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耦合性研究

2018-03-27吴鹏徐韬滔河南工业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耦合融合专业

吴鹏 徐韬滔 河南工业大学

一、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耦合的现实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哪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专业教育则是要求执业人员具有从业必备的专业学习背景,所在学校及所学专业的办学条件、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教育质量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培养出所谓接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才,这里面存在一个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都是规律性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对高等学校的立德树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很深的影响,第一,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对于学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二,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对于挖掘专业的创新创业资源,实现创新产品产学研对接,产生出经济效益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三,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第四,教育的融合发展对于学科之间的融合发展,以及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思维交流起到积极的作用。创新创业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二、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耦合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耦合起到的积极的作用,其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也在近年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体现,但是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的课程对两项教育的融合带来一定的困难。

培养模式存在差异,不同类型学校产生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这都对于两项教育的耦合起到一定的制约,人文科学专业、社会科学专业、自然科学专业不同的培养模式由很大的差异,由于模式不同也就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方式、内容、形式都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给两项教育的耦合带来了挑战。

目标定位存在差异,大部分高校设置了创新创业课程,其主导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部门很多,例如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处、教务处,不同的部门主导,课程设计以及课堂效果的产出值不同,极少数的学校设置了创新创业学院,虽然对创新创业教育有了系统的规划和设置,但是,作为高校的专业教育更多的以“育人”为目的,而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孵化”功能没有得到体现。

教受方式存在差异,专业教育大部分已课堂教育和实验教育传授知识为主,通常采用传统的班级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受方式则是以启迪学生思维,带领学生实践创新项目为主,通常采取的是团队分组的形式开展学习和实践,两项教育的存在的差异也给两者融合带来困难。

三、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机制研究

实践教育和课堂教育的协同育人。专业教育是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业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课堂教育给学生提供了理论知识,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提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积极打造适合专业教育的实践教育平台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帮助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转化为具体的实践项目,同时,不断加强创新创业学院建设,打造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的名头,在这个平台上,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过程建设和跨学科的文化建设,适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其他学科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达到教师互聘,学分互认,学科互换的效果。

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的内容共享。基于现有的校内教育资源与校外资源建立联系,联合高校、企业、政府共同开展各式创业创新相关实践活动与竞赛等,构建校内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大学生孵化园、科技园、创客空间等平台,将创业创新的资源进行网络化,从多方面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校企合作共建校内、校外专业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仿真的模拟企业创业创新情境,让学生在创业创新的过程中有一个比较接地气的基础与现实背景。其次,为专业老师提供创新环境,构建校企的直接联系,让老师通过这种联系直接走进企业的前沿进行技能实践创新,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与研发能力;对于参与企业研发和创新工作的教师采取奖励机制。

顶层设计和自下向上的政策并举。创业创新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创业创新不仅仅是一系列的课程设计,更多的是需要部门等整个系统的策划。首先,进行顶层再设计,基于现有的应用型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的再设计,在专业教育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融合创业创新内容与思想。例如,开展一些专业教育有关的创业创新大赛、互联网创新创意大赛等;鼓励学生成立与专业相关的创业创新社团、协会等。其次,自下而上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参与度。鼓励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增加第二课堂分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创业创新学习,在各项评优评先方面给予支持;建立教育部门考核奖励制度,在对于各个部门进行考核时加强创业创新方面的考核,由此多方面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源动力。

成果转化和产研结合的协同发展。在创业创新的激励制度下,让学生创新作品与市场接轨,实现创新成果转化为创业实际,加强创新项目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基于对现实背景和市场刚需的了解,来投入创业热情,另外还需要加大对于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等实践基地的完善,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让更多的学生更愿意将自己的计划落地实践,转化科技成果。最后提升学生作为创业者的商业素质,创业的商业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公司能走多远。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带领学生近距离的接触企业,以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创业者应有的素养。

四、总结

在当前国家大力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战略的大好前提下,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社会的需要,高校教育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耦合融合,建构完整、全面的高校教育体系和框架,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培育出与时代更契合的人才。

猜你喜欢

耦合融合专业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