平息各方情绪化解校园危机。主要处理好包括依法追责、灾后重建、安葬死者、安抚家属、进行赔偿等问题。只有积极的善后处理才能逐渐平息舆情,逐步恢复高校的形象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