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环境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新闻编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

2018-03-27潘源

传播与版权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闻标题应用型课程

潘源

当前,我国大多数地方应用型高校都会将新闻编辑学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开设。尽管新闻编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很多地方应用型高校都会采用理论讲授的方式。以贵州师范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为例,新闻编辑学课程侧重于理论讲授,考核主要由30%的平时成绩和70%的期末考试成绩共同构成。在全媒体大发展的今天,这样的授课与考核方式已不再适用于日新月异的媒介生态环境,地方应用型高校对新闻编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推动新闻编辑学课程亟须改革

全媒体是媒介融合趋势下的产物。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新闻编辑学作为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必须根据媒介融合与全媒体的趋势进行改革。通过改革新闻编辑学课程,转变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思路,才能打造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保证该专业学生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与挑战。

(二)地方应用型高校需培养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201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将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等。[1]贵州师范学院是一所地方应用型高校,其发展定位是“一型两性”,即应用型、地方性、师范性,培养的人才主要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此外,广播电视学专业对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高,这就促使新闻编辑学的课程内容必须适合全媒体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缺少对行业发展的关注

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始至终秉承的一种态度和观念,对教师的授课内容与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新闻编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掌握新闻编辑知识的基础上,解决新闻编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事实上,新闻编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大多停留在报纸编辑,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尤其是网络新闻编辑较少涉及。众所周知,媒体生态环境急剧变化,人们更多通过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选择与接收新闻信息。但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无法与时俱进,授课内容更多停留在报纸编辑部分,无疑影响了学生对新闻传媒行业的全面认识。教师教学理念与行业发展的脱节,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难以适应全媒体的发展需求。

(二)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编辑新闻”是新闻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决定了受众接收到的新闻质量的优劣。所以,学习新闻编辑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充分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新闻编辑学过多地倾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实践的指导少之又少,这就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不平衡。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知道“选择稿件的重要性”和“选择稿件的步骤”,但拿到稿件后“如何对稿件的优劣进行判断”,学生还是无法快速有效地甄别。教师的授课内容拘泥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思路,不仅课堂气氛显得枯燥无味,而且教学效果令人担忧。

(三)传统考核方式难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需要

在全媒体时代,一位优秀的新闻编辑必须参与到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可是,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新闻编辑学课程的考核方式还停留在期末的一张试卷上,内容仍以理论知识的考查为主。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完全忽视了对新闻编辑学课程系统、深入地学习,只需要利用期末进行突击背诵知识点即可拿到该门课的高分。无疑,运用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既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最后培养出来的只是“会背书”的学生而已。

三、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以贵州师范学院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为例,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新闻编辑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授课教师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充分注重课程应用性的特点,加大学生的实践力度,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改革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结合全媒体的发展要求,调整优化教学大纲的授课内容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在教学过程中的纲领,指导并规定了教学的内容与方向。在过去的教学大纲中,报纸编辑的内容占到该门课程的80%以上,对网络编辑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对此,教学大纲立足于全媒体新闻编辑业务的视角,不仅要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编辑知识和技能,还要增加包括新媒体在内的网络编辑的内容。如此大幅度的调整与更新,适应了媒介融合对全媒体新闻编辑的培养要求。以“新闻标题的制作”这一章来说,原先的教学大纲只讲授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与修改,调整过后增加了对广播新闻标题、电视新闻标题和网络新闻标题制作与修改的内容。这样的调整,旨在确保学生能有效适应全媒体的发展要求。

(二)采用“模拟全媒体编辑部”情境教学,加大课堂实训力度

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转型发展。在媒体融合的潮流中,新闻编辑从过去对单一媒介内容编辑转变为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传播元素进行综合编辑加工。因而,根据全媒体编辑生产新闻流程的情境需要,本课程模拟了“全媒体编辑部”的工作情境,按照全媒体编辑部门的不同分工,由学生扮演具体的编辑角色,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全媒体编辑职业的训练。

具体来说,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全媒体编辑部。在学习新闻媒介定位与产品设计时,学生必须通过严格的受众和市场调查,对自己创办的全媒体进行定位和设计,然后由任课老师在课堂上透过学生运用PPT进行的展示,师生共同论证该全媒体的定位是否合理,产品设计是否得当。通过“模拟全媒体编辑部”的情境教学法,不仅让学生提前熟悉全媒体编辑工作的要领和流程,也让学生体验了全媒体编辑的责任与担当。

(三)加大案例教学的比例,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新闻编辑学课程的理论知识点繁多,学习较多地停留在感性的认知层面,加之学生缺少在全媒体新闻编辑部门的实践经历,因而无法直观地将理论所学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机对接。为此,案例教学对弥补理论与实践的缺口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对每一章理论知识的讲述完成后,教师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力且反映新闻编辑工作特点的案例进行教学分析,用鲜活的案例,说明新闻编辑的工作原理与操作内容。案例教学能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的掌握。[2]例如,在讲授“新闻编辑人才所具备的职业道德与素养”时,教师可分享近几年荣获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的优秀编辑的事迹与代表作,能更加生动地让学生明白优秀新闻编辑应具备的优良品质。

(四)转变考核方式,将结论性考核转变为过程性考核

针对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靠突击背诵知识点的情况,彻底转变新闻编辑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将过去由30%平时成绩和70%期末考试成绩共同构成的综合成绩,转变成为现在的60%平时成绩和40%期末考试成绩共同构成该门课的综合成绩。大幅度地增加平时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比重,旨在提高学生对新闻编辑学的系统学习。教师先将“模拟全媒体编辑部”的教学情境分为新闻媒介定位与设计、新闻报道策划、新闻稿件的选择、新闻稿件的修改、新闻标题与图片的制作和配置、版面的设计等六个环节,然后对各个环节学生的完成和参与情况进行严格管理与考评,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这样的设置安排,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对各章节知识掌握程度,帮助教师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又可保证学生高度重视各章节所学知识。

(五)改革试卷考查内容,将理论知识的识记转化为运用

过去,70%的新闻编辑学考试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识记,多以填空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为主。如今,新闻编辑学的考试以能体现学生实际水平的应用能力作为重点,辅以基础知识考查。[3]目前,期末试卷增加了“编辑实务”题型,考查内容涉及新闻策划、新闻标题的制作、新闻稿件的修改、新闻稿件的配置和版面设计认知等五个方面,分值比重占整张试卷的60%。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但却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学以致用,是对教师一学期教学成果的最佳反馈。这并不意味着不再重视理论知识。对理论知识的考查更要在“精”上下功夫,对陈旧、不再适应全媒体编辑发展的知识点不再考查。

(六)组织学生赴校内外媒体宣传部门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是将课堂所学与社会需求进行有效对接的一种方式,实践性强的新闻编辑学课程更需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任课教师鼓励并组织学生在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报、大学生记者团和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校园新闻的“采写编”。教师定期介入学生校园新闻的生产活动进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编辑能力。此外,教师充分利用学校与媒体搭建好的实习合作平台,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分批次地组织学生到媒体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与参观学习。尤其在全媒体新闻中心,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一条新闻是如何用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元素在全媒体中融合展现,从感官上让学生体会全媒体的“全”。外出考察回来,教师组织学生做好媒体考察的分享交流。

四、结语

在全媒体充分发展的当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出来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务必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需求。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核心课程,新闻编辑学应充分结合课堂现实,密切结合全媒体新闻编辑的工作实际,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多管齐下地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帮助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到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转化,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

猜你喜欢

新闻标题应用型课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浅谈新闻标题的装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