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家庭情景喜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以《搞笑一家人》为例

2018-03-27刘可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情景喜剧韩剧喜剧

刘可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一、韩国家庭情景喜剧现状分析

(一)家庭情景喜剧

情景喜剧是指在特定的情景和特定的人物关系下发生的一系列带有喜剧色彩的情节剧。采用幽默、滑稽、戏闹的喜剧形态,将人们在现实境遇中的种种无奈、困惑、企盼、梦想作了喜剧化的释放。学界根据题材,将情景喜剧划分为家庭情景喜剧和工作场所情景喜剧两类。

(二)韩国现状分析

在民主制度的资本主义韩国,除了KBS之外,韩国三大电视台都以守法经营的基础上的经济收入为最终目标。在以广告收入为主要方式的电视经营模式中收视率与利润率成正比的。所以,拥有广大收视群体的家居喜剧才能够长久不衰的流行。韩国近些年比较出名的家庭情景喜剧有:松药店的儿子们、妈妈去哪了、洗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等,这些电视剧的投资较小,拍摄日期在9个月左右。

(三)《无法阻挡的High kick》介绍

《无法阻挡的High kick》又称《搞笑一家人》,是韩国MBC电视台于2006年11月6日开播的167集喜剧电视剧。该剧由金秉旭导演执导,最早由山西电视台引进,后在中国大陆地区也在各地方电视台播出。在其他竞争电视台播出每日电视剧的时段,该剧以15~20%的收视率力压群雄,进而使该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也有所提高。摄影棚摄像机和ENG摄像机以4比6的比例投入使用,并力求达到完美电视剧效果的一点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二、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原因

(一)艺术成就

1.人物角色设定精巧 矛盾关系合情合理

在《搞笑一家人》中,编剧非常重视突出所有人物的角色性格,并且各不相同,但又直接浓缩了家庭中各个人物的特质,因为人物性格代表了社会上一部分人,并且有充分的空间把自己的角色人物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脱离扁平化的性格设定,编剧希望用这种方式扩大该剧的受众范围在家庭情景喜剧中,每个角色的表演决定着整个电视剧的好坏,同时,除了自身的表演,针对每个族群,也要有特定的角色,使他成为这一族群的缩影使之成为不是只针对一部分人演的情景剧。通常我们认为,电视剧中的矛盾冲突是其可看性的根本。而在《搞笑一家人》中,因为人物关系所造成的矛盾冲突处处可见。

2.剧情贴近生活,无太多空想成分

《搞笑一家人》顾名思义就是讲的一大家子的搞笑故事,每集中都会穿插无厘头搞笑情节,在搞笑中不经意间还会流露出小小的温情。故事的主线是民勇、允浩、敏静、申智的四角恋,关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金范、敏浩的日常生活,以及邻居姜尤美的悬疑刺激的间谍生活。每一集的故事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博君一笑的同时也发人深省,感受到导演想表达的对于生活的含义。

(二)《无法阻挡的highkick》中的跨文化普世性

1.永恒的人性

在韩剧《无法阻挡的highkick》中,70岁的爷爷作为一家之主,虽然专制保守,却不失单纯的性格;大儿子赚不到钱常常失败,但是却有着天生乐观的性格,最终终于和朋友合作开办投资事务所而获得了成功;大儿媳则是自信聪明精干的女强人;离婚的小儿媳虽处事莽撞,但是生性善良;家中的两个孙子一个不善运动却头脑聪明、另一个则是学习倒数但正直帅气。片中的每一个人虽然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但是都包含着真善美的本质,无不透露出永恒的人性。观众可以在其中看到孝敬父母、朋友之间要以信义为本、对家庭亲情要珍惜等等美好的品质。

2.首要的家庭

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首次提出了集体记忆这个概念,它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概念,以便于跟个人的记忆区分开,它指的是在一个群体里或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共享、传承以及一起建构的事或物。一个‘记忆的场所’是任何重要的东西,不论他是物质或非物质的,由于人们的意愿或者时代的洗礼而变成一个群体的记忆遗产中标志性的元素。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集体记忆就是有关家庭记忆的方面,因为家庭并非是一个封闭、孤立的社会群体,但他不会消解于其他各类的社会群体中,同时家庭记忆本质上属于一种社会记忆,受到社会力量的框定,但每个家庭有有自己独特的记忆。因此,《搞笑一家人》以一个普通的大家庭作为背景,展现出家族成员之间生活故事的种种幸福、种种无奈和在生活中缺少宽容、缺少理性而给双方所带来的伤害,因为家人不仅是一种关系,更是一份责任。

3.积极的心理学

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已经成为近几年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与以往心理学关注焦虑、狂躁、妄想、幻觉、由于等消极心态不同的式,积极心理学更加关注爱、勇气、乐观、希望、快乐、信仰、毅力等积极领域,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潜能,主要包括三大研究领域: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人格特质以及群体层面上的积极社会组织系统。在《搞笑一家人》,几乎都在传递这种积极的心理学,当奶奶和姥姥同时给小孙子李敏浩庆祝生日时,姥姥送了一部手机,而奶奶送了一个防辐射的玉石,却遭到了小孙子之外家人的嫌弃,而小孙子注意到了奶奶的不开心,仍然坚持佩戴在手机上。

(三)中韩影视共融的文化脉搏

自1997年中央电视台引进韩剧《爱情是什么》以来,韩剧在中国市场上一直十分火爆,形成一股韩剧热,学界和民间将这股潮流成为“韩流”。韩剧在中国大行其道是有一定原因的,而归根到底就是中韩两国有共融的文化脉搏,中韩两国无论是古老的文化传统还是社会现实都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中韩文明的文化交流融汇,形成相应的文化圈,相同文化圈内的各个文化实体沟通与交流起来能够产生共同的情感。这种文化共同感具有感情色彩,这样一来人们对自己的群体文化和群体成员就会产生亲近感。

1.文化传统

王岐山在2014年两会期间参加北京代表团的审议时曾经说过,韩剧的内心和灵魂就是儒家文化,这恰恰就是中华文化回归的升华。中韩两国同属儒家文化圈是毋庸置疑的,儒家思想在这两个国家的影响力都是深远并且广泛的。在韩剧中,儒家思想中的“礼”、“孝”、“忠”、“恕”、“德”以及等级观念、父权观念都有明显体现,也是韩剧要表达的核心价值观,而这些自然也能赢得中国观众的认同与支持。比如在《搞笑一家人中》,祖父一辈、爸爸叔叔一辈以及孙子一辈遵循着严格的等级观念,一家三代在晨练排队时也要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好,而年纪最大、等级最高的爷爷自然是这个队伍的领头人。为此,年纪最小的弟弟当然要反抗,也受到了爷爷的镇压。在此期间产生了不少笑料,这些笑料都是为中国观众所理解的。

2.社会现实

中国观众之所以爱看韩国电视剧,是因为两国的社会现实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其实早在1992年,中央电视台就曾引进过一部韩剧,名为《嫉妒》。但这部电视剧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中国观众的关注。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当时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不发达,民众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下的思维模式。因此《嫉妒》中韩国资本主义下的经济情况,社会现实以及思维模式并不能被当时的中国观众所理解。随着中国市场经济逐渐确立完善,经济逐渐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思潮逐渐更新,观众对韩剧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物性格也就可以理解和认同了。

三、韩国家庭喜剧在中国传播带来的思考

(一)对中国家庭情景喜剧市场的丰富

韩国家庭喜剧在中国的流行,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家庭情景喜剧的市场。在中国,经典的家庭情景喜剧无非是《我爱我家》、《家有儿女》等寥寥几部,市场不免匮乏。韩剧中的“亲和”“好奇”力,引发了中国受众对韩剧的关注和喜爱,尤其是对这种“同源文化差异性”的好奇,满足了受众的内在心理匮乏与谨慎渴望,契合了人类普遍的情感追求和信仰,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家庭情景喜剧市场的。

(二)对中国电视剧制作的推动

我们可以从韩国家庭伦理喜剧中吸收好的经验来丰富中国家庭伦理喜剧的内容和形式。第一,以小见大,在细节中品味生活质感。韩国家庭伦理剧都是围绕着日常生活中繁琐的小细节、小矛盾展开的,观众可以品味出生活的真实味道。这些年大陆家庭喜剧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中国版《搞笑一家人》,虽由韩国同名情景喜剧改编,却融入了中国式的喜剧元素。从小事入手,更易引发中国观众的共鸣。第二,增加底蕴,营造文化氛围。家庭伦理剧展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引发观众对生活的反省和感悟。中国的电视剧本身就非常注重“教化”功能,应该要将视野开阔一些,对亲情和美好爱情的展现多一些。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多地体现电视剧中,增强其在大众传播中的教育作用。

四、总结

韩国家庭情景喜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占据我国海外剧场播放的市场,对我国以至东南亚国家本民族的电视剧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它们平实的内容、精致的制作、博大的文化、完善的制播、务实的营销等都给观影者留下深刻印象,在跨文化传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吸收韩国家庭制作的优点,我们可以把我国的同类电视剧推向更高的层次,繁荣我国的电视剧行业,甚至带来经济的更快发展。

猜你喜欢

情景喜剧韩剧喜剧
浅析国产情景喜剧的特征
浅析国产情景喜剧的特征
韩剧的那些美丽“套路”
Situation Comedy情景喜剧
《喜剧总动员》喜剧人 放肆笑
互联网时代情景喜剧创作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喜剧世界
“含泪的笑”——《欢乐喜剧人》对喜剧的重新诠释
论中国情景喜剧美学审视
感不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