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8-03-27赵烽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赵烽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由来

(一)学习上的问题

大学生进入大学,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中,需要进一步提升知识和能力,实现专业发展,相对于以往的教学环境和模式来说,大学生需要更多的自觉和自律意识,才能更好的学习。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可能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

(二)生活中的问题

大学生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面对新环境和新的教师和同学,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在生活中与同学的相处、与教师的相处、与异性的相处等等都可能造成大学生情绪和情感出现波动,消极的情绪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和释放,大学生可能会深受其害。

(三)就业带来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大学生面临的巨大的就业压力,这让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出烦躁不安、郁闷等心理,甚至引发心理不平衡,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虽然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在构建大学身给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体系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教学体系建设。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形式创新和学科渗透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心理健康不能深入发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没有建立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单一,没有形成各方合作引导的教育模式,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大学身给心理健康的教育效果。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体系

当前,各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坚持育德与育心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要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做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全覆盖。重视大学生心理咨询,强化危机预防与干预,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确保校园教学秩序稳定。通过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系统深入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实,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障,积极整合拓展资源,不断加强政策保障、条件保障和责任保障,切实提高保障水平。通过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心理健康教学体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二)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注重学科渗透

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更要注重学科渗透,要求全体教师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活动开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重阵地建设,打造设施完备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由专人负责,满足学生心理辅导的需要,定期向学生开放,心理辅导室、学校图书馆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类的报刊、图书。

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打好大学生心理保卫战。借助各色各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们化解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焦虑。可以鼓励大学生微电影拍摄,展现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历程。为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构建配备预约室、个体咨询室、沙盘室、团体活动室、音乐理疗室、阅览室、宣泄室等多个功能室。由专职老师负责,学生会成长教育部学生值班,各班心理健康委员及时传达情报,整个学校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多位一体、全面而完善。

通过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帮助更多大学生走出困境,重燃起对学习、对生活的热情,找到人生价值和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做自己。

(三)提升大学生心理问题关注度,构建多方参与教育机制

新时期,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7]62号文件精神,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实现专业化培养、专职化发展、专家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的“四化”建设标准。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努力建成一支专业性强、稳定性高、素质过硬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此外,要积极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多元化。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积极配合的多方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每学年为家长举办1—2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学生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教育方法。通过家长委员会、大家访等多种途径,了解、反馈学生的心理状况,协助家长或监护人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聘请心理专家进课堂,多渠道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总结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需要引起重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大学生作为一支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着很多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引导和解决,就会造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高校正在积极探索有效的实现路径,当然,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