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媒行业在新媒体时代如何突破困境

2018-03-27徐春晓

传播与版权 2018年12期
关键词:报纸传统媒体受众

徐春晓

2012年一份关于传统媒体广告的数据显示,电视增长6.5%,报纸下降7.5%,期刊增长7.5%,广播增长9.6%,户外增长2.0%。从这份数据可以看出报纸作为传统媒体是出现负增长的媒体。放眼互联网广告的局面,与传统纸媒相比,可以说是一番极其繁盛的景象。同年,互联网广告市场份额达到753.1亿元。新媒体冲击下,很多纸媒在纷纷寻找崛起的机会,但也有纸媒不得已退出了媒体竞争。2008年,我国首家中央级新闻报纸《中华新闻报》停办,紧接着《落基山新闻报》于2009年停刊。有很多纸媒在新媒体冲击下,开始停止报纸的印刷,开辟网络板块来吸引读者。

无数传统纸媒人在接受着媒体行业一场变革的洗礼。新媒体的到来,促进了媒体的融合。在媒体融合进程中,不仅体现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更让我们看到了媒体行业发展的本质与发展趋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抓住新生事物带来的机遇,在发展中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开放自己的思想,用先进技术和扎实的专业来武装自己。

一、纸媒的弊端

新媒体指的是人们利用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以手机、电脑等方式进行的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新媒体以其便捷、方便等特点和优势,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到来也快速地促进了信息渠道的改变,颠覆了原有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传统纸媒与互联网技术支撑的新媒体比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弊端。

(一)传播载体受限,生产成本较高

一份报纸需要经过重重环节才能面世,这当中包括选题策划、记者采访与写作、编辑审稿和版面规划、校对、领导审核与签版。在这当中花费的人力和物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报纸的生产成本。新媒体就省去了大量烦琐环节,节省了大量的发行成本。而且很多新媒体的信息来源于传统媒体,采编成本很少。纸媒作为传统的媒体,其最重要的支撑就是采编、发行和经营,从行业性质角度来看,这也是纸媒和新媒体的根本区别。另外,纸媒的传播介质是纸张,而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就缩减了发行成本,在减少成本投入后传播效果更好。从报纸的版面来说,报纸的版面内容容量有限,受众从中获得的信息量很少,携带也极其不便,新媒体则可以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二)纸媒缺乏时效性和互动性

在信息时代,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将自己所看所听迅速传播出去,新媒体在受众的参与程度与互动程度方面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除了海量的互动和海量信息的传播外,新媒体最为明显的一点是: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纸媒由于介质受限,传播形式单一,不能很快地将新闻见报,存在极大的局限性。

(三)严重的同质化问题

纸媒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同质化指的是本质相同,用通俗的说法来说,就是产品的模式形式一致,站在经济学角度分析,同质化是大规模产品生产形成产业的一个基础。同质化是纸媒市场竞争的一个必然产物,主要体现在媒体定位和新闻内容两个方面。目前,我国的纸媒比如报纸,大多属于综合性媒体,面向社会大众大量发行,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报纸的新闻内容是重复的,这就让报纸的存在具有不太重要的意义,导致纸媒在竞争中日益失去优势。

二、纸媒行业在新媒体时代突破困境的策略

新媒体时代,加快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步伐。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后,不仅可以提高媒体的影响力,还可以扩大新媒体的受众群数量。数字化技术改造是纸媒适应媒体环境的一个必然过程和趋势,可以更好地拓宽媒体传播的渠道,为受众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赢。媒体融合也称媒介融合,这一融合的概念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当前行业对于媒介融合缺少统一的阐述。研究学者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对媒介融合做出解释: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如何在新的时代,打造出新媒体与纸媒共赢融合的良好局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一)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抢抓媒体发展机遇

纸媒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既是行业挑战,也是行业发展的一个良好机遇。需要从事传统纸媒的媒体人员创新思路,怀有求新突变的魄力和眼光,改变原有的纸媒发展模式,在媒体融合道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纸媒从业人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推动思想解放与工作创新,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突破阻碍媒体融合发展的机制,用积极的心态解决在媒体融合道路上的难题,与新媒体互相借鉴和补充,有力地坚守住纸媒这个主流媒体的重要舆论阵地。

在新的媒体环境中,纸媒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发展速度。传统纸媒要积极借鉴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扩大网络传播影响力。比如,纸媒可以开通自己的移动客户端,将信息内容传播到世界各地,既能实现融合共赢,又能为自己发展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提升自身素养和技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媒体融合环境下,媒体从业人员既要有采写新闻稿件的能力,还要有为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供稿的能力,同时要掌握一定的音频和网站处理的基本技能。现在很多媒体都开始吸纳全媒体人才。全媒体人才顾名思义就是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既能进行新闻的深度报道,又可以策划、整合,这也是新媒体时代对每一个媒体人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纸媒从业人员要大力推进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发挥新媒体技术的引领作用,提升自身素养和技能,在坚定职业方向和职业理想的基础上转型为综合性的高素质媒体人才,运用新媒体技术搭建一个适合全媒体时代的工作业务体系,从信息内容到读者受众,从平面传播到立体纵深传播,满足融合道路上多终端传播的技能需求。

(三)坚持“内容为王”,保持纸媒权威性

无论何时何地,内容依然是新闻的生命力。质量有保证的新闻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扩大传播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广告企业加入,可以优化新闻采编队伍,吸收更优秀的新闻人才,形成良性的行业循环。在新媒体面前,纸媒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无法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在诸多问题面前很多纸媒都纷纷采取了报网融合的方式。微博、微信、报纸、二维码等媒介也都成为纸媒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新媒体融合不仅仅是手段和技术的融合,更重要的是要打造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新闻内容。媒体最根本的核心在于内容。任何媒体传播的重点也是内容,不然就起不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比如,很多报纸在多年前就有了数字版本,但传播效果不好,影响力依然不高。

(四)保持纸媒权威性和采访性,拓展新闻内容的深度

权威性和采访性是纸媒有力的武器。在新媒体形势下,纸媒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一是,纸媒要不断拓展新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运用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一些相关内容进行网站链接式的传播,注重新闻内容信息的整合能力。这是一个信息极易爆炸的时代,有效的信息整合能力可以真实还原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本质,为人们提供高效、全面的优良服务。二是,我们要颠覆和改变传统的工作思维,突破固定的模式,对新闻时间的价值方向、事件的判断等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避免长篇大论,在报道中正确做到以人见事和以事见理。三是,在遵守新闻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要能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性的预测和设计,可以有层次地策划报道活动,让新闻报道更具生命力和全局性,不落入俗套,增强可读性,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性,打造亲民化的媒体。

猜你喜欢

报纸传统媒体受众
报纸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