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解读家风观察类节目《儿行千里》的创新性探索

2018-03-27胡雯婷广州市广播电视台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何炅家风主持人

胡雯婷 广州市广播电视台

《儿行千里》这档节目的关键词是“家风”一词,共10期节目,每一期节目讲述的都是发生在寻常百姓家的家庭小故事,向观众传达的亦是寻常百姓家的“家风”,虽然平凡,却不平庸,20个家庭所拥有的家风各具特色,可谓“千里挑一”;从内容到形式直指人心,值得每一位观众细心品味和感悟。

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儿行千里》的选题特色

(一)以家风为主基调,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南宋教育家陆九渊曾说:“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知礼义,重家风,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优良的家风如化雨春风,守着家、护着国,正所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李彬是一位老兵,他的父亲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自小给李彬种下了“英雄梦”,并告诫他要踏踏实实做事。而善良的母亲则一直教导李彬,要帮助有困难的人。李彬铭记于心,于是,他替牺牲的战友尽孝,22年奔波在不同的地方、照顾18位“爹娘”,无怨无悔。钱永刚,与其父亲钱学森一样远行千里求学,学成之后也是毅然归来、报效祖国。“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乃父告之。”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去美国留学时,其父钱均夫为他写的庭训,爱国主义正是钱氏家风重要的组成部分。重庆企业家钟丛荣家境优渥,他是一个“奇葩老爹”,因一句“不要把垃圾留给后代”而致力于环保事业,带着夹子、文化衫和“小蜜蜂”(小音响)三件宝到处高调做宣传。钟丛荣对孩子们说,捡起的不是垃圾,而是国人的脸面……就这样,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优良传统在《儿行千里》节目里发扬光大,小家的善良乐观向上,扛起社会的责任,顶起民族的脊梁,终将铸就大国的铮铮铁骨。

(二)以家风彰显价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24个字在日常生活中闪耀着不一样的光芒,每一个中国小家庭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这24种不同的精神与态度。

《儿行千里》这档节目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也在于它通过叙述各个家庭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向观众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8月18日,“海洋石油981”钻井成为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31岁的孟文波带领团队成功完成测试。孟文波远离陆地家乡,着陆大海中央,每一次和父母妻儿道别,都不知何时再见。母亲临别时说,儿要开采石油,不要害怕吃苦,笑看大风大浪,国家需要你们,吾儿努力坚强。“治沙人”张立强一家堪称现代愚公,张立强的父亲在去世前为孙辈们所取的名字(张继林、张继业、张继成、张继功)无不显现着他的美好愿望——“林业成功”。三十年的时间,张家人沿着父亲的夙愿,将11万亩荒沙变成了绿洲。张立强告诉张家的后辈们:“我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也没有什么文化,但他们用自己的一辈子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认定了的事情,就不要怕困难,一定要坚持下去。记住了,孩子们!”王新法,薛家村名誉村主任,不到四年时间,帮助薛家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2017年2月23日,王新法在工作中因过度劳累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但他的事业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女儿王婷带着父亲的期许,远行千里,去走父亲未走完的路……坚强、勇敢、善良、坚守、担当——每一个身影书写的都是带有“中国骄傲”的故事;所有让人肃然起敬的瞬间,映照出每一股家风在后代身上的精神气象。

二、《儿行千里》的节目创新性

(一)以家风故事唤起受众的集体记忆

《儿行千里》里的生活智慧和经验虽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但是那份血浓于水的守望、思念及温暖与大众情感相融相通,更易唤起大家的集体记忆。在第二期节目中,第1个家风故事是“签了生死状去往离家8000多公里以外的中东战地的新华社记者陈序”的故事。陈序讲到回家后“喝酒撸串”、“骑自行车上班”、“穿着拖鞋下楼扔垃圾”等小事儿都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在我们看来,这是多么平常而又不值一提的事情,但是对于战地的难民们来说,却是一种奢望。这也是为什么陈序会在节目结束之际,真诚地向大家说道:“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和平的世界,也不是生活在和平的时代,而是我们有幸地生活在了和平的国家,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一份平静。”同时,陈序也曾动情地表达:“回家真好,陪伴在父母身边真好。”他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希望女儿可以勇敢地出发,不畏前路的艰难,因为爸爸会一直陪在你的身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主席曾说过,“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而陈序的故事告诉我们,“家”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温度的一个字,而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是我们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而家风,则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情怀,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每个人行走四方沉甸甸的爱的行囊。

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儿行千里》这类创新节目的出现使得中国综艺节目不再只是资本控制下信息全球化的产物,不再充斥着大量的外部资本和商业元素;“共鸣”,更易于吸引观众、留住观众。

(二)节目营造温暖、亲切的氛围体验

节目以“纪实+采访+文化”为主要形式,展示普通家庭的家风精神财富。它温情却不煽情,没有刻意拔高和宏大叙事,只有大爱无言和润物无声。

节目的主舞台,是一条回家的路。整个主舞台,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团圆式的“游子归来”的氛围。半开放式舞台如同母亲怀抱,无数代表希望、快乐和温暖的小黄灯在舞台两侧守护着;舞台中央的天花板和嘉宾通道地板,都使用了大量的LED屏,根据主人公的故事进行了订制式的精心设计,变化出切合主题内容的不同背景。何炅第一次登台的时候,舞台上方的LED屏中出现了一条“家”路,这条“家”路由不同字体的“家”铺就而成;随着何炅从舞台缓缓走出,“家”路也从暗到明,不同字体的“家”逐个点亮的过程,让经历过各种出场方式的何炅也感慨道:“这是我最想走的路,是回家的路。”

在《儿行千里》的10期节目,无论是主持人何炅,还是主嘉宾及家人,亦或是台下的观众,都是非常温暖的人,他们真诚地分享着自己的家庭故事,总能给人一种亲切的感受。如在第3期节目开始之际,主持人何炅分享他出行前,他的妈妈往他的包里塞了两个咸鸭蛋;而台下的一位观众分享在他南行上学之际,他的妈妈在他的包里放了擀面杖;另一位女观众分享的故事是她的外婆在她出门前在她包里放了护身符;家人们往包里放的岂止是咸鸭蛋、擀面杖、护身符,还有一份温暖人心的爱和牵挂!

《儿行千里》的导演王琴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儿行千里》秉持“儿行千里家风随行”的理念,希望在朴实的案例中寻找家风传承的共鸣点,弘扬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好家风。通过每期两个素人家风故事的分享,和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进行一次传递温暖、传递知识、传播精神的触动心灵之旅。从导演王琴的话语里,不难感受到那份温暖,温暖的人总能创造出温暖的作品。

(三)创新艺术表现形式传递正能量家风

《儿行千里》在时间和空间的表达上,颇有仪式感,令人肃然起敬。现场每位观众的胸前都有一个标牌,上面的数字是每个人离家的距离。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20岁至39岁的独居者约有2000万人,这些年轻人背乡离井,独自在大城市打拼。梦想与家的距离,便是思念与牵挂的浓度和烈度。节目打破空间的界限、紧密勾连起情感的两端,触及游子们那柔软的内心,激发无数人想要和父母一诉衷肠表达爱意的愿望,伴随节目的播出在社交平台不断掀起热度。与此同时,子女在分享完父母及自己如何传承家风的故事之后,每个人还会写一封家书给现在或未来的孩子,并投递出去。这种世代相传的仪式跨越时间的河流,继往开来。通过节目,我们不仅看到家风和家训是如何影响、塑造一个孩子的现在,更能看到优良的家风将要传承至下一代的希望,这是节目最为鼓舞人心的所在。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仅停留在传承,而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的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儿行千里》重新解读了“儿行千里”四个字的含义:它不仅是一种守望和牵挂,更是一种守护和传承。“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老道理,在此绽放出属于新时代的神采:好家风如纽带一般连接彼此,感动常在,温暖长存,如浩瀚大海中的灯塔,远行千里的我们总是以此为伴。

总而言之,《儿行千里》不是一档普通的综艺节目,从“家风”这个字眼不难读出,《儿行千里》更是一档弘扬主旋律的节目。节目组并没有刻意地选择煽情的背景音乐,也没有刻意地营造庄严肃穆的节目氛围,只是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形式,淡淡地叙述着一个又一个家庭小故事,向观众传颂着一个又一个家庭的正能量家风,无疑,这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且效果显著。而与传统的主旋律节目相比,《儿行千里》又极具独特性,它所采用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对细腻、宽松、自由,因此,10期节目碰撞出了10种不一样的火花,赋予了观众不一样的力量,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三、《儿行千里》的节目主持的特点与亮点

《儿行千里》一期完整的节目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台下观众的分享、主持人的分享、嘉宾与主持人的对话、家庭短片的插入、读信、文化学者的总结。虽然一整期节目所涉及的环节较多,但是却在主持人的把控下有序地进行的,赋予观众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听觉体验,潜移默化地丰富着观众的精神世界。

与其他电视节目不同的是,《儿行千里》的节目主持更加注重输入与输出的平衡,从而创设了良好的互动氛围。在每一期节目里,主持人何炅会在节目开始和结束之际,邀请台下的观众分享自己的小故事,并简短地分享自己的小故事,这便创设了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关系;在嘉宾上台后,主持人会认真地倾听每一位嘉宾的小故事,会在关键时刻以诙谐的语气插入一两句话,这样既能缓解嘉宾的紧张情绪,又能在无形中引导嘉宾分享的小故事紧扣“家风”这一主题,可谓一举两得。与此同时,主持人何炅很会把握煽情与真情的分寸感,不可否认,如果只是听嘉宾的分享,观众难免忍不住眼含热泪,难以相对理智地进行思考,但是,由于融入了何炅可爱的画风,整个节目都显得更加得体。每一次主持人何炅都会恰到好处地接话或转移,使得眼泛泪光的嘉宾可以默默地抹去眼泪,相对理性地接受后面的分享。《儿行千里》这档节目处处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但是,节目主持一定是整个节目不可或缺的光芒。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无法真正地促进文化的繁荣兴盛,也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一些文化类节目中,节目组会刻意地夸大生离死别、背井离乡等主题事件来煽情、催泪,以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但是,《儿行千里》节目组在呈现每一个家风故事时却很克制,平凡但不普通,感动但不套路,真诚地向观众表达最真挚的感情,呈现最鲜活的人生故事,旨在通过家风故事唤起受众的集体记忆,以潜移默化地发挥道德教化的功能与作用。《儿行千里》这个节目在用心地诠释着“文化自信”这四个大字,积极主动地肩负起媒体的责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下、深入人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着自身的力量。

猜你喜欢

何炅家风主持人
主持人语
勤劳节俭传家风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家风伴我成长
别样家风,别样精彩——教你轻轻松松写“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课间十分钟里的“见面会”
何炅 辞职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