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反PX事件中符号化记忆的传媒纾解策略研究
2018-03-27张楚越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张楚越 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近几年的环境事件中,媒体在无形中分化出了政府与民间两支力量。一方面,传统媒体在传播活动中占据着舆论主导性地位,通过符号的赋意、加工来对社会形貌加以描摹和建构。另一方面,人们借助新媒体带来的表达诉求的契机,簇拥其成为了他们维护、争取自身权益的武器。而新媒体亦为符号化记忆的泛化与扩散提供助力,并对既有社会秩序与媒介生态形成冲击。系列反PX事件折射出的是现代科技引起的价值断裂裹挟着人们对于自然控制的不确定性,它也从嵌入媒介风险话语体系中逐渐被析出成为一个标志性的记忆符号。
一、环境传播中符号化记忆的彰显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生态焦虑和技术焦虑的叠加催生了自然风险和社会性风险效应的凸显。媒介化社会下,人类所生存的现实世界不仅是自然世界、物质世界还是一个符号世界,媒介所制造的不仅是新闻产品,还有媒介记忆。新媒体环境中,传播所具备的现代性带来的实时性、超地缘性、浅层次性等使得大众对信息的停留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催生了社会记忆的窄化和信息的简约化、符号化以及片面化等现象。这些都已经决定了符号的意义方向和意图定点,在环境传播的语境中凸显出符号化记忆对受众心理的深刻影响。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社会公众的“环境敏感”助推着各地环境事件的频发,各地民间舆论的兴起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威逼之势。在坊间被划为危险化工项目的PX随着各地反对声潮的不断扩大,妖魔化和符号化的形象日益凸显。而这与民众对媒体常年报道化工事件和负面新闻形成的恐惧记忆密切相关。例如媒体在大连福佳大化化学品泄漏事件的报道中,化学品、泄漏、有毒等关键词的复现加深了PX的负面印象,陌生的符号代称承载着民众的认知与记忆储备。
二、符号化记忆下的风险议题转向
大众传媒借助着符号生产机制形塑着社会生活的样貌,建构了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传媒不仅建立着规范的社会公共意义体系,还依此进行着有力的意识形态操纵和社会变革。随着公民对环境要求的提高与自身权力意识的增强,环保问题在社会议题中享有的政治合法性与舆论支持度得到显著提升。此外,以生态环境为背景的社会抗争事件亦获得了较为清晰的“媒体能见度”。而由此跟随着符号风险漩涡席卷而来的还有人们的批判性修辞和对抗性解读。
然而,在社会传播活动中,权威群体不仅享有丰厚的符号资本,话语权往往也相应的被政府、利益集团、专家学者以及媒介控制者所掌握。普通公民的媒体发声在与媒体公知、专家、精英们的话语较量下依旧相对无力。对于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来说,自我表达的愿望依旧强烈。于此,对抗性视角下的舆论开始出现转向:即最初的环境问题从话语框架中挣脱而出,取而代之的是由环境议题向政治敏感议题的转变,且人们的关注点也相应的转变到贫富差距、官民矛盾、劳资纠纷等问题上。
三、符号化记忆的传媒纾解策略
新媒体风险语境下,信息编码解码的不对称导致了传播效果的裂变。传统媒体强硬的官方主流叙事亦变相剥夺了民众的话语资格,民众表达诉求渠道发生堵塞,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敏感事件。究其内在原因并不仅是单纯性质的环境诉求问题,而是与纷繁复杂的社会诉求交织在一起。环境事件中的传媒报道多维度的展现了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话语体系,而符号化记忆中的反PX事件也展现了穿插在社会格局和历史谱系下的多方利益博弈。
(一)参与式民主解构对立立场
纾解媒体事件中的二元对立情绪,理性的赋权式的公民参与就变得颇为重要。“参与式发展传播是草根接受者与信息提供者之间,透过发展传播的中介,所展现的一种双向、动态的互动。”(1)“权力中的转移使被边缘化的群体得以发声,为他们提供时间和空间来表达他们的焦虑,定义他们的问题,规划他们的解决方案并且使之产生作用。”(2)然而,在参与式传播中的新媒体虽然具有跨越时间空间和摆脱社会常规宰制的能力,但在实践中依旧存在着严重的媒介鸿沟。在系列反PX事件中,专家的科普与民众的认知间知识鸿沟效应显著,双方群体的符号化记忆有着各自的形成规律却也因不同的境遇存在着对立与分野。
在此对立场域中,媒介更需要从常人视角的主流意识贯彻普世价值观念以及独立报道和写作,进而分化或是虚化对立方的记忆界限。抛弃整齐划一的报道模式与框架,打捞那些被大意识形态所压制的独立的个体。在处理方式上,媒体与政府间所达成的参与式民主在赋权的基础上应积极重塑社会公民的身份。如在知情权的问题上应做到信息的及时公开,同时赋予群众切实的参与交流与实地体验的权利。依此建立的以对话和参与为基础的纾解机制无疑将改善弱势群体长期处于不利位置的处境,以及改善社会领域和媒介生态中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问题。建设PX项目需要公民的参与,也只有在公民积极参与的前提下,其带来的经济成果才能转变为公民共同创造的结果。
(二)还原事件语境净化舆论生态
符号化记忆的固化,依赖于记忆形成之初脱离语境化的认知经验。PX的妖魔化与其被置于负面报道的话语框架密切相关,致使PX的低毒化合物属性被负面语境所遮蔽。危险、毒性等负面词汇和概念,建构起了PX特有的、恒定的身份位置,不实谣言催生出社会政治性恐慌。而谣言是社会环境与社会心理作用下的产物,路易斯•怀特认为:“那些听到谣言的受众通常会根据其本土语境下的意义以及最近的历史来理解谣言”。(3)所以,谣言的产生有着其有利的语境。新媒体在弱化符号化记忆的过程中,需要树立客观的话语立场并明晰报道的话语倾向,以期还原事件语境给群众以客观认知事件全貌的机会。
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单一的传播模式转向多级,禁锢的舆论环境逐渐开放,舆论环境日益宽松,民众舆论表达诉求高涨。新媒体的产生改写了传统的传播秩序与传播格局,拓宽了舆论表达的话语空间,更颠覆了传统话语表达的等级制度。但反观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活动,信息的传播语境与传播道德正经历着信息洪流冲击所致的腐蚀与消解。PX事件下,新媒体的话语环境多充斥着非理性的情绪言论。而此种非理性的言论与恐惧往往在媒体的辟谣报道中得以复制而逐渐放大进而演变成为空前的舆论事件。所以,规范、整顿媒体舆论语境有助于肃清谣言净化舆论生态。
(三)重塑权威合法性符号资本
符号资本是对赋予对象身份地位名声荣誉的一种认可,具有赋予对象合法性的效能。布尔迪厄认为,“符号资本的运作,是由社会场域建筑的制度和社会行动者共同参与的,并以对符号的信息认知方式存在。借助具体的符号,符号资本的象征权力将世界的区分原则和被合法化的世界观输入给行动者,并作为交流和认知的结构被内嵌入行动者的身体,成为内在的感知体系,指导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4)当下政治经济社会赋予了媒体符号资本并使之合法化,但在如今的市场化运作体制中,这种信誉和认可正逐渐被蚕食。媒体需解决现今面临的市场竞争下的不当手段、追求新闻时效性下的信息泛滥以及受传者角色互换下的谣言丛生等问题。至此,规范媒介的公共话语表达,构建公众与专家平等沟通的互动机制是重建双方信任关系、实现二者间有效沟通的关键。
而平等沟通的前提需要共通的话语体系做保障,大众传媒则理应承担起普及科学知识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须秉承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原则、提升媒介知识素养,在逐步取信于群众、领引社会舆论的过程中重新树立媒介的合法性符号资本。系列反PX事件表明,“风险传播的重点在于‘专家对非专家的传播’,即信息富有者对信息贫乏者自上而下的教育。”(5)“风险社会中人们一方面质疑科学的普遍合法性地位,另一方面又必须举起科学的大旗来解决应对风险。科学作为非政治领域,独立于合法性程序之外、不受公众影响的传统观点和做法,因为封闭的科学决策过程与公众的民主价值取向是冲突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公众对政府及专家共同体的不信任,使科学决策失去合法性。”(6)专家的研究与公众的生活以及现实的社会环境问题存在割裂,冷冰冰的科学术语在知识传播效果层面实则并不理想。于此,建立公众与专家共通的话语体系,完善知识传播的技巧和方法,帮助专家学者更好的呈现自己的科研理念和知识观点是让公众了解科学的重中之重。
四、结语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会集体的符号化记忆来源于情感纽带联结的共识与认同,且记忆的存活旨在集体中的个人与个人情感信仰之间拥有的一种同质性和一致性。而这种共同性的构建和形成得益于媒介化社会的信息传播机制,并渗透于社会化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的集体意识当中。系列反PX事件依托群体的符号化记忆,以非理性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是表达集体意见、显示集体意志、彰显集体力量的社会集群行动。传媒对公众舆论及群体心理的引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达到共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动员和媒体科普的过程。可见,当下媒体在公众领域的引导层面和实践层面面临着复杂的现实困境。其中包含政治因素、体制问题以及社会动因等,这都涉及到当下转型期国家和群众的生存发展现状。传媒干预和基层政府治理因在重塑公信力的前提下双管齐下,进而有效纾解符号化记忆所带来的弊端,助力社会群体的理性表达。
注释:
(1)WHITE A S.Involving People in Participatory Process[C]//WHITE A S.Participatory Video:Images that Transform and Empower.London:Sage,2003:33-62.
(2)TOHOMAS T,PALOLOM.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A Practical Guide[M].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2009.
(3)卡普费雷.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M].郑若麟、边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25.
(4)Bourdieu,Pierre(1989).Social Space and Social Power.Sociological Theory,7 No.1(June),18-26.
(5)郭小平.风险社会的媒体传播研究:社会建构论的视角[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152、340.
(6)张燕.风险社会与网络传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