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西方文学通识课程改革探究

2018-03-27梁晗昱

传播与版权 2018年12期
关键词:通识文学文本

梁晗昱

媒体的发展对于信息传播和接受方式的影响十分剧烈,对教学双方的关系和效果亦有波及,新媒体的演进和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变革和挑战。这种变革和挑战不单表现在教学方式上,同时也深刻地进入了教学观念和教学系统。新媒体对现代教学的参与改变了教学双方的思维方式和互动关系,直接冲击了传统范畴下西方文学通识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新媒体环境及其特征

信息传播是人类在生存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方式,媒体媒介则是信息传播的物质承载方式。媒介的发生发展,主要经历了五次突破性飞跃,每一次的飞跃既是媒介形态的飞跃,也是传播活动的进展。从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到今天以数字媒介为主体的新媒体,传播媒介在人类的需求下不断进化。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概念,它依托信息技术,以数字媒介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数字技术变革为支撑,以信息数字化传播为手段”[1]。

新媒体环境表现出如下特征。首先,信息的及时化和碎片化。新媒体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媒介的快捷传播,以网络为例,其传播速度可达30万公里每秒,使信息可以瞬间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由于信息传播速度的空前加快,信息两端的互动频繁,信息来不及整合就已经传播,使得许多信息以碎片形式存在。其次,信息的去中心化和多元化。传统的信息传播都是单向度的,传播方发送信息,接收方被动接受信息,信息两端缺少对话和互动,传播方对信息享有绝对的把控权。而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单向度的信息传播方式极大程度上挑战了传播方的权威,信息的接收方和传送方互为受传、互为影响,形成一个循环的传播系统[2]。新媒体使得信息的产生和传播变得便利、便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及时回复和互动,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大众的回应会影响对信息母本的阐释甚至母本再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在快速的信息交流中,传统模式中传播方的中心权威地位被消解,信息呈现出多元的价值观念。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传播和互动的工作,因此,看似仅存在于技术层面的信息变革也冲击着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而承载着中西文化信息交流任务的西方文学课程亦是如此。

二、新媒体环境下西方文学通识课程存在的问题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教学活动是一种信息传播和信息沟通的过程,教授者通过语言文字等方式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受教者,而受教者根据自身理解和认知方式对信息进行解码和编码,构建出自己的知识系统。教学信息的传播离不开媒介的承载,媒体的更新必然导致教学方法、教学形态和教学理念的变革。

作为大学教育中的通识课程,西方文学通识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加强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人文修养,课程设置通常以西方经典文本为基础,形成了以经典批评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西方经典文本的认知容易形成单向度的统一性概念。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教学模式无疑遭受一定冲击。这主要表现在经典文本和新媒体文本表现上的差距,会使学生对课堂上讲授的经典批评产生怀疑。

由于西方文学通识课程的开设对象是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大多数学生是在未阅读过原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学习的。虽然对于一些经典文本的故事情节,比如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戏剧、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等,学生有所了解,但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不仅仅是在于其精彩的故事情节,更在于文本细节呈现出来的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普世性价值和时代的风貌。新媒体时代,一方面将大量西方经典文本通过影视改编搬上银屏,为大众提供了了解经典的便利途径;另一方面却在为迎合大众口味的时候,对经典做了相应调整,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经典文本的原貌,甚至消解了经典的意义内涵。然而,对于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班出身的大学生而言,在本专业之外,了解西方文学经典最便捷的途径无疑就是观看影视作品。学生若以影视文本作为经典的元认知,由于先入为主的心理意识,容易对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产生差异性偏见,也不易理解传统批评中经典的鉴赏角度和在文本建构上的价值。例如,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就被欧美导演翻拍10次之多,除了1995年由英国BBC公司拍摄的6集连续剧最忠实于原著外,其他版本在情节编排、情感基调、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处理上各有差别也各有改变。在《傲慢与偏见》的影视改编中,大多数延续了爱情的中心主线,却淡化了原文本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乡村世俗生活画面的描绘,若只看影片便难以理解为何一个简单的爱情小说竟能成为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网络环境带来了信息洪流,新媒体给信息提供了传播便利。对于经典文本的解读,人们可以就自己的阅读体验各抒己见,也可附和或驳斥别人的观点,于是形成了多种声部的批评。原始文本和多元化的批评文本共同构成了新媒体的文本形式,学生阅读可以通过多种平台获取信息,更能在这种复合文本中发现与教师上课所授不同的内容。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学习唯一的信息渠道,也不再是经典文本阐释上唯一的权威,以往教学中单向度的统一性概念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新媒体文本与原始文本在表现形态和观念上的差距,直接影响学生对经典文本的认知,也挑战着经典批评的地位。这种挑战虽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和教学之间的互动,但教师备课要求和教学设计上的难度也空前提高了。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经典文本的多样性呈现与传统文本相比更加直观,也更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而教师再生动的讲解也只能基于文字的描述,这无形中增加了课堂中教师授课的难度。

三、新媒体环境下西方文学通识课程的改革策略

首先,西方文学通识课程要充分借助新媒体文本带来的便利,借力打力,创新和丰富传统经典的内涵。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结构呈现出多元化、效率化和个性化的特征。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制造和传播的成本降低,信息产出快、效率高,却也因此造成了信息筛选上的盲目和信息的泛滥。学生在信息海洋中既容易迅速地找寻到所需信息,却又容易迷失于各种信息流中。对于西方经典文本而言,最突出的是上文提到的影视媒体的改编。此外,各大搜索引擎、数据库和知识平台上不乏对经典文本多角度的个性化阐释。面对这种情形,外国文学通识课程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信息的丰富性,以跨学科的思维对多种信息进行整合,将传统文本与新媒体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借力打力,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学经典的魅力。对于西方文学经典的影视媒体改编,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传统纸质作品和影视作品两种文本的异同,进行对多版本的影视作品比较,探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经典作品的呈现,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分析经典流传过程中的接受和阐释空间的变化,有助于学生更为直观和深刻地把握经典跨越时空的魅力。对于各种新媒体平台展现的多样化知识,可以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完善既有观点的不足,同时借助这种多角度的分析,丰富经典文本跨时代的阐释空间和文学之外文本的意义形态。例如,在讲到《荷马史诗》时,除了梳理《荷马史诗》的故事内容和结构,介绍史诗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文学史地位外,还应该结合新媒体环境下以此为蓝本创作的多版本电影《特洛伊》对史诗的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将此故事原型派生出的各类游戏、漫画、网络小说引入课堂,拉近学生与西方文学经典的距离,引发学生对这部文学经典现代魅力的兴趣和思考,从而更真切地体会西方经典文本的内涵。

其次,要改变教学范式,革新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对新媒体的偏好,推动通识课程学生主体学习的进程。传统的西方文学经典通识课程基本上依托外国文学史教材,就故事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点等进行分析。对于通识课程而言,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对故事内容更感兴趣,人物形象分析和艺术特点赏析容易让他们觉得机械乏味。因此,教学中涉及的这部分内容容易受到学生抵触,教学效果不佳。新媒体大环境下,客观上使教学模式得以多元化,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充分调动学生对新媒体的偏好,鼓励学生运用新媒体参与课堂教学,增强学生自主性,强化学习实践性,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例如,在讲到西方戏剧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表演,并录制视频,就现场演出和录像演出的艺术感进行比较,体会戏剧艺术现场舞台的魅力。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西方经典文学的精品公众号,如外国文学评论、世界文学等,让学生知晓西方文学的研究的最新动向。同时,也可建设课程的公众号,鼓励学生将自己对西方经典阅读的体会写成文章、制作成小视频等投放到公众号中,建立自己的学习空间,进而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新媒体环境给西方文学课程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机遇,改变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积极使用其多样化平台,从教学内涵和教学手段两方面下手对西方文学课程进行改革,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猜你喜欢

通识文学文本
我们需要文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