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改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及对策

2018-03-27游美佳高晨光牡丹江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医务人员医疗机构

游美佳 高晨光 牡丹江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

一、新医改下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药卫生行业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新医改政策随之推行。各级医疗机构也通过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并调动了其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让我国的卫生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有所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有所增加,有效缓解了以"看病难、看病贵"为首的一系列突出问题。诚然,新医改政策的实施,为我国城乡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都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变化,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实施的过程中所凸显的一系列矛盾,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二、新医改政策下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仍然匮乏

自新医改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乡镇医疗机构在设置上有了一些改善,初步实现了医疗机构在乡镇地方的普及,并且逐渐与上级医疗机构形成了一套卫生体系。虽然具备了卫生机构,但却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地域经济环境的影响,部分农村地区的卫生机构在基础设施方面处于严重落后地位,制约着当地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开展。据调查,我国农村地区现有的卫生室大多面积狭小,有些甚至没有独立的诊断室和治疗室,不得不在一间屋子里完成诊断、治疗、观察、取药等一系列诊疗过程。而这些卫生室所配备的医疗仪器设备往往也十分陈旧,状况频发。诊疗科目缺乏所需的对应设备,难以顺利地完成诊治。

(二)新医改后居民可供选择的药物变少

为了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国家出台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对药品进行统一的配送,少了配送环节所产生的费用,药品价格的确有所下降。但在随之出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中却大大减少了药品的种类,其中仅列出了307种药品,其中西药占66.8%,中成药占33.2%。药品种类的减少,使得居民可以选择的药物变少,农村医疗机构对于住院病人的用药也受到了相应的限制,原本可以诊治的病人不能用到原来的药物,而在目录中列举的有些药物由于成本较高且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也无法用于患者,因而不能顺利地进行诊治,只能送往上级医院。

(三)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短缺,人才流失严重

新医改政策实施后,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所面临的人才短缺、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却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务人员数量稀少。据调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由于医务人员数量较少,农村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常常因为工作忙不过来而无法按时休息,直接地影响了他们的服务质量。二是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引进困难。单看地域条件,农村地区的贫瘠对于优秀的医学人才无法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优秀的医学人才普遍向往大城市的高端医疗机构,极少会着眼于乡镇级医疗机构,而农村地区对于医疗工作者的待遇更是无法与大城市相比,晋升更是困难。农村医务人员纷纷转向工作环境和待遇更好的城镇医院,人才大量流失却只有极少数的引进,医疗队伍更加不稳定。

(四)农村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

新医改政策的正式颁布第一次把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放在了改革的重要位置,引起了国内各级医疗机构的重视。大多数城镇医院都能够遵循新医改的规定,大力推行卫生信息化,更加便利地服务于患者。但是在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信息技术研发匮乏,信息资源稀缺,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在这一背景下,医疗卫生的信息化难以开展。农村医疗信息化管理水平低,进一步导致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各级医院的数据交互不及时,这一弊端逐渐成为了制约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拟解决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新医改的基本药物制度

我国医药制度的制定要始终坚持保障最困难人群的基本用药,药品价格要更加合理,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要更加科学,要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要适当增加人们可供选择、更适用病症的药物;政府也应积极引导并鼓励人们使用目录所列出的药物。为此可以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让人们认可和接受这些药物,而不是在强制规定下被迫使用。同时,药物目录的制定也应考虑到各地的病种分布,让不同类别的药物能够分别投入到更加需要它们的地区。

(二)强化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有效监管,加大投资力度

各级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对民众健康提起高度重视,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建设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出台相应惠民政策,以缓解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积极调控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更加完备的服务体系。政府也应对于农村医疗经费不足的问题提起重视,加大监管力度,切实保证经费真正地全部用于医疗卫生建设中。也要加强对于政策落实的监管,确保新医改措施在农村地区能够真正落实。

(三)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理念

首先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面对农村医务人员逐渐减少的现象,政府要积极完善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引进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同时,在政策上也要尽量对农村医疗机构有所照顾,加大对农村医务人员的补偿力度,降低其职务晋升难度,使农村医疗机构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能够留住人才。其次,还要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强化农村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理念,变被动为主动。农村医疗机构也要积极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新医改精神,为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而不断奋斗。

(四)加强农村医疗信息化管理水平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便将信息化运用到医疗卫生服务中去,进一步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信息化;同时也要积极对农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进行技术指导,让其能够顺利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卫生服务的统一管理。推进卫生信息化也要注意循序渐进,要根据农村各地区实际的经济和技术水平逐渐推进,不能急于求成,超出农村地区的承受水平,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也要分步落实。此外,医疗卫生信息化应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农村地区的医疗信息也要与城镇医疗信息统一标准,提高运行效率,使城乡的医疗信息能够及时交互共享。

四、结语

新医改政策对于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其后续难题也随之浮现出来。进一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依然是一条漫漫长路。为了提高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在政府加强对医疗行业监督的同时,加强农村地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多管齐下,共同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医务人员医疗机构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