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媒体融合环境下典型报道创新
——以王继才典型报道为例
2018-03-27卢继键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南京教学区
卢继键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南京教学区
当今典型报道在大众心目中呈现出一个“既重要又无聊”的矛盾印象:一方面持续发酵的“戏子误国”思潮,要求媒体对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给予更多关注。这种思潮虽矫枉过正之嫌,但在客观上证明了典型报道的当代价值。另一方面,《青年记者》杂志调查显示,无论是网络投票者还是接受问卷调查的新闻从业者,先进典型宣传在“平时最爱看的新闻信息”中所占比例均为0。[1]两个貌似相悖的事实告诉我们,典型宣传影响力的减弱,不在于典型报道本身失去了价值,而在于新闻从业者适应时代变化、创新典型报道的步伐迈得不够快。
今年8月开始,随着习近平对王继才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全国范围内对王继才的宣传报道拉开序幕。笔者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重要媒体入手,分析此次典型报道出现的新变化,以期为改进新闻报道工作、增强典型宣传生命力提供思路。
一、突破“高举高打”思维定势,创新典型报道形式
在我国,较高规格的典型报道从典型的发掘选定,到宣传的组织和实施,都有一套十分严格的程序和规范。传统媒体长期形成的“大通讯—响应—体会—总结”生产链条,以及潜在形成的“高举高打”思维定势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新闻从业者自身,实际上对典型报道创新起到了一定负面作用,最突出表现就在于同质化模式化的报道方法,以及未能及时吸收新媒介形态的传播优势。
在此次的王继才典型报道中,上述问题有所改观。比如,解放军报除了多篇长篇人物通讯、评论以及学习典型精神的“响应稿”等规定动作之外,积极拓展了典型宣传的外延,如与公益广告结合,做成主题公益宣传;在副刊上发表文学性较强的纪念散文。涉军微信公号“一号哨位”推送的文章《推荐一份年薪百万的工作,签约32年!》从最近热炒的“高薪岛主”新闻入手,将王继才与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的守夜人相称,为王继才精神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角度。
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开展典型报道也是一大新亮点。如中国军网发布的视频《VR视角,带你走一走王继才的巡逻路》,利用最新的VR技术,以全新的视觉体验真实再现了王继才夫妇工作生活的日常环境,是一次利用新兴媒体技术进行典型报道的有益实践。以上这些做法,都摆脱了我们对典型报道的传统印象,并且取得了相对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观察者的存在,使作为“他者”的典型人物更加贴近
在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影响下,部分新闻从业者往往将客观性作为新闻写作的第一原则,在新闻文本中尽量降低记者自身“存在感”,避免在报道中加入主观判断。然而从典型报道诞生之日起,饱含感情色彩、政治导向鲜明又一直是其区别于其他新闻题材、甚至是资产阶级新闻实践之处。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张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学界讨论中得到一定体现。“新闻界对‘典型报道’的关注一方面出于对长期以来典型报道实践模式的反思,尤其是典型报道在真实性和宣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展开了对‘新时期’语境下典型报道如何开展的初步探索”。[2]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一些媒体在典型报道的手段上勇敢迈出了创新的步伐。笔者在此次王继才典型报道的研究中发现,记者作为“观察者”的存在感明显提高。如解放军报长篇通讯《在那并不遥远的地方》在开篇写道:“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燕尾港坐船上岛,绕行长长的防波堤,航程12海里。在手机的电子地图上,它与大陆的直线距离只有9公里”“那天,记者夜宿开山岛。抬眼望去,大陆上的灯光沿着海岸绵延不绝,融入满天星斗。海风中,仿佛能嗅到来自对岸繁华都市的人间烟火。”作者抛弃了俯视的全知视角,而是从一个真实的探访者的角度出发去介绍开山岛的地理位置信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代入的机会,也为典型人物贴近读者提供了机会。光明日报通讯《一个人感动一个国》则更加看重思想深度,以“真与实”“大与小”“爱与恨”“变与不变”四对概念关系统驭全篇,体现了作者深刻的哲学思考。解放军报客户端的《一人,一岛,一生》,以“霍去病封狼居胥”“升国旗”“背包绳”“雷锋”等极具民族与军旅特色的意象贯穿全文,充分彰显了当代军人担当报国重任的精神风貌。
以上这些例子,在坚持真实报道的前提下,将报道视角回归到人自身,以观察者的姿态主动建构典型人物。这种做法也许与新闻专业主义“客观性”概念格格不入,但它却实实在在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人”的视角。当然,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观察者”,则是另外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三、写好典型背后的“一群人”,搭建“一个人”与“所有人”的桥梁
典型报道的理论根基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新闻事实的个性来源于社会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记者在构思典型报道时,突出共性才能使鲜明的个性反映一般,代表一般,对一般有指导意义……搞典型报道,应当着眼于共性,立足于个性,共性反应得越突出,指导性就越大,典型就越有说服力。”[3]
然而现实情况是,为了使典型人物的“个性”更加突出,片面突出典型的个人特质,而忽视了典型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关系,呈现出典型人物与社会现实的“割裂”状态。过去不少报道中,典型背后的“一群人”往往只在提供直接引语时才有所贡献,在典型事迹中频频沦为“被拯救者”甚至是“群众演员”。典型人物被强行赋予“鹤立鸡群”的高位,反而给人物本身带来了异常脆弱的生活逻辑。
在本次王继才典型报道中,媒体在塑造王继才个人的精神特质时,没有将对王继才的人物塑造孤立于社会环境之外,而是将王继才融入到背后的“一群人”之中,为典型示范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现实空间。
在塑造王继才形象的过程中,妻子王仕花起到了重要作用。她不仅从始至终见证了王继才32年的守岛岁月,更是在王继才离世后记者所能接近的最核心新闻来源。事实上王继才的典型报道,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夫妇二人事迹的报道。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对王继才的报道中都大幅涉及夫妇二人在守岛岁月中的日常生活片段,而且很多是以王仕花以第一人称角度进行呈现。
除了王继才与妻子的夫妻关系之外,多篇报道基本上都涉及到王继才与长辈、子女、武装部领导、渔民、老兵、不法分子等人物的关系,而且不少人物关系线索都有始有终,具有相当的时间跨度。这些相互交织的线索贯穿全文,在王继才背后建立起一个广阔的关系网络,深刻揭示了典型人物与当前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为读者理解典型、学习典型人物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社会基础。可以说,写好典型人物背后的“一群人”,实际上是为典型人物“一个人”走向现实社会“所有人”搭建起的一道桥梁。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网络媒体日益崛起的近几年,媒体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融媒环境下新闻报道题材与样式的杂糅与变异,大大超出了新闻人的想象。一方面,“标题党”等严重违背新闻事业原则的行为遭到了普遍谴责和强力整治,另一方面,以自媒体文章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实践在吸引受众关注、引发社会舆论上的效果有目共睹。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为传统媒体“拳头产品”的典型报道逐渐迈出了创新的步伐。只有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潮流,大力创新宣传报道内容和方式,典型报道才会在更长远的未来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