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视域下的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探析
2018-03-27张浩渭南师范学院
张浩 渭南师范学院
合唱指挥是高校音乐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但相比其他专业课程,发展较晚,教学基础与其他音乐类学科相比有所限制,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相对滞后,所以必须进一步推进学科改革的创新型以及创新力度。当前高等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成为了教育事业建设中的重点内容,所以必须紧密结合高校合唱指挥教学存在的问题予以改革和完善,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进一步推动合唱指挥教学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高校合唱指挥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一滞后
无论什么教育活动都是构建在教育主体上,学生不同个性不同,例如有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但是有的学生却勤勤恳恳。所以无论是什么学生教师,切记不要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应当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展开多元化教学,但是当前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教学形式单一滞后。通常采用灌输引导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无法根据学生的差异展开因材施教。
(二)并未引起师生重视
合唱指挥课程在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中普及时间较短,部分学校并未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意识的重要性,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意识观念之中,过于看重学生的专业成绩以及演唱能力。例如合唱指挥教学,却被当作形式课,并不愿意投入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导致合唱指挥教学难以有效发展。
(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合唱指挥教学属于实践性课程,部分高校却并未重视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意识,过于讲求理论知识,导致合唱指挥基础课程转变为普通的文化课程,严重削减了实践教学课时,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教材具有局限性
无论是什么教学活动的实施,都必须紧密结合教材,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是进行音乐课时建设的核心。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情况差强人意,大部分合唱指挥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师也缺乏足够的耐心和专业性。并且大部分高校沿用的音乐教材都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经验或者是教育部门提供的资料编制,此类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基础知识,但是却存在众多的局限,难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
二、创新视域下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策略
(一)革新高校合唱指挥教学理念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无论是开展什么样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进行。所以高校开展合唱指挥教学时,必须着重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才能够加强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能够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真正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能够将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式的实践式教学,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合唱指挥社团,或者是深入企业与社区进行合唱活动,指挥参加社会实践等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探讨
高校要想进一步创新和创指挥教学,就必须结合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师生互动探究,能够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互动、交流、引导。在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师讲授合唱指挥任务时,应当在课堂中创设角色互换这一环节,可以让部分学生先充当合唱演员,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指挥不同的乐章。活动结束后,双方进行角色互换,学生统一表演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切实和中肯的评价。教师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角色表演中,能够有效促进合唱与指挥的良好配合,使学生在提高基础水平的同时进一步跟随教师的引导,更加科学合理的掌握合唱与指挥间的契合度。
(三)设置科学的合唱指挥课程体系
指挥教学包括了合唱与指挥教学两个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合唱与指挥间的关联性,加强两者的有效融合,切实体现教育合力。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的增加合唱与指挥艺术发展历史,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正确认识合唱指挥这门学科的重要内涵。
(四)构建完善的合唱指挥教材内容
教材是为学生学习与课程实践服务的,所以在开展合唱指挥教材编写是高校必须要体现实践服务原则,制定多元化教育层面的通用教材,才能够有效体现合唱指挥教学的专业性与统一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进一步明确教材内容的中心思想,结合时代潮流,合理引入流行因素,使音乐教材不仅具有基础性,也能够着重突出时代性和实践性。所以高校在构建理论知识框架时,必须有效掌握学科系统性以及科学性原则,能够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程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基于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高校进行合唱指挥教学,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通过完善教材内容,进一步革新教学观念,加强合唱与指挥的联合引导,予以改革和创新,才能够进一步推动合唱指挥教学可持续发展,培育出更多元的音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