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社会化媒体中环境舆情风险的表现
2018-03-27卜梦尧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卜梦尧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总体而言,社会化媒体中的环境舆情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造成社会恐慌、诱发群体性事件、加重舆论压力。把握好环境舆情的风险所在有助于根据不同诱因制定相应的策略,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规避,正确的引导舆论。
一、官方网络平台发声滞后造成社会恐慌
环境舆情风险的形成是公众理性和非理性观点交织的结果。当某个环境问题发生后,官方网络平台的信息发布对舆论的引导有重要作用,一旦其失声,就会造成社会恐慌。
11月4日凌晨,福建泉州市泉港区东港石化码头发生碳九泄漏事件,部分渔民因身体不适住院,当地渔民谈“碳九”色变,这一事件引发大量舆论,舆情风险不断加剧。究其原因,官方平台信息发布滞后使网友对相关部门的办事能力产生怀疑,从而造成渔民们的担心与恐慌。舆情发生之后,多数舆论质疑涉事相关单位存在隐瞒实情的情况。如央视网评论指出,面对可能严重的后果,涉事公司避而不谈,环保部门不断发布环境空气质量通报,一再告诉公众,正常正常很正常,安全安全很安全。问题是,这样的“正常”和“安全”并不能消除公众的疑虑。光明网评论更是直指泉港区官方难以逃脱瞒报的嫌疑,认为政府至少在信息公开和污染通报上存在重大疏漏。这些评论都有针对性地指出相关官方网络平台对碳九泄漏事件的信息发布不及时,一再掩盖、回避等问题,面对网友迫切询问的碳九毒性如何、对居民毒性多大的问题,相关网络平台上也没有正面的说明。信息的不对称加重了网友的非理性猜测,人们对碳九充满畏惧,带来了社会上的恐慌。
二、网民煽动性言论诱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如今,社会化媒体不断进步发展,在方便了个人用户的同时,也为网友之间的联系沟通提供了便利。网民可以利用微信群、微博群以及论坛等平台传播和交流信息,当公众了解到某个环境事件可能会危及自身利益时,便会因一时冲动发表众多煽动性言论,试图带动网络中的群体进行抗议以维护自身利益,由此产生了大规模不良的群体性事件。
从2012年的什邡反对钼铜项目事件和启东反对排污项目事件到2015年的深圳拒绝垃圾焚烧厂建造事件,再到2016年的浙江海盐反对垃圾焚烧事件,这类环境群体性事件备受关注。可以说,社会化媒体的广泛使用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助推作用。事件在酝酿阶段时,即附近居民得知要实行这些项目的当日,就会有人在QQ群、微信群以及各种论坛中传播相关信息,散布各种图片及视频,甚至还会通过社会化媒体现场直播民众抗议的场面。这些群内人数众多,成员复杂,信息把关缺失,加之网络的匿名性,成员可以随意发表各自的言论,其中不乏充斥着煽动性言论和情绪性语言,这些言论加剧了人们的抵触和愤怒情绪,不少网民会因此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去。在某个环境事件发生后,如果触及民众利益,便会有部分人表示抗议,试图在社会化媒体上发布煽动性言论,诱使其他民众参与到其中。这些带有煽动性的言论如果被人们认定为事实时,就会出现一个具有共同心理认知的群体,社会化媒体的出现更是加快了这一群体的形成。
三、泛娱乐化的传播方式加重舆论压力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不少网民选择通过社会化媒体这一途径填补碎片化时间,释放压力,缓解紧张情绪,随之而来的恶搞、无厘头信息便会充斥在虚拟世界中。当某个环境热点话题出现以后,一些网友便借助微博、论坛等社会化媒体发表搞怪的言论对环境事件进行评价,“泛娱乐化”现象在环境舆情中的表现十分突出。以雾霾这一话题为例,近三年来,北京雾霾频发,红色预警频现,新浪微博中也出现了各种关于雾霾热议的话题。通过观察发现,在这些网友议论的话题内容中,除了雾霾出现的原因列举、防护建议和市民的所见所感及内心恐慌等内容之外,无奈与自嘲也使得各种无厘头信息在网络上肆意流传。大量恶搞的表情包,调侃性的顺口溜或“段子”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如:为人民服“雾”、脑子不再进水而是进霾等。这种“泛娱乐化”传播方式的盛行,提高了雾霾这个话题在网络上的热议热度,从而给相关管理部门带来了更大的舆论压力,也使得其公信力大大降低。
在社会化媒体广泛使用的今天,环境舆情风险被快速、有力的放大。一方面,这能够促进区域环境治理新政策的出台,对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化媒体难以对信息客观性和公正性进行评价和监督,无法避免信息的夸大和扭曲,不利于风险的管理和社会的治理。因此,在规避环境舆情风险过程中要做到:涉事主体及时发布相关环境信息,做到关键时刻不失声;公民要培养网络素养,当环境事件发生时,发表正确言论,不造谣。这样,才可以在多发的环境舆情风险面前维护舆论生态的稳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