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舆论监督如何实现建设性探讨

2018-03-27张涛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频道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建设性舆论监督时期

张涛 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频道

舆论监督是重要的民主监督手段,群众通过舆论,对社会中的不良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实现监督的权利。但长久以来,我国的舆论监督重点在于对不良事件的曝光与批评,并未致力于问题的解决。这样的舆论监督无法充分发挥出社会价值,曝光的内容只是为群众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却不能让各类事件得到实际性的改善。因此,传统观念下的舆论监督存在诸多弊端,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必须要将舆论监督看做一把温柔的手术刀,致力于解决社会痛点,致力解决实际问题[1]。下文就具体的建设途径做详细分析。

一、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做建设性舆论监督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群众的生活日益富裕,同时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也越加复杂,复杂的社会环境成为滋生不良事件的温床,各类负面事件层出不穷,在影响人民思想健康的同时也给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舆论监督必须要树立起新的监督理念,紧握监督武器,在发掘、曝光不良事件的同时利用新闻宣传促进社会痛点的有效解决。例如2015年初丽水台出台的《每周聚焦》就是将舆论监督的焦点与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在曝光、批评问题的同时体现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态势[2]。由此可见,不同发展时期有不同的社会环境与发展特点,舆论监督必须要在明确社会发展特点、时代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创新与改变,才能真正体现出舆论监督的重要价值。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社会则要求舆论监督要能完成建设性的转变,要能促进促进社会事件的解决。

二、把握中心、尺度,确保舆论监督客观真实

“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3]。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他指导我们,新时期的舆论监督要客观真实,要讲究尺度,同时还要能发挥出实效,促进相关事件的及时解决。根据这一指导,大体可以得出新时期舆论监督的建设性不能脱离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舆论监督工作要做到主题明确,要有一个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同时思想价值观念正确的舆论中心。这就要求相关单位以及舆论工作者要能做到科学选题,下选题方面,要能做到“政府关注、群众关心、近期可整改”的原则,确保所报道事件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充分满足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发展需求,并能获得实际的报道效果[4]。例如:近年来,城市化建设在深入推进,城区改造、旧建筑拆迁等问题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纠纷、产权矛盾等社会问题,给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那么相关单位在进行选材时,就应当将这些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确定为舆论监督的中心,并深入社会了解具体的纠纷类型、纠纷原因以及多方意愿,在充分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报道,呼吁民众以及政府的广泛关注,促进事件的解决,让各方利益得以实现。

二是舆论监督要确保客观真实,应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报道,不能为赚眼球、吸引流量而故意歪曲事实,使舆论监督失去实际价值。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取材时必须要实地调查,通过明察暗访,了解、记录事情的真实经过,之后进行客观报道,为事件的解决提供有效帮助。

三是舆论监督要能体现出实际的报道效果,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舆论监督要成为保护群众合法利益,推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有力武器,而不是做投向大海中的一颗石子--所报道事件引不起任何反响。这就要求舆论监督要能突出重点,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细节部分做详细报道、深入解析,以此确保报道效果。

三、观点明确,有力抨击负面事件

新时期,舆论监督需要实现从事件曝光到事件解决的改变,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必不可少的。在舆论监督的建设性过程中,相关单位应当充分认识群众在舆论监督中的重要性,将群众作为改变社会不良事件的主要力量,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于社会形成一股正义之风,进而促进不良事件的有效解决。这就要求舆论监督在运作过程中始终要观点明确,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对社会中的不良事件进行道德批判,从而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例如针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让座”问题,《解放日报》就针对这一问题刊出了《今天,你让座了吗?》等系列报道,通过对这些日常小事的报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并带动了多地城市开展了“文明让座”活动,有效促成了这一社会事件的解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们需要从建设性的角度看待舆论监督,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与公众利益保护需要,拓展舆论监督的广度与深度,通过客观真实的报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进而推动问题的解决。

猜你喜欢

建设性舆论监督时期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开心一刻
建设性舆论监督:让公共治理的“大树”免遭“虫蛀”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