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018-03-27陈伟

成功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双脚学法笔者

陈伟

邳州市岔河镇中心小学 江苏徐州 2221000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做到以人为本,注重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小学体育教学亦是如此。

一、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练习

小学体育课堂上,学生是参与学习与运动的主体,教师应努力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促进者的角色,组织学生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练习。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示范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完善,来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自主建构。其中“示范学习”从示范的主体看有教师示范、骨干示范,从示范的性质看正确示范和错误示范,但不管是谁参与示范还是何种性质的示范,其目的都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模仿的兴趣,从而获取生动、形象的感性认知与直接经验。

比如,在六年级教学“立定跳远”这个内容,笔者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学习立定跳远技术动作中的“蹬、摆、展、落”四个要点。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呼啦圈跳单、双圈”、“跳箱盖跳上、跳下”的跳跃动作作为辅助性内容,融入学生的立定跳远运动之中,使之相辅相成。为增强教学效果,笔者首先运用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设置了“设难置疑→引发思辨”、“体验探疑→讨论解疑→归纳总结”等教学活动。在“指导与学练”环节中,笔者设计并开展了教学体验、技能练习、游戏活动等内容。“教学体验”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体验双脚有力蹬地向远处跳出,并保持双脚同时落地的动作要领。为达成这一目标,笔者采取了组织形式是分四组轮换练习。四个连贯的练习依次为:跳双单圈→跳单双圈→跳上跳箱盖→跳下跳箱盖。

学生完成练习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获取了怎样的体验;接着,要求小组长带领组员练习,用心观察、体验并归纳这几组练习的特点。笔者则深入各小组进行巡视,给予适时的启发、评价、引导,明确探究的方向。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通过讨论、归纳,得出了结论:练习一的特点是双脚用力蹬地;练习二的特点是落地要轻巧;练习三的特点是双臂用力上摆,双脚蹬地有力;练习四的特点是身体充分展开,落地时要轻巧。在归纳出几组练习的特点之后,笔者趁势要求动作完成得较好的同学面向大家进行示范,对得出的结论进行验证。通过上面富有针对性的练习,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培养了学生体验、分析与探究的能力。

二、贯彻落实“学计计划”理念,注重向学生进行学法的渗透

在示范的基础上,教师要贯彻落实“学讲计划”理念,注重向学生进行学法的渗透,指导与鼓励学生采用自学法、自练法、讨论法、合作训练法等方法,促进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其中,自学法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努力,获取相关的体育知识;自练法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充裕的练习时间和空间,运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讨论法是借助师生或生生之间的探讨与交流,相互启发、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对运动方法或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合作训练法则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互帮互助式的学习,教师要采取科学的分组方式,让生生之间进行讨论、探索,帮教帮学,以期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

仍以“立定跳远”这个内容为例,在“技能练习”环节,笔者确定的教学内容为立定跳远完整技术动作的学习,重点则是体会双脚有力蹬地向远处跳出,并做到双脚同时轻巧落地。笔者采取的组织形式是分四组练习,每组分低、中、高三层,依据设定的不同目标分层练习。为让学生尽快掌握技能,笔者将立定跳远挂图呈现在学生眼前,并进行讲解、示范,通过对口诀的学习来体会动作要领。接下来则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在低、中、高三个不同场地中开展由低到高的升级练习,活动中坚持做到“能者为师、互帮互助”,即能力强、动作质量高的同学要帮助比自己弱的同学,达到共同进步。最后,笔者巡视,捕捉学情,给予适时指导、纠错。

三、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追求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拒绝知识的灌输与机械操练,而要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自主发现与自我完善,追求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将学生置于训练主体的地位,给学生创设自我体验与完善的时空,通过体验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悟性与动作的协调能力。

比如,在教学“快速跑的蹲踞式起跑”时,笔者在学生分组进行训练之后,按照上课队形排与排拉开2米距离,要求学生跟笔者练习起跑动作。首先,练习两脚并拢站立,身体逐渐前倒,要失去重心时快速跑出;然后,练习两脚前后站立,上体前倾,用头去碰前面一米远的绳子,当身体失去重心时,快速跑出。在练习完上面两个动作要领之后,练习第三个动作。笔者要求学生两脚一前一后站立,身体上部分向前倾斜,两手五指并排,指尖撑地,一膝跪在地上,并将重心前移,后脚用力蹬地。通过这样的体验引出教学内容——“蹲踞式起跑”。接下来,进行实地操练,每位学生跑出10~20米,每组进行5次。通过这样的训练促进了学生对完整的蹲踞式起跑动作的实践与体验。在运用这种走起跑方式跑完50米,学生都体会到了蹲踞式起跑的完整技术之后,笔者又请学生畅谈体会,有的同学说掌握身体的重心最重要,因为身体支撑不住就想快速跑出去;有的同学说脚蹬地的力量最重要,因为只有用脚使劲地蹬上力才会快速跑出去;也有的认为两个胳膊的摆臂也非常重要。

上述教学过程中,笔者以快速跑起跑阶段的重心移动入手,引导学生亲身去体验当身体在不同姿态下失去重心时,获得向前的动力自然跑出。教学环节层次分明,学生的体验体现递进与提升趋势。这种教学策略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体现了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统一,促进了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猜你喜欢

双脚学法笔者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双脚踩出的汉字
老师,别走……
跳跃:单、双脚跳 教案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UNHAPPY FEET 让你的双脚在夏日保持健康!
徒走七藏沟,用双脚丈量原始森林